Amazon 进军印度:“Get Big Fast” 的全球化实践
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Amazon.com 在美国本土的发展近年来已经走上正轨。通过对电子书,影音内容的渠道控制,也让其成为了最重要的内容发行商之一。作为电子商务的模范企业,Amazon.com 的全球市场布局也在积极推进。在去年 Amazon 意大利站点成功上线以后,近日印度时报又刊登了Amazon.com 着手进军印度市场的消息。据报道披露,为了赶上在印度兴起的第二波电子商务浪潮,Amazon 正积极接触印度本地的大型电子商务公司以寻求合作或者收购。目前,潜在的对象包括Flipkart.com,LetsBuy.com 和 Exclusively.in。
寻求本地大公司合作/收购是许多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避免“水土不服”并取得商业成功的一条常用途径。这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几个优点:
- 更快了解熟悉本地化相关法规政策
- 实施更适合本地特点的营销策略
- 消除潜在竞争对手,能快速适应本地市场竞争
- 通过在运营中提高本地化比率,降低成本
因此,当各互联网公司进入印度电子商务市场时,都选择先收购至少一家本地公司作为起点。仅以印度市场为例, eBay 收购了 Baazee.com,Groupon 选择了 SoSasta.com。
当然,Amazon 的野心不仅仅停留在收购一家本地公司而已。作为世界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Amazon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 CEO Jeff Bezos 所始终坚持的“Get Big Fast”理论。而要实现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目标则需要前期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上巨大的投入。目前,Amazon 正在孟买建造仓库,这通常被认为是 Amazon 在全球范围内要进入本地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如果说,Amazon 所追求的单是量化的快、大、全,它绝对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功。“Get Big Fast” 所内涵的思路实质还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渠道和规模优势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Jeff 曾在1997年第一封写给股东的信中这样表明了他的想法:
当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首要市场指标就是:客户和由老客户带动的持续性收入增长。所以,我们会继续积极地扩张培养经营客户和品牌。
我相信如果我们所投资的东西的确有效,那我们应该投资更多。利润的确对我们很重要,但只有长期的利润才是我们看重的。因此,当我们遇到短期和长期的利益目标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会坚定地选择后者进行投资。
一切似乎都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 Amazon 的财务状况就会发现。Get Big Fast 策略时常也意味着 Amazon 必须不停地保持高投入以支持公司的营业额增长,至少短期内这点都不会改变。
以上两张图来自于Amazon的2010年度报告,虽然美国本土的营业收入依然同比增长7%,但其利润率却在下降。这个现象在海外市场由为明显。虽然纯销售额有大幅增长,但营业收入反而下降了16%。从季度变化看,自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这个数字整体呈下降趋势。因此,Amazon 所能采取的行动不是继续放大规模或就是在保证营业额的同时减少支出。显然,选择前者符合公司一贯的策略。
作为一个拥有近12亿人口的国家,印度市场的潜力正符合Amazon 在全球增长需求的需要。如果谈判顺利,Amazon最早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开放印度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