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现场“解毒” MacBook:究竟哪里好,哪里不好?

产品

2015-04-11 09:29

苹果新款 MacBook 虽不似 Apple Watch 那般让人翘首以盼,倒也惹得不少人心旌摇曳:深空灰色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一解众人对 2008 款黑色款 MackBook 的怀恋;Retina(2304×1440)显示屏相比 MacBook Air 在画质上的提升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单一的 USB-C 接口让我们一窥苹果到底还能够偏执到什么地步;……

在 4 月 10 日苹果开启 Apple Watch 试戴的同时,店面里也已经摆放了 MacBook 样机,爱范儿去现场体验了一番。

Logo 光芒不再,产品闪耀依旧

12 寸 MacBook 的尺寸和 11 寸 Air 相近,最厚处 13.1 毫米,重 920 克。在我现场的上手中,重量上并没有十分明确和特别的感受,但是单手托着完全不会有负担,在厚度上确实非常诱人。新款 MacBook 在转轴部分也是金属材质,和屏幕顶壳是一体的,整机的气质更加统一了。转轴的阻尼恰到好处,单手可以稳稳地打开。所以,在外观设计和做工上,MacBook 并没有值得挑剔的地方,延续了苹果一贯的高水准。

Apple 2015 MacBook Side 1000×625

MacBook 屏幕显示效果也担得起它 Retina 的称号,不过将分辨率调低一点是一个更明智更实用的选择。其中的原因多半是屏幕内容在高分辨率下小到难以辨认,这一问题在众多高分屏超级本中也出现过。

Apple 2015 MacBook logo 1000×625

轻薄之外,外观上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顶壳的苹果 logo 不再是之前的镂空透光设计,变得和 iPhone、iPad 上类似,所以在开启电脑之后你不再会看到那股柔柔的奶白色光晕,而是一个低调深沉蚀刻而成的 logo,颜色也会和机身颜色一致,分别是银色、金色和深空灰。

机身颜色多了之后,很多人的选择焦虑症就会复发,也有一部分人对金色会有直觉性的排斥。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做决定,现场的三款颜色的机型对比之后发现,金色并不会显得浮夸,如果不是看到旁边的金色版 iPhone 6,我几乎都没有注意到手里拿的是金色款 MacBook。

一个接口需要很大的勇气

苹果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向来比较超前,这个超前的时间段可能会长达三五年的时间,想想之前它是如何抛弃软盘、光驱和机械硬盘的,而前期用户也多半是在享受着“痛并快乐着”的体验。在 12 寸 MacBook 上,苹果最超前的地方可能就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 USB-C 接口了。

Apple 2015 MacBook USB-C 1000×625

关于苹果的这个 USB-C,一斌之前已经做过详细解读,这里简单说两句。首先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标准,有的只是接口形状上的差异,消费级产品之中常见的接口类型是 Type-A 型。USB 3.0 后续演化出了 Gen 1 和 Gen 2 两种规格,其中 Gen 1 就是最早推出的 USB 3.0,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 5.0Gbps,MacBook 上的 USB-C 就属于 Gen 1;而 Gen 2 的传输速率则高达 10Gbps。

机身接口的极度精简让 MacBook 看起来非常整洁,扑面而来的未来气息。而在实际使用中,多家外媒表示局限性很多。至少在目前情况下,购买一个转接口还是很必要的。

Apple 2015 MacBook US-C 1000×625

除了接口上的局限性之外,由于苹果采用了通用的接口,接口的精致度比之于之前的 MagSafe 要差很多,亮色的接口配上白色的线材,浓浓的廉价感。你很难想象这货竟然会是苹果做出来的设备。接口在插拔上也不是很方便,当然也不排除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接口会松动一些。

Core M:爱她就要学会包容她

如果说单一的 USB-C 接口只是让人纠结的话,那么 Core M 可以说是让人忧心了。毕竟接口不足可以用转接口来扩展,而在性能这一部分,一旦成为短板的话可就真的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Apple 2015 MacBook 1000×625

低配版的 MacBook 采用的是 Core M-5Y31,高配版则是 Core M-5Y71,根据 Ars Technica 的测试,低配版 MacBook 的 CPU 性能和 2011 款的 MacBook Air 接近,而英特尔 HD5300 GPU 速度和 2012 款的 Air 差不多。几天的体验之后, Ars Technica 表示正常使用中,它的体验和 MacBook Air 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我在现场的使用中,同时打开十多个浏览器标签页、Pages、Numbers、App Store 等多个应用都还比较流畅,当然你也不要指望它在运行 Photoshop 等重型软件时健步如飞,毕竟弹弓射落飞机的神话只存在于编剧的笔下和导演的镜头里。它注定不是一款全能型笔记本,处理一些简单的文字、浏览网页完全可以胜任。

关于 Force Touch 和蝶式键盘

除了上面谈到的这几点外,Force Touch 和全新的键盘也是比较值得期待的新设计,但在 Apple Store 体验的过程中,这两项都没有我预想中的惊艳。Force Touch 的魅力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挖掘和慢慢体味,而目前针对这一功能优化的软件也并不多,主要是浏览器、视频播放、手写输入、Finder。再加上 Apple Store 对网络连接做了很多的限制,常见的外网都被屏蔽掉了,所以在浏览器中用力按压是不会弹出维基百科名词解释的。

Apple 2015 MacBook Force Touch ifanr 1000×625

Mac World 就表示这一功能要熟练使用并体会到它的用心之处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去适应。Engadget 的意见则与之相左,认为虽然苹果推出了相应的 SDK 开发工具让开发者去利用这一技术,不过仍然认为它的适用性并不高。

MacBook 1000×625 Keyboard 2

蝶式键盘的手感就真的不敢恭维了,几乎是在手指接触键盘的一刹那,就已经按压到底部了。键程之短真的就像是在触摸屏上输入。当然了这只是很简短的体验,毕竟人的使用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人们不是也早已适应了触摸屏输入了么,就像我前段时间一直在使用的黑莓 Passport,却发现自己早已经消受不起曾经被奉为圭臬的实体全键盘了,手指在上面输入文字很容易就会疲劳。

在新款 MacBook 降临爱范儿之后,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它作为主力机,进行深入的体验,为大家带来更详尽的信息。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