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人的“最初一公里”上,Lyft 已经做得比 Uber 好了
如果说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最后一公里” ,那么叫车应用中的竞争,大概是“最初一公里”。
我打 Uber 最多的时间,往往是花在叫车上的。
烈日炎炎的夏天,站在某购物中心门口,等司机过来,打开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就在你们对面,掉头过来花了整整十分钟,你们要去的方向明明是另一边,我还要掉头回去……” 于是接下来的整个行程中,我一直陷于一种不必要的歉疚中。
在赶时间的时候又路程短的时候, Uber 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在地图定位不准、解释不清地址的时候,拥堵的城区里、和掉头不方便的立交桥下时……Uber 往往就没有出租车方便了。尤其是当路程短的时候,宁可省下与司机沟通的时间成本,随手招一辆出租车。
尽管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 Uber (而且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但拼车应用 Lyft 在帮司机和乘客节省时间这件事上已经做得比 Uber 好了,起码在旧金山是这样。
Lyft 从今年一月开始,在旧金山市从 Cesar Chavez 路到 Stanyan 路之间的区域内设置了 “快乐驾驶区” (Drive Happy District,DHD)。只要在这个区域内召车,目的地也在区域内,车费 5 美元封顶。
这一做法有效增加了在此区域内打 Lyft 的需求和司机数量。于是,三月份的时候,Lyft 又在 DHD 中推出了“Lyft Line Hotspot”,如果你愿意走到这些“热点”,将能以最快的速度召到车。
TechCrunch 的报道提到,这些热点综合考虑了安全、便利、效率等几个要素,主要设在有停车空间、朝向热门目的地、方便掉头的地方。使用的时候,只要打开 Lyft 的拼车模式 Lyft Line,然后把自己的位置图钉拉到附近热点上,系统就会为附近的司机选择一条最优的到达路径。
这一试验同时受到了司机和乘客的欢迎。四月份的时候,DHD 中又新增了 100 个热点,目前这个区域内遍布的 100 多个热点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人走一小段路就能打到车。
这一改进实现了司机和乘客的共赢:对司机来说,能大大缩短接到乘客之前的时间,减少绕路、掉头浪费的时间,减少空载率;而对乘客来说,虽然要多走几步路,但减少了等待司机到达的时间,实际行程的总时间反而能够缩短。
而且,这些内置的“热点”是地图上固定的点,这也可以使它成为不识路的司机与乘客的福音:当司机和乘客都熟悉这些“热点”后,接载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在三里屯加班的时候,望了望外面的车流,想了想寸步难行的 Uber。如果走出 500 米就能召唤到一辆坐上就能开的 Uber,我还是会很乐意的。
题图来自:站酷海洛创意
配图来自:Lyft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