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ping 指令一扫,才知道我们已被互联网包围得“无处可逃”
互联网无处不在,到底哪些地方现在还不能连上互联网呢?
为了直观地了解到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的具体分布情况,一位来自美国德州的互联网制图师约翰 · 马瑟利(John Matherly)利用最基础的 ping 指令将全球所有的 IP 都 “扫描” 了一遍。
据 Daily Mail 报道,Matherly 用 12 个小时制作了一个“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分布图”。
(图自:Daily Mail ,是 2016 年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分布图)
这不是并不是他第一次制作这个“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分布图”,早在 2014 年他就制作过一份。
召唤出 CMD,敲敲命令就能丈量世界
作为连接设备搜索引擎 Shodan 的创始人,Matherly 也是一位互联网制图师,对他来说,花上 17 小时就能看看全世界互联网接入设备是如何分布的。
Matherly 称其使用的工具叫做“无国界扫描仪”,可以对全球许多 IP 发送 ping 指令,而且速度非常快。想实现对一个 IP 地址的“侦察”,只需要从服务器向互联网连接设备发出信号,当收到信号反馈的时候,就可以确认互联网连接设备的存在。
(图自:Twitter)
Matherly 共花了 5 个小时来用 ping 指令“扫描”全球互联网上所有的 IP ,然后用了 12 小时来制作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地图。
互联网在两年间的变化
从 2014 年和 2016 年两张不同的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来互联网在全球分布情况的变化。
最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连接在印度的普及以及全球互联网连接设备的密度普遍提高。
(从地图可以看出,人口密集高的地区拥有更高的互联网连接设备密度。图为北美洲和中美洲,在美国东部(左)以及欧洲大陆(右)具有高互联网设备连接密度。)
互联网设备接入密度最高的地区集中在欧洲和美国的东海岸,但是美国中部地区的连接密度却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在这个地图上,可以看出硅谷所在地加州周围的互联网设备连接密度较高。
(图自:Daily Mail ,是 2014 年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分布图)
在这份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地图中,红色代表该地区互联网连接设备密度高,黄色代表连接设备密度处于中等水平,绿色区域则表示连接设备密度低,黑色区域代表没有收到反馈信号。
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颜色越亮的地区,互联网设备连接越多,而像非洲这些偏远地区则较少。
当然,也有在这个规律之外的国家,中国就是其一。
对此,Matherly 解释说,他的这份地图不一样精确,原因也非常明显,不同国家的网络结构不一样,很多中国国内的 IP 地址信息并不可用,而剩下的 IP 地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一些沿海区域。
当然,这跟“中国特色”有一定关系。
虽然这份地图不一定精确地反映出全世界互联网连接设备的分布情况,但是大致上可以看出这两年来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当看到 Matherly 2014 年制作出那份“全球互联网接入设备分布图”的时候,有网友惊呼:
“看来要逃离互联网的世界,只能到刚果去了。”
而随着互联网的“双手”不断向世界各地扩散,不知道以后想逃离互联网的人可以跑到哪。
问题是,这些分分秒秒都离不开 Wi-Fi 的人,真的有想逃离互联网的吗?
题图来源:Tech Qu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