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白皮书》:国内 VR 产品应用性不足,但一波政策红利将至

公司

2016-09-18 11:32

除了被津津乐道的概念和几款雏形产品,国内 VR 产业一直没有太多标志性的产品拿得出手,而这一现状可能由国家政策牵头转变。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 《2016 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 “报告”),报告指出,中国虚拟现实技术(VR)产业潜力巨大,但是在应用领域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国家正在酝酿相应的鼓励政策。

软硬件技术都不足

报告首先提及的是国内 VR 产业最核心的瓶颈——软硬件技术局限。

目前 VR 设备使用不便、效果不佳等问题仍然突出,硬件的处理速度远不能满足在虚拟世界中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此外,VR 硬件设备的品种少且价格昂贵,一个头显加主机上万元的成本让消费级市场望而却步。

product_02_02_meitu_2

 (深圳虚拟现实科技 3 Glasses D2 VR 头显)

而软件方面,软件可用性差的问题非常严重。受硬件局限性的影响,虚拟现实软件开发花费巨大且效果有限,相关的算法和理论也尚不成熟。在新型传感机理、集合与物理建模方法、高速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同时,三维建模技术没有明显突破,目前的自动化模型技术又难以满足要求,使建模工作非常繁琐,耗费大量人力和资金成本,拉长了制作周期。

而缺乏大数据融合处理也一再凸显了 VR 设备数据处理能力的不足。报告称,庞大的数据量和整体缓慢的网络速度让 VR 效果大打折扣,其中数据压缩的问题不可回避。

应用领域有限

除了软硬件设备方面的瓶颈,报告还指出 VR 技术从诞生之初最受诟病的问题——应用领域有限。

报告称,目前国内 VR 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和高校科研,在教育、工业领域应用还远远不足,未来应努力在民用领域的不同行业发挥作用。

mp61873682_1457078790956_2

另外,实际效果不够理想也是 VR 技术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虚拟现实的感知方面,有关视觉合成方面的研究较多,对听觉、触觉关注较少,真实性、实时性不足,基于嗅觉、味觉的设备还没有实现商品化。

在交互效果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与人的自然交互不足,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方面的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

新鲜感过后,是真正的爆发?

尽管指出了多项问题,但报告也乐观地预测,国内虚拟现实产业处于爆发前夕,即将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窗口期。

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2015 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 15.4 亿元,预计 2016 年将达到 56.6 亿元,2020 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550 亿元。

屏幕快照 2016-09-18 上午10.33.12

艾瑞咨询预计,2020 年头戴式 VR 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28 亿美元,国内 VR 硬件市场规模将占全球 VR 硬件市场 34.6%。主要得利于预计 2019 年左右,随着 VR 硬件成熟,以及海外软硬件技术的开源支持,国内厂商低价抢占 PC VR/一体机市场。

在产业方面,国内 VR 企业也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融资总额超 10 亿元,包括暴风魔镜、蚁视、Ximmerse、睿悦信息 Nibiru、极睿软件、3 Glasses、锋时互动、乐蜗科技、七鑫易维、爱客科技、TVR 时光机、岚锋创视、清显科技、兰亭数字、极维客、87870、Sightpano、第二空间、疯景科技、焰火工坊、赛欧必弗、uSens 凌感科技、热波科技、完美幻境、诺亦腾等 VR 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持续耕耘。

屏幕快照 2016-09-18 上午10.17.10

然而作为一个还未完善的产业,国内 VR 产业链仍显得非常单薄。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硬件制造商相比,内容生产工具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内容平台搭建者都极度缺乏。

对此,工信部在报告中预告将有一波针对 VR 产业的政策降临,目标是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重点产品品牌建设,提升行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另外,VR 行业标准化的政策法规也正在酝酿之中,将与国际行业标准接轨。

这份报告透露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国内 VR 产业的 “新鲜感红利” 差不多过期了,是时候重新审视它,然后动点真格了。

题图自:Landstede

插图自:搜狐艾瑞咨询3 Glasses 官网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