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Storify:不只是新闻聚合器

公司

2012-02-23 20:18

Twitter、YouTube 和 Facebook 等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普罗大众有机会参与到信息的制作与传播中,“自媒体”、“公民记者”在新闻传播中越发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本福岛地震、本拉登被击毙……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不断被刷新。在全球社交化的浪潮下,传统媒体也逐渐以接纳的姿态将社交媒体纳入新闻生产的流程中。

然而,急剧增长的用户参与到社交媒体的直接后果是信息爆炸——海量的信息中冗余信息泛滥,正如微博的 140 字产生的碎片化是无法避免的。在此情况下,记者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信息的过滤和筛选。

为社交媒体信息的新闻化诞生

Storify 是一款聚合、筛选社交媒体信息并“新闻化”的工具。共同创始人 Burt Herman 作为美联社的记者,深谙挖掘新闻过程的不易。他表示,目前有太多的实时信息流,人们都淹没在信息流中,因此 Storify 的创意就是筛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将其放大并给出来龙去脉。

去年四月 Storify 结束内测正式对外开放,日前又发布了 iPad 版。公司表示,美国 25 家顶级新闻站点已有 22 家采用了 Storify 采写新闻。

“纸”和“流”

Storify 的界面很简单,简而言之分为两大块——左边是空白的新闻编写栏,可以把它看成一张白纸;右边是信息聚合栏,可以称之为“流”。而用户需要做的就是从“流”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写到“纸”上。

“流” 聚合了 Twitter、Facebook、YouTube、Flickr、instagram 和 Google,还可以手动订阅其他社交媒体服务或新闻站点。服务图标下方是搜索栏,当然不同的服务下可选的搜索类型是不同的,例如 Twitter 下选项有 Images、Timeline、User、List 和 Favorites。由于支持 LBS,用户甚至可以圈定地理范围。

“筛选”即“拖拽”

传统上的“筛选”颇费周折,首先要打开浏览器,选择相应的服务,再搜索,复制,粘贴到编辑框。步骤之繁琐且不说,最凌乱的莫过于数个窗口、标签页的堆叠。

在 Storify 中,当用户从“流”中搜索到相关的信息时,只需将其拖拽入“纸”上。图片、Tweet、新闻甚至是视频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拖到编辑框中。随着 iPad APP 的推出,这一功能的操作更加便捷。

不过编辑框的功能还是有所欠缺,所有添加的素材都是默认居中的,包括字体大小、版式用户都无法自行编排。

“发布”即“分享”

Storify 的发布很有意思,按下发布按钮后 Storify 会自动弹出一个分享框,用户可以选择把内容分享到 Twitter 或 Facebook 上。

如此看来,Storify 的奉行的理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从社交媒体中来,到社交媒体中去。

一些案例

美国全国公共电台的 Andy Carvin 是第一个利用 Storify 报道女众议员 Gabrielle Giffords 被枪击事件的记者。Carvin 敏锐地意识到,事件的焦点会很快转变到公众讨论以及后续的政治影响上。这就需要一个工具让人可以快速地收集社交媒体上的相关信息,并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

《Quakebook》是第一本详细记录日本福岛地震的书,内容涵盖地震海啸的相关图片、回忆及反思。而该书的作者正是利用 Storify 搜集整理地震期间网友在 Twitter 上发布的消息,并集结成书。

不少人将 Storify 及类似工具冠名之“新闻聚合器”,而作为新闻编辑工具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相对于Google Reader 等自动化的 RSS 服务,Storify 更偏重于创造的过程。

而 Storify 真正的价值所在——它绝不为专业的记者和编辑独有,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是创造者。

题图来自 Flickr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