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对 Google+ 分享圈子的一个误解

公司

2012-03-05 17:15

“圈子模式”是 Google 的社交产品 Google+ 在上线一开始就极为推崇的一个理念,它将关注对象用不同的圈子区分,以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际方式,把朋友分成不同的交际圈,在帮助用户将好友分类的同时也实现了定向传播信息的目的——如果我发布了一张很私密的照片又不希望某个圈子以外的人看到,就可以单独把照片分享给这个圈子。这样,其他圈子里的好友将“无法看到”。

之所以将“无法看到”这四个字打引号是因为圈子模式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在特定情况下,Google+ 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看见你单独分享给某个圈子或是某个人的内容。

其实,最初我并没有担心自己单独分享给某个圈子的内容会暴露在其他圈子成员的眼前,因为我确实被这个概念吸引住了。但是在一次分享过程中我看到了如下的对话框。

这条信息被限制了分享范围,只有我和另外一些人才可以看见,理论上,只有被分享的对象才能看到它,于是我点击“好的,我知道了!”因为我觉得这条信息的内容确实值得另外一个朋友来了解。接着出现了可以分享的对象,我发现这里没有了“公开”选项,于是我只能选择“公开”以外的对象分享。

但问题是,无论我选择了“您的圈子”还是“外扩圈子”或者任何一个我希望分享的对象,都可能违背信息所有者的初衷,换句话说,用圈子来保护隐私的做法并不安全。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利用我自己的账号单独分享一条信息给一个好友,再由他单独分享给另一个他的好友,而且他的好友并不在我最初的分享对象里。结果与我的猜想吻合,我的“隐私”被泄露给了不适当的对象。

这样看来,希望圈子能保护我们的隐私,使信息在一定的范围内传播也是不切实际的,至少说无法通过分享机制来保证我们的隐私。这就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圈子,你透露给 A 的信息能否不给 B 知道完全取决于 A 的意志。

“你的信息,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题图来自 flickr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