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乱入《异形》宇宙的 AMD,为生化人“法鲨”打造新一代最强大脑

公司

2017-03-15 14:08

看到“法鲨”(Michael Fassbender)在上一部《异形》电影《普罗米修斯》中饰演的“腹黑”生化人大卫时,不少粉丝都大呼看“法鲨”演反派过瘾。

而在今年备受关注的《异形:契约》中,“法鲨”还将一人分饰两角,饰演之前“黑化”的生化人大卫,和大卫升级版生化人沃特,而后者的“大脑”将由 AMD “打造”。

近日,二十世纪福克斯和 AMD 为宣传《异形:契约》,发布了新的主题短片《Meet Walter》。


腾讯视频

片长不足 3 分钟的短片《Meet Walter》,将观众带入了《异形》宇宙中老牌生化人公司维兰德汤谷(Weyland-Yutani)内部,窥探最新生化人制造生产过程。

在柔和的白灯与诡异的音乐中,蒙面人将精细的生化人头骨,和身体骨骼衔接起来。

然后,从一个金属盒子中,用镊子取出,一个印有 AMD logo 的芯片,安置于生化人头骨之上,随即融入体内。

几秒钟后,我们迎来了“全新的沃特,他是“为了服务而存在”,而且还向客户说明,在定制沃特之前,“需要进行面试和 DNA 筛查”。原来,这是虚拟公司维兰德汤谷的产品广告。

但事实上,这应该是真实公司 AMD 的广告。

从幕后走到台前,AMD 怎么就成了“反派”?

最开始的时候,AMD 作为电影技术合作方,只是老实地承担了电影后期处理等技术工作。但当制片方福克斯和电影推广公司 3AM 提出这个短片合作概念后,AMD 的代理推广公司 48 Communications 立即答应了。

因为这不仅为 AMD 提供了合适的(推广)背景,(因为片中)谈论了机器智能和人工智能,而且,还为 AMD 创造了虚拟世界中的 AI 应用,以及反映了产品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它并没有只是粗暴地将 logo 印在一个机器人身上,而是进行了 360 度宣传。

48 Communications 的总裁 Karl Stewart 介绍道

(《Meet Walter》宣传海报,图自 Mtime

同时,AMD 也借此机会打破了现实生活和《异形》宇宙的交界,将现实生活中的一条产品线“引入”了电影世界中。宣传海报上,清晰地标明了 Walter 的芯片采用了 AMD Ryzen Radeon —— 显然和 AMD 最近推出的 Ryzen SenseMI 是同一系列,而名字中的“Radeon”也是旗下显卡的名字。

虽然,AMD 作为《异形》宇宙中最新生化人的芯片供应商,的确可暗示于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但从生化人的“黑化前科”与“法鲨”邪恶微笑推测,沃特很有可能到最后也还是会“黑化”。难道 AMD 就不怕自己的芯片会和“坏科技”挂钩吗?

我们认为,这次的宣传影响会是正面的,因为短片中的机器人获得生命,并可以自己做决定,这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

Stewart 回答道。除此以外,背靠《异形》这个如此经典的大 IP,外加“法鲨”的高人气,这个险还是冒得挺值得的。

“外传”式短片,品牌植入新领地?

本次的短片《Meet Walter》虽然是电影《异形:契约》的宣传材料,但却是独立于电影之外的背景故事。此前,电影还推出过另一个情节独立的宣传短片《Prologue:Last Supper》,记录了船员们在登陆未知星球前的最后一顿晚餐。

(图自视频截图)

从内容上来看,这两个短片都更像是一般出现在电影结尾的“彩蛋”,但为了可在电影上映前持续有新内容保持影片热度,同时避免造成翻炒过多预告片而造成剧透,电影公司逐渐开始为影片打造独立于影片的“彩蛋式”宣传片。

而本次打造了《异形:契约》系列宣传片的 3AM 公司,过去曾成功推出了《火星救援》的“前传”系列宣传片。在全球观众开始救援“呆萌”之前,制片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短片,介绍了宇航员执行任务前的体质训练、找来了科学家分析本次行动的重要性、出发前各位宇航员和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起飞前一刻各位宇航员对自己的职务以及心情分享……

这些系列短片不仅为潜在观众们寻找了更多许多继续关注的理由,同时也为各品牌合作商“创造”了广告时间。例如,体能训练中就介绍了 Under Armour 就是电影中 Ares Space Program 的合作方;而 Go Pro 就是“呆萌”用来自拍的设备。

(图自视频截图)

而这种广告插入,可避免过去因品牌商要在电影中突出曝光而“强行加戏”带来的不良体验,同时,观众接受程度也更高。

虽然在之前,有不少品牌合作方都会和电影进行 TVC(电视广告)合作,利用电影 IP 来做广告。例如,当年风靡全球的《小黄人大眼萌》,在上映期间,就播出了大量由小黄人“主演”的电视广告,其中包括了 Vivo、国外的宽带服务、薄荷糖等等,并联手推出主题类产品。

(图自 it168

但和 TVC 相比,上述的短片系列在内容和制造上都更贴近原电影,而且,内容大多可为使得电影角色更丰满,增加观众对角色的认识,也可看作电影的一种延伸方式。因此,这些短片也不是全为品牌合作方而制,只是,当它们带上广告时,品牌会融入得更“软”。

但如果从另一方面看来,这些短片和品牌方的结合也可能是资本压力下的一个现象。如果哪一天这些原为“彩蛋”属性的短片也开始罔顾内容,为品牌“强行加戏”,那也是让人感到惋惜。

题图来子 Youtube,未标注图片均来自《Meet Walter》视频截图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