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款小众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死去,移动互联网也就愈加无趣了
2013 年 1 月 3 日,Canonical 公司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在 Ubuntu 官网宣布,在旗下 Linux 开源操作系统 Ubuntu 桌面版的基础之上,该公司将推出独立的移动操作系统 Ubuntu Touch。
2017 年 4 月 5 日,Mark Shuttleworth 又在官网宣布,Canonical 将停止对手机业务的投资;这就意味着,Ubuntu Touch 寿终正寝了。
从生到死,Ubuntu Touch 只经历了四年零三个月的生命历程。
先有 Ubuntu for Android,后有 Ubuntu Touch
Ubuntu 这个词来自于非洲南部的祖鲁语,意为“博爱”或者“天下共享”。2004 年,南非企业家 Mark Shuttleworth 将其命名为旗下的 Linux 开源项目的名称;后来我们就知道了,Ubuntu 成为 Linux 框架下的一款广受欢迎的桌面操作系统。
(Ubuntu 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2010 年前后,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汹涌而来,Ubuntu 也被裹挟其中。于是在 2012 年 2 月,Canonical 发布了 Ubuntu for Android,这是一个可以在 Android 系统中运行的嵌入式全功能系统包,能够让 Android 手机在连接外部显示屏的情况下在桌面电脑上实现多种功能。
很明显,Ubuntu for Android 对 Android 操作系统本身的依附性太过明显,而且对手机处理能力的要求过高,很难真正赢得用户。
(Ubuntu for Android 的使用场景)
于是在 2013 年 1 月,Canonical 终于宣布自己做 Ubuntu Touch 操作系统。与 Android 和 iOS 等操作系统相比,Ubuntu Touch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同时支持 ARM 和 X86 两大处理器架构,这就意味着它能够同时运行在移动端和桌面端上,并且通过数据连接、同步和共享实现融合。这种理念与微软的 Windows 10 系统如出一辙。
- 更为彻底的触控操作体验;Ubuntu Phone 可以通过从上下左右四个边缘滑动就实现 Andorid 上需要专门配备的 Home 键、返回键和多任务键的所有功能。
- 与众不同的内容呈现方式;Android 和 iOS 的内容呈现都是以 app 为单位的,但是Ubuntu 提出了一个名为 Scope 的内容呈现方式,将设备上同一类的不同内容整合在同一个 Scope 中。
除此之外,Ubuntu Touch 的颜值也很高,其系统集成了 Ubuntu 桌面版的审美风格,尤其是锁屏界面,显得颇为神秘简约。
软件虽然不错,但硬件迟迟不能落地
在宣布 Ubuntu Touch 两个月之后,Mark Shuttleworth 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他表示,Ubuntu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于 2014 年进入中国市场。
2013 年 7 月,Canonical 在 Indiegogo 上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打算在一个月内筹集到 3200 万美元来打造一部名为 Ubuntu Edge 的超级手机。一个月后,Canonical 只筹集到了 1281 万美元;这笔金额虽然创造了一个众筹历史上的记录,但该项目依然宣告失败。
(最终流产的 Ubuntu Edge 手机)
众筹不成,就寻求硬件合作。2014 年 2 月,Canonical 宣布与中国手机厂商魅族正式达成合作关系,并将为 MX3 手机用户提供刷机包。接着双方在 2014 年的 MWC 上展出一款搭载 Ubuntu 的 MX3 手机。
(搭载 Ubuntu Touch 的 MX3)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 Ubuntu 版 MX3 为期不远的时候, 魅族内部也发生了变革。同样是在 2014 年 2 月,黄章回归魅族,开始寻求魅族新的发展方向,比如说引进融资、丰富产品线、价格体系下沉、加大市场营销等。
很难说黄章在 2014 年的回归究竟在多大意义上影响了 Ubuntu 版 MX3 的命运,但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不仅没有 Ubuntu 版 MX3 这款产品的存在,甚至连此前双方宣布合作时所说的 MX3 刷机包都没有着落。
于是在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红利进入最后一年的 2014 年,Ubuntu Touch 依然没有通过硬件产品落地。
(有人将 Ubuntu Touch 刷入 Nexus 4)
另外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是:作为一款移动操作系统,应用开发者的认同和支持也至关重要。Ubuntu 在没有实质性消费者用户的情况下,很难会进入到开发者的视野。
为此,Canonical 选择了与中国移动合作。2014 年底,双方发起了 Ubuntu 开发者创新大赛。该大赛旨在面向开发者公开征集优秀适配 Ubuntu 操作系统的 Scope、应用等作品,旨在共同打造 Ubuntu 生态。所有参赛作品在 Ubuntu 应用商店上线。
这次大赛于 2015 年 8 月结束;据官方称有上千名开发者参与其中。虽然这个数字已经很难得,但可以想见的是:Ubuntu 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与 Android 和 iOS 相比,依然是极其匮乏的。
Ubuntu 移动设备昙花一现
2015 年 2 月,第一款搭载 Ubuntu 系统的智能手机问世。Canonical 公司联合西班牙 BQ 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 Aquarius E4.5 的 Ubuntu 手机。
(BQ Aquarius E4.5 Ubuntu 版本)
BQ 是一家成立于 2005 年的西班牙设备厂商。在智能手机的发展策略上,BQ 公司定位于中低端市场,为用户提供较为廉价的手机。正是在这一策略下,BQ在 2013 年度实现了旗下智能手机销量翻三倍的目标。
这款搭载 Ubuntu Touch 的 Aquarius E4.5 同样定位于中低端,无论是该机的相对低端配置还是 170 欧元的价格,都注定了它是一款走量的产品。当然,站在 Ubuntu 的角度,它也的确需要一款性价比较高、能够迅速铺开的机型来推广自己的系统。
这款 Ubuntu 版 Aquarius E4.5 手机不仅仅在西班牙发售,也在其他欧洲国家全面上市。几个月后,双方又联合推出了升级版:Aquarius E5。
(BQ Aquarius E5 Ubuntu 版本)
当然,在中国,Canonical 依然与魅族保持着合作关系。在 2015 年 3 月份召开的 MWC 2015 上,双方展出了搭载 Ubuntu 系统的 MX4;两个月之后,MX4 Ubuntu 开发者版本在国内发售,售价 1799 元;但是这场发售只持续了三天左右。
2015 年 6 月,MX4 Ubuntu 版在欧洲上市。
(MX4 Ubuntu 版本在欧洲上市)
很明显,黄章回归之后的魅族在产品线、营销策略和产品气质等方面的诸多调整之后,其与 Canonical 之间的合作关系似乎越来越趋于淡化;魅族也没有多少心思在国内推出面向消费者的 Ubuntu 手机。魅族在 2015 年卖出 2000 万台手机,但与 Ubuntu Touch 几乎没有关系。
2016 年的 MWC 上,搭载 Ubuntu 系统的魅族 Pro 5 手机和 BQ Aquarius M10 平板电脑正式亮相,随后不久 BQ Aquarius M10 在欧洲地区发售。
(唯一的 Ubuntu 平板电脑 BQ Aquarius M10)
而 Ubuntu 版魅族 Pro 5 虽然在魅族官网开启了预约,但在最终发售时,这款产品的销售范围并不包括中国大陆。而且 Ubuntu 版魅族 Pro 5 只在魅族官网卖了一两天,就匆匆下线了。
Ubuntu Touch 死了,移动互联网也僵化了
虽然 Ubuntu Touch 的死亡几乎是一件注定了的事情,但这不免令人感到遗憾。遥想数年前的移动互联网,除了 Android 和 iOS 之外,还有 Windows Phone、Sailfish OS、Web OS、Firefox OS、Ubuntu Touch 等小众操作系统在千帆相竟,虽然体验不一定都很好,但毕竟一片生机勃勃。
已经倒下的 Firefox OS
随着智能手机从红海变成死海,一个个移动操作系统无力生存,纷纷倒下,而 Android 和 iOS 成为彻底的主宰者,只有背靠微软的 Windows Phone 还一息尚存,但也已经回天无力。
所以,Ubuntu Touch 的死去,在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整个移动互联网的软硬件形态已经基本上发展成熟,整体格局也几乎不存在什么变数,也就少了太多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