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电子书扩大阅读量“鸿沟”?

特稿

2012-04-08 08:00

《Kindle 之“浅”》一文中,我探讨了新阅读媒介可能诱发的阅读质量的下降,但阅读行为因人而异,是否存在这一趋势还有待考量。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阅读媒介的更替变革的确会造成阅读行为上的某些改变,比如阅读场所、阅读时间的变化等。

针对两者阅读行为的变化,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展开了一次为期四个月大规模的调查活动,对近 3000 名 16 岁以上的读者进行了调查,并公布了一篇名为《电子书的崛起》的报告。调查发现,电子书读者的阅读量远胜于单纯阅读纸质读物的读者: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前者阅读了 24 本书,非电子书读者仅 15 本。另外,30% 的电子书读者表示他们花更多时间在阅读上,而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用户这一数字更加显著,分别为 41% 和 35% 。

非电子书读者相比电子书读者量的劣势与其阅读载体息息相关。纸质书无论在获取途径或是获取成本上都不占据优势。根据调查,83% 的电子书可以轻易地获取,同等条件下纸质书的比例仅有 13% 。除却获取成本上的优势,调查还显示,电子书拥有更宽泛的选择范围,这意味着读者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内容获取环节成为其最大的瓶颈。

另一方面,电子书的阅读环境也比纸质书阅读更加开放与灵活。调查显示,73% 人更倾向于在旅途中阅读电子书,仅 19% 的人会在此场合选择纸质书 。阅读环境的灵活意味着电子书读者的阅读时间比纸质书读者更加充裕。

爱好读书的人通常会有这样一种体会:邂逅一本好书时,恨不能一鼓作气,动辄茶饭不思。当阅读的快感持续得到满足,有产生一种“阅读的惯性”,而惯性是不需要意志的,所以当阅读成为惯性的时候,读者就能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取愉悦感,继而更加乐此不疲地阅读。

而电子书在图书获取、图书储备以及阅读时空上的优势,其读者产生的“阅读惯性”在总体上较仅依赖纸质书的读者大。由于社会地位、接受能力以及普及程度上的差异,新旧两种阅读人群会逐渐产生分化,一方“阅读惯性”持续增大,另一方可能停滞甚至减退。忽略了阅读质的差异,表现在数字上便是阅读量上巨大的“鸿沟”。

当 Kindle 让接受它的人们愈加爱阅读,固守纸媒介的人却因资源相对短缺而不得不降低阅读量。在“信息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里,另外一种两级分化就出现了——“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rich)和“信息贫困者”(information-poor)。

“如果阅读成为一项依赖于技术手段的活动,那将不仅仅是数字鸿沟了,也是阅读鸿沟,” 作家 Marita Golden 这样说道, “如果阅读依赖于人们必须购买才能得到的技术,我认为我们将看到文化上的鸿沟将持续存在,并且扩大。”

从口口相传到仓颉造字,从手抄书到古登堡时代,从报业的衰落到互联网大潮……每一次新媒介的产生、普及与变革,无不伴随着在新旧交融中挣扎的撕裂感,而 Kindle 在拯救阅读历史道路上的伤痛,才刚刚开始。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