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马逊的《2017 全民阅读报告》,来看看中国人都是怎么读书的
你有多久没读书了?
从能识字起,读书就成为了我们最重要的日常活动之一。无论是上学时被迫去啃教科书、辅导书,还是因爱好而去主动阅读,读书都会相伴我们一生。
近日,亚马逊中国发布了《 2017 全民阅读报告》,为我们解析了中国读者的阅读偏好和趋势。
报告显示,在将近 14000 位受访者中,有 56% 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过 10 本,85% 的受访者会同事选择采用纸质书和电子书两种介质进行阅读,78% 的受访者会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与阅读有关的内容,“纸电一起读”、“与网友一起读”逐渐成为阅读的新趋势。
越有钱越爱读书,男女老少口味各异
虽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民阅读的时代,但不同的读书人群还是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报告显示,有 37% 的受访者会安排固定的时间用来阅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阅读的计划性与受访者的收入呈现出正相关,收入越高的人,对读书的计划性就越强,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
都说男女有别,在读书这件事上也没有例外。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阅读计划和阅读目的的明确性方面,男性要强于女性。男性读者主要阅读的图书类型包括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社科人文和经济管理类,更偏实用性;而女性读者则更偏爱感性的文学作品,悬疑推理、漫画绘本、艺术设计、网络文学和励志温暖类作品都是她们的“菜”。
在电子阅读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电子书所“俘获”,成为电子阅读的主力人群。以亚马逊 Kindle 电子阅读器的使用状况为例,年龄越小的读者,对用 Kindle 阅读的接受度就越高。报告显示,选择使用 Kindle 读书的 00 后比例高达 71%,与 50 后人群仅 25% 的占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在阅读完成率方面,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00 后读者都比其他年龄段显得更加勤快,他们最爱读的是悬疑、科幻、科普类读物。而 90 后、80 后以及 50-70 后最爱的图书类型分别为原版英文和漫画绘本、经济管理和少儿育儿、历史传记和社科人文。
总体来看,以 90 后、00 后为主的青年人群正逐渐成为读书的主力军。
流行与经典齐飞
无论在影视界还是图书界,流行 IP 向来都是热门。
在亚马逊中国的图书畅销榜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著凭借影视剧的火爆,成为 2017 第一季度 Kindle 电子书畅销榜的第二名;《降临》也因为同名科幻大片空降榜单前 10。近期,由于《人民的名义》的热映,其原著纸质书销量比上映前一周增长了 21 倍,电子书的销量更是同比激增 191 倍。
流行作品霸榜,经典也有人爱。
报告显示,经典名著类作品在各个年龄段都是最受欢迎的图书类型。《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热播也让传统诗词文学类作品重焕生机。在节目播出期间,《人间词话》、《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作品的电子书销量共增长了 154%。
除了历久弥新的“老经典”,近些年的畅销作品也因电子书的普及而成就了“新经典”。其中,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约翰·赫斯特的《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刘慈欣的《三体全集》成为了 Kindle 中国电子书店上线以来最畅销的三本电子书,东野圭吾也成为了目前为止 Kindle 中国电子书最畅销的作家。
阅读新趋势:电子化、社交化、付费化、碎片化
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读书就是要潜心安坐,用心感受纸质书带来的墨香与触感。不过对于永远“在路上”的年轻人来说,电子书的便携、大容量和多场景适应力在当今社会更具吸引力。
报告显示,近几年,电子阅读的普及率持续攀升。2016 年,阅读过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比去年上升了 6 个百分点;64% 的受访者认为电子书有助于提升整体阅读量,能够让碎片时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不过,纸质书因为收藏刚更强,不会被读者轻易抛弃。85% 的受访者表示会同时使用纸质书和电子书两种介质进行阅读。
在社交网络时代,阅读也逐渐从一件非常独立、个体的行动变得更加社交化,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向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调查结果显示,78% 的受访者会选择通过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分享阅读相关的内容,17% 的受访者会在购书的电商平台留下读者评论。
而随着人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碎片化,篇幅短小、内容优质的短篇阅读电子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知乎周刊、豆瓣作品全集等互联网 UGC 内容逐渐成为人们在碎片时间内的读书新欢。
同时,读者愿意为阅读付费的意愿正变得越来越强烈。调查显示,多达七成的受访者愿意为阅读付费。而在各年龄段中,以 80 后、90 后和 00 后等青年群体的付费意愿最为强烈,他们更愿意花钱购买电子书。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设备比起大屏时代的电视机,以更猛烈的态势挤压着人们的阅读时间。4 月 23 日,我们又将迎来 2017 年的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就让我们暂时放下手机,回归书的海洋吧。
题图来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