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即将发布最强旗舰 X-H1,还顺来了一个“全画幅”机身
之前,我们经常在说,索尼还欠一台机器。
不管是 A 卡口还是 E 卡口,索尼都也没有一台满足新闻用户需求、定位跟佳能 1DX Mark ii 和尼康 D5 相近的机器。
直到 2017 年 4 月 20 日,索尼推出了 α9,终于补完了这个空缺。
除了索尼,其实还有两家厂商未填上这个空缺。一个是经常被遗忘的宾得,另一家则是把 APS-C 当做主力画幅的富士。
虽然,富士在 2016 年推出的 X-T2,让整个 X-T 系列回归到工作机领域的第一梯队中。X-T1 到 X-T2 这个更新,也能够看到富士投放在旗舰上的诚意。
但是,X-T2 不论在定位上还是性能上都还只是停留在次旗舰的位置上,要真正推上“新闻机定位”的高度,还差一点意思。
2018 年 1 月,富士的新计划再度曝光。
和之前传闻“画质速度双修”的“双五千”计划不同,这次曝光的 X-H1 是一款糅合 X-T 和 GFX 两种设计的机身,还是一款主打速度、性能和操控的 APS-C 画幅机身。
现在,关于这款 X-H1 的全部消息都已经浮出水面,价格、机身造型和隐藏细节均被“公开”。这款在定价仅仅比 X-T2 贵大概 2000 元左右的新机,将可能成为富士 APS-C 画幅下的最强旗舰。
此外,一向固件更新中表现得“很厚道”的富士,在 GFX-50s 的“改善”固件当中加入了“全画幅拍摄”模式,让 GFX-50s 能够变成一台 135 全画幅机器。
把 GFX-50s 和 X-T2 揉到一起的新旗舰
和之前预测的一致,X-H1 的机身设计其实就是将 X-T 和 GFX 的设计融合在一起。更具体地说,也就是直接拼接起来。
X-H1 用上了 GFX-50s 的手柄,显示参数的肩屏也“移植”到 X-H1 上面。手柄上的前后拨盘、机身后背上的按键布局也很相似,拨杆和导航键也放在握持位置后面的界限上,要单手操控也不难。
但相比 X-T 系列,X-H1 的手柄空余部位会再多一点。如果能够在那里添加按键的话,操作感会更加集中一些。
同时,影像资讯博客 Camerabeta 也曝光了 X-H1 用的竖拍手柄。不过,他们并未公开手柄后背的图像,按键配置仍不清楚。
不过从 X-H1 这个后背按键分布以及数量来看,要把整个右手操控区域复制下来其实也不难。
机身上方用得仍然是富士最经典的快门 ISO 双转盘设计,转盘下方有另一个转盘来调整相应的模式。用户可以直接通过镜头光圈环和机身转盘调整拍摄参数,这套思路主要是从最传统的胶卷单反中过渡来的,这也符合富士本体的复古文化。
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机身设置,切换到用前后拨盘设置参数的模式。某种程度上,这也能够方便了一些非富士用户。
(可拆卸、可翻着的 EVF,肯定不会出现在 X-H1 上)
除了手柄位置和稍大一点的机身体积,X-H1 的设计基本和 X-T2 一致。从 GFX-50s 中引入的,也就只有手柄而已。
配置方面,X-H1 并没有升级传感器,用的还是 X-T2 那块 2400 万像素 APS-C 画幅 CMOS 传感器,搭配 X Processor Pro 处理器。此外,流出的官图中也有 X-H1 联动富士电影镜头的部分,相信主要是为了强调 X-H1 的视频拍摄能力。
最主要的,当然还是 X-H1 是富士首款搭载机身防抖的 X 卡口机器:
- 采用 2430 万像素的 X-Trans CMOS III
- ISO 200-12800(可扩展至 ISO 100/25600/51200)
- 256 区测光系统
- 曝光补偿:+/-5EV
- 快门速度:30s-1/8000s(电子快门最高1/32000)
- 每秒 14 张连拍速度
- 搭载 3 英寸 104 万点可翻转式 LCD
- 配备 369 万点 OLED 取景器(100% 视野覆盖,0.75x 放大倍率)
- 五轴机身防抖
- 30p 4K 视频(200Mbps)、120fps 1080p 视频(最大录制时间29分钟)
- 视频格式:MPEG-4 AVC / H.264(MOV);
- 16 种胶片滤镜;
- 内置 Wi-Fi、蓝牙 4 .0;接口:USB3.0、HDMI micro
- 电池:NP-W126S(约续航 310 张);
- 存储介质:SD/ SDHC / SDXC,支持 UHS-I / UHS-II
- 机身重量:673g(含电池)
- 机身尺寸:139,8 (B) × 97,3 (H) × 85,5 (T) mm
从目前曝光的参数看来,X-H1 和 X-T2 会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还木有到一般均衡旗舰和新闻旗舰的差距。X-H1 也没有在机身上突出自己的速度表现,连拍补完了 14fps 模式,不再需要竖拍手柄来启动。但这个在中端机身 X-T20 已经完善了,也不是 X-H1 特有的优势。
在没有体验真正的性能表现前,很难去判断 X-H1 和 X-T2 之间差异到底有多少。现在看起来,X-H1 也是比 X-T2 再走前一点而已。
所以,X-H1 的定价其实也没有比 X-T2 高多少。
FR 预测,X-H1 的单机身售价 1899 美元,约折合人民币 12000 元,套机售价 2199 美元,约折合人民币 14000 元。这个价格其实也就是比 X-T2 贵大约 2000 到 3000 元左右,没有出现大跨度。
就此看来,两者的定位应该不是相差太远。而且,富士这个策略可能会有让 X-T 整个系列变得有些尴尬。
尴尬在于,原本是主打操控的主力画幅旗舰系列,现在的位置应该放在哪里。
“全画幅”,只是固件更新的彩蛋
固件更新很“厚道”,可能也是除复古、文艺、浪摄流这些关键字之外,人们对富士的印象。
近日,富士推出了最新的一波“改善”固件更新。除了一些常见的更新项目之外,在中画幅机身 GFX-50s 的更新中出现了一个很“新鲜”的模式——“全画幅模式”。
根据 FR 的报道,本次固件为 GFX-50s 增加了全新的 “全画幅模式”,该模式将限制传感器有效区域为 36 x 24mm,像素约 3050 万。这个模式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全画幅镜头,实际的操控上就和索尼全画幅机身的“APS-C 模式”有点类似。
目前来说,整个 GFX 系统的镜头还是有点少,如果要满足摄影师的拍摄需求,转接是必不可少的东西。碍于有不少用户是由 135 系统过渡到 120 的,很多时候会在镜头上出现“问题”。
所以,富士推出这个“全画幅”模式,某种程度上也是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帮助他们过渡到 GFX 系统中来。
此外,固件还为相机提供了焦点预设置自动拍摄模式,相机可根据预设置自动改变焦点位置进行拍摄(最多 999 张)。同时,固件还增加了对 H 卡口、G 卡口转接环的支持,更方便用户去转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