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一个滤镜一座城:用这个徕卡相机 App,轻松拍出纽约、京都风味大片

AppSo

2018-08-21 14:05

不得不说,现在的滤镜应用是在太多了。不管是怎样的后期需求,你都能找到对应的应用。

专门做美妆美颜的,胶卷风格的也有,就算是一个不太相关的相机应用,也总会有几个简单的滤镜满足你的调色需求。

在这些滤镜当中,打着各种旗号来复刻胶卷质感的调色滤镜是最多的。之前向着自定义高玩方向走的 VSCO Film X,也有从拍摄开始体验的 NOMO。

现在还有一位叫 Hyun-il Kim 的开发者,他打算用一款结合「胶卷+徕卡」的相机,和一系列以地点特色为主题调色滤镜,来表达他对各个城市的理解。

那,就是 Feica。

做「胶卷」的心,碰上 TL 的型

如果你看过 Feica 相机的 App Store 页面介绍,那就会明白 Feica 其实是 Film 和 Leica 的结合体。

但说到徕卡的胶卷机,各位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最经典的 M3 和 M6。此外,对于笔者我这种「热爱」美能达的用户,也会想到像胶卷时代的 CL 和 CLE。

即便是搭配手机的极简形象,徕卡其实也有 Leica Minilux 与之对应。

只是,Hyun-il Kim 并没有选这几台来做 Feica 的基调。他的答案让我这个不太了解徕卡的人,都感到疑惑。

对,Hyun-il Kim 选的是徕卡 TL,就是那台还是 APS-C 画幅的新无反。

相机界面可以换,除了最平淡的普通模式、单一配色的 TL 模式之外,还有一个类似正统 Leica M 系列两层分色结构的设计。但因为按键数量、布局的问题,Feica 给人一种暴力化简的感觉,真得没有太多 M 系风格。

Feica 的相机界面没有太多按键,也就是保留了前后镜头切换、闪光灯控制、相册导入/滤镜设置、取景框以及相机设置这几个按键。Feica 没有针对 iPhone 的单双摄做专属的功能适配,所以也没有双摄切换的功能。

操控其实也是很简单的,用户只需要跟用普通系统相机那样点按对焦然后再按快门,就能够拍照。

Feica 提供了两种拍照模式,Auto Save 和 Normal。

这两个模式主要针对预设套用。打开 Auto Save 模式后,快门上方的相册导入会变成滤镜设置。用户可以通过这个位置来选择拍照的时候用哪一款滤镜,当照片拍摄完成之后 Feica 就会保存两张图片,一张是没有滤镜的原图,另一张则是套上滤镜后的版本。

和 Auto Save 模式相反,Normal 模式就是要手动套滤镜。在 Normal 模式下,用户拍完照片就会直接进入滤镜模式,Feica 会把这么多种预设的效果展示出来,就像是 Lightroom 里左上角的小预览差不多。用户只需要挑选自己想要的效果,然后按导出保存就可以了。

要是你想用 Feica 内部滤镜来为自己的本地照片调色,那直接开启相机的 Normal 模式,通过照片导入按钮导入本地照片就可以了。

拍照时有两点需要注意的是,Feica 是不支持曝光调节和滤镜调节的。

意思就是,你拍摄时选择对焦点,对焦和点测光会同时完成,但你不能像 iOS 官方相机那样通过滑动来调整拍照的曝光环境。更尴尬的是,Feica 好像本来就没有预留这种功能,用起来之后你就会发现确实一有点尴尬。

第二点就是滤镜调节,Feica 的滤镜就是一个简单的滤镜套入应用。它只能给照片套滤镜,套入后既不能调整滤镜强度,也不可以调整照片的其他元素(曝光、对比、饱和度、色温等),感觉上就是一个每一张照片都能够自选胶卷的胶卷模拟相机,仅此而已。

Feica 自带四组滤镜,每组里面大概有 2-3 款供用户选择。作为一个售价是 6 块的「没内购」相机应用,Feica 在分量上还是可以的。但这些滤镜的风格会有点重合,很多时候是相似的东西,这样用户的新鲜感就会下降了。

可能也是这个原因,Hyun-il Kim 才有了之后做「城市系列」的想法。

生于城市的胶卷

在上文提到 Feica 内购的时候,我打上了引号。

的确,Feica 是一款没有内购的相机,至少你在里面就已经买不到 Hyun-il Kim 做的新滤镜了。之前提到的「城市系列」滤镜,Hyun-il Kim 都把它们做成了独立应用,跟 Feica 分开发售。

这个「城市系列」目前有 New York 纽约、Kyoto 京都和 Busan 釜山,这组城市滤镜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风格,对应不同的题材。除了风格,这三组滤镜内含的滤镜数量也有一定差异。

Feica New York 的颜色会有明显偏暖的感觉,反差和用色也会比较用力。Daily 模式下,Feica NewYork 的画风有点柯达胶卷的味道。

NewYork 这组滤镜还提供了「Old」、「Retro 1」、「Retro 2」和「Daily」四种照片模式,Old 模式代表的是完全没有合焦的失焦状态,Retro 1 和 Retro 2 则是对应两种不同的崩边老镜头效果,Daily 则是最常见的胶卷模式。

照片导入之后,用户就直接通过这个类似 Feica 的界面来处理滤镜。

对,Feica New York 也只是一个套滤镜的应用,里面没有附属其他图片后期功能,但可以调整滤镜强度。它也附带了相机功能,但这个相机也就跟 Feica 差不多,只不过是少了相机的皮肤切换而已,功能也没有增加。

 

Feica Kyoto 的功能和 和 Feica New York 基本一致,除了胶卷风格,可能就只有照片模式不一样了。Feica Kyoto 没有分 Retro 1 和 Retro 2,它只有一种特效形式。

▲ 用 Feica New York 来调色

▲ 用 Feica Kyoto 来调色(滤镜风格对比只是大概,每种滤镜不同风格也不同,没有绝对的参考意义)

滤镜风格的话,Kyoto 的反差会偏一点,而且偏色不会像 New York 那种来得夸张。感觉上,New York 和 Kyoto 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来自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 Kodak 柯达和 FujiFilm 富士胶卷之间的差异。

Feica Busan 的话,它的风格更适合拍自然风光。从展示样张看来,Busan 的倾向更适合拍大海以及周边的景色,毕竟它自身有浓重的偏蓝效果。由此可见,这种应该是一种更加专门向的滤镜。

就这整个系列下来,Hyun-il Kim 这套城市系列带出的其实也不是来自城市的概念。他想做的,其实也是用以一种适合当地拍摄的胶卷或者滤镜,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城市的感觉。

用柯达色彩来代表纽约,用富士风格来代表京都,这种地域文化比较浓厚的胶卷风格来表现城市的思维其实也是可以的。只是用这些胶卷的人,很难会想到这城市。这里看,Hyun-il Kim 的产品更多的是有一种「强行概念化」来回避同质化的尴尬。

同一款相机,却不是一个系统

总的来说,整个 Feica 「体系」的表现还是处于一众滤镜相机中的中等水平。

简单易用的操控,再加上同时对比多种滤镜的设计,化简了滤镜拍摄的过程。要是有用户喜欢这种风格的滤镜,那 Feica 或者也是一个比较简单而且便宜的选择。

对,毕竟主体和城市滤镜应用也都是 6 块钱,买齐也就 18 块。比起一套滤镜就要 20-30 的 VSCO,Feica 无疑是便宜不少了。

但 Feica 的滤镜也是主流胶卷风格模拟出来的产品,滤镜质量不算高,风格也不是很突出。城市概念在这些不足面前就显得有些尴尬,更像是一个强行套上的概念。这些,都是限制 Feica 家族继续往前走的原因。

再加上,Feica 是一个分裂的体系。Feica 主体和城市滤镜之间没有关联,只靠设置一面的广告进行跳转是不够的。再加上功能太过简单,整体的体验也上不来。最终让这套系统,沦为一套只剩下概念可以推的平凡之作。

要是城市滤镜系列能够做成 Feica 的内购,Feica 自身的相机功能也可以把曝光调整这些功能补上,那处于这个价位的 Feica 还是有一点点吸引力的。

Feica 系列需要 iOS 8.0 或更高的版本,与 iPhone、iPad、iPod Touch 兼容。售价均为 6 元,没有内购。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