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iPhone 变身微单!有这款 App 就够了
「你负责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这是柯达(Kodak) 于 1888 年的经典宣传语,它致力于减少繁琐的拍摄和洗胶片,让相机变得如使用铅笔一样简单,俗称「傻瓜机」。
一百多年后,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iPhone 依然保留着这为用户着想的「傻瓜式」相机理念。但低情商说法是:它习惯了替用户决定,不愿意把安卓机早就拥有的「专业模式」开放给用户。
既然受够了「傻瓜机」般的操作,能否在手机上获得一部分单反相机的专业体验呢?带着这个想法,前《Zine》的开发团队推出了他们的新作——《Varlens 高品质微单相机》。
竟然比 iOS 更人性化
很多人认为 iOS 自带的相机应用设计已经足够极致:界面简洁,操作也方便。但在使用《Varlens》之后发现,这个结论可能要靠后站一站。
界面的功能丰富,又保持了秩序,这是打开 《Varlens》的第一印象;其次,实际体验,远比想象的好用。以下介绍一些优秀的「准微单」细节。(对于 app 涉及的音效、交互设计,因为过于细微难以通过视频体现,A 君在这里采用手绘方式试着帮助大家带来更直观的介绍。)
- 当点按屏幕对焦时,一声短促「嘀嘀」电子音,有一种用单反相机时半按快门对焦的既视感,原来它真的是有认真在搞事情。
- 在打开网格后的「调平」功能,包括前后俯仰、左右摇摆的两个轴向,在调平的一瞬间有配合手机的震动马达,清晰地告诉你已经端平了手机。在拍摄建筑等场景时,能保证横平竖直的构图。
- 而震动马达的手感,不得不夸一下,很像手机内住了一个小相扑选手在时刻准备着:在你端水平的时候,有明确的震动反馈;这功能实属「手抖人士」福音。
- 从竖向到横向的页面切换,拍照的按钮跑到了右下角,那位置只能说是,正好!不仅如此,全部的参数栏都适应了横构图下的布局,对喜欢横构图拍照的人来说,简直完美!
- 锁定🔒按键:将滤镜、曝光、定时拍照等参数全部调整好后,按下锁定后,这些参数栏全部隐藏,只剩下快门按键。
比如在出门旅游期间朋友替你拍照,而朋友恰好是摄影小白的情况下,便能提前锁定好滤镜、曝光等各类参数再交由对方拍摄,即可大大减少误操作,提高出片率。
- 画框功能:多样的画框、背景墙设置,可以在按下快门后,迅速生成一张画框,或者进一步调整画框材质和留白面积。在那一瞬间,总算明白了什么叫「三分拍照,七分装裱」。
- 更强的变焦功能。以 iPhone 11 为例,平时最多支持 5 倍的电子缩放,而 《Varlens》 却能将变焦直接提升至 20 倍;虽然是牺牲画质后的电子变焦,但前期拍照便能看见的长焦的预览,比后期的截取更有趣。
以上便是《Varlens》的基础功能,从界面功能到操作体验细节不断,整体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准。
它还是一台准专业的微单
「如果 iOS 相机开发了 Pro 模式,那多半就是这样了」,《Varlens》pro 界面给人的第一感受。它几乎加入了专业相机所具备的所有功能,从精美的界面,到对专业功能的目录分级,都在暗示着它的 Pro 之名。
1.实时的直方图预览
简单来说就是实时展示画面内容的色阶的分布:横轴表示从最暗到最亮的色阶,纵轴表示信息的分布。
以油画为例,梵高的《星夜》,为了表现夜色笼罩下的小镇,是一张暗色调的图片,在直方图中的信息也主要集中在左侧,而亮部的信息相对较少;
而莫奈的雪景则恰恰相反,是一副高亮的画作,运用了大面积的白色绘制雪景,直方图的大部分信息量集中在右侧,但也有小部分的深色树枝、篱墙构成了暗部信息。
而实际拍摄中,直方图的意义更重要了。如夜晚拍摄时,由于手机屏幕亮度高导致的画面看起来很亮;等回家一看,却暗的缺乏信息,后悔当时没有多曝光一会儿。若前期拍摄时有实时的直方图辅助,出错的几率便能大大缩减。
2.实时的斑马纹预览
这个作用和直方图类似,但并非直方图那样抽象的统计数据,斑马纹能像漫画斜纹一样,标记出现在画面的哪个部分过曝,哪个地方曝光不足。
举个栗子,EV=0 的「自动模式」下拍摄花卉,花朵是很亮的,而叶子整体是偏暗的。随着曝光值降低,绿叶的斜纹增多,花瓣上的斜纹减少;当在花卉上看不见斑马纹时按下快门,即可获得一张对花瓣正确曝光的影像。
左侧是在普通相机模式按下快门后的花朵局部,右侧是在pro模式下主动降低曝光后的花朵。虽然降低曝光后,右侧绿叶会暗一些,但保证了最亮部分,每一片花瓣、柱头的细节都清晰可见了!
3.LUT 滤镜
目前有两个更有吸引力,Gilt age (镀金时代)和 Leica (徕卡)。Gilt age 可以理解为一键入秋的滤镜。当在公园散步时打开这个滤镜,明明是春季,但相机画框内的绿色瞬间变成了金黄一片,效果十分出彩。
从细节来看,Gilt age 不同于 iOS 原生暖色滤镜,直接将金黄色覆盖上整个画面,而是通过算法将需要调整的色彩识别出来进行处理。比如灰白砖面的小径、林荫下的小棵紫叶李,并没有被滤镜所影响,仅仅是对绿色树叶进行重新调色。
至于 Leica 的黑白,这滤镜的味道也是对了。同样也不是简单的去色,而是通过分析画面内容,去主动调整黑白灰关系。通过两组静物来测试其对色彩、质感,以及光线的表现力。
第一张是简单去色后的黑白关系。各个物体的细节基本维持了和彩色一致。而 Leica 色,整体将四个静物塑造的更突出:首先,绿色的桌垫是黑下去了;细节上,书皮的纹理、多肉花瓣的质感都更出色。
第二组是一个刚喝完的矿泉水瓶,试着测试这个滤镜对光源的表现。不出所料,Leica 滤镜对于光线的处理相比普通去色就是一眼的区别:背景的光线「有那味儿」了。
细节部分,比如瓶盖红色灰度、瓶内的水珠、白纸,都被滤镜识别和加强。有点像是素描课上,老师改画前和改画后的对比。
如果你喜欢拍照却不懂怎么调色的,那《Varlens》自带的滤镜,绝对满足你对手机拍照的需求,而且它还支持自行导入 3D LUT,大大提升可玩性。
4.白平衡
这绝对是最重要的功能,但时常被忽视的地方。尽管 iPhone 一直以来在白平衡上不会出错,但也架不住一些极限的场景识别。几个月前的北京黄沙漫天,结果在手机的「记录」下,不仅黄沙没了,还多了清晨薄雾的感觉。
从那时便明白,前期拍摄时手动调节色温的必要性。在《Varlens》的 pro 模式中,则覆盖了 1000——10000K 色温的调节,更能够协助你对复杂场景的作出正确记录。
《Varlens》 是最强摄影 App 吗?
从前期拍摄的交互体验,到 Pro 的准微单界面,再到后期编辑的专业滤镜、画框功能,有了它,创作图像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不仅在功能上几乎取代了类似的摄影 app,而且完善了 iOS 原生相机的不足,说的上是十分优秀了。
但此处还是得提一下不足之处,比如打开的易用性上,自然是比不了 iOS 的自带相机,在记录突发的事情时,还是更习惯从锁屏界面左滑开启自带相机。
Pro 的相机功能部分也并非完全满意。比如拍摄长曝光的车流、水流时,一般是缩短快门速度,但此时相机的预览画面出现延迟、色彩失真严重,曝光值不能控制。比如在相机的缩放,从 0.5x 切换到 1x 时,右侧预设的白平衡、曝光等参数也会跟着变动。
▲ 调整的参数一多,便出现的色彩失真以及手机发热等问题
它虽然看似还原了专业单反相机的界面,但部分更复杂的参数设置和操作,仅处于「有,但不可用」的状态。
但瑕不掩瑜,只要上手便会体会到这款 app 极为人性的交互体验有多么细致,有时候单纯打开内置到不同的滤镜去观察生活场景,竟也能成为一个乐趣。
倘如以上体验中也存在任意一个吸引你的地方,那不妨也亲自下载体验一下吧。
《Varlens 高品质微单相机》在 App Store 得 4.5 分。兼容 iPhone、iPod touch、Mac(装有 M1 芯片),大小为 61.4 MB,免费下载,有内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