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就自动播放音乐,无线耳机为何能认出你的耳朵?

AppSo

2021-11-05 09:40

提到真无线耳机产品的火爆,轻巧、便捷、无感是经常出现的几个关键词,去掉了耳机线的它,用更便利的使用体验征服了无数用户,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人们的习惯。

以往,人们戴上耳机后很自然地会按下播放键,取下耳机后又会按下暂停键。

真无线耳机悄悄「去」掉了这一过程,当你戴上耳机后,耳机会自动连接手机或电脑,取下耳机后,歌曲或视频内容会自动暂停,戴回后又会自动播放。

整个过程十分流畅,真正做到了「无感」,真无线耳机的好用,不仅仅体现在佩戴舒适度上的无感,更是使用过程中的无感,用户需要主动完成的交互操作更少了。

好用背后,是真无线耳机内部细小的传感器在发挥作用,它们几乎重新定义了的耳机与我们的交互方式。

无线耳机如何认出耳朵

现在,真无线耳机「认识」耳朵的方法已经很多样化了,大多数人熟悉的应该是 AirPods 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

▲ 栅格开孔是扬声器,圆型黑色小孔是红外距离感应器开孔. 图片来自 iFixit

初代 AirPods 的识别原理并不算复杂,红外距离传感器会发射光波,红外线经过反射再次回到耳机附近,耳机内部的芯片确认红外线返回信号后判定耳机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进而识别人们是否戴上了耳机。

尽管每个人的耳朵轮廓有不同,但正如苹果此前对数百人耳朵进行 3D 扫描找出相似之处,以制造适合大多数人耳朵轮廓的耳机一样,大部分人耳朵和耳机之间的距离区间,是可以通过大量探访和数据统计得出的。

为了保证识别准确性,红外距离传感器发射光波的方向基本上都是固定方向,这也便于厂商控制变量,找到耳机和大多数人耳朵轮廓之间的距离区间。

市面上采用红外距离传感器等光学传感器识别耳朵的产品其实不少,Bose 的消噪耳塞甚至用上了两个光学传感器,为的就是提高识别准确率。

▲ Bose 消噪耳塞

不过光学传感器识别率虽然比较高,但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是成本较高,耳机腔体内部空间比手机可紧凑多了,定制小型光学传感器并不意外。

其次由于光学传感器识别耳朵需要发射红外线,必须要开孔留出空间,影响耳机一体性,美观度降低,另一方面红外线也可能被遮挡,比如握住耳机后取下,是有概率出现识别失灵,摘下耳机歌曲仍然还在播放的情况。

解决开孔其实并不算麻烦,市面上有不少真无线耳机用上了电容传感器,其原理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触控开关类似,通过检测人体的电容值来判断耳机是否戴上。

电容传感器不用发射光波,也就不必开孔了,但正如各种过灵敏或失灵的触控按钮一样,电容识别准确率相比光学传感器稍低一些,需要厂商进行大量调教。

电容传感器对比光学传感器的优势,是成本更低一些,现在你我能在电商平台上看到 100 元左右的真无线耳机,除了芯片价格降低,更便宜的电容传感器也尽了一份力。

▲ 真无线耳机价格降到了 100 元以下

红外光学传感器和电容传感器可以说各有优势,真正做到集大成者的则是 AirPods 第三代(以下简称 AirPods 3)中苹果特别定制的皮肤传感器。

根据苹果的介绍,这颗皮肤传感器是可以区别耳朵和其他平面,只有戴上 AirPods 时才会播放音频。

和之前的光学传感器借助距离判断的间接判断方式相比,苹果定制的皮肤传感器检测方式显然更直接一些,既没有传感器开孔也不怕被遮挡。

▲ AirPods 3

入耳识别降低了交互复杂度,让体验更无感,这还只是传感器改造耳机交互方式的一小部分,真无线耳机不仅去掉了线,更带来了一颗颗不存在的「按键」。

比如华为的 Free buds Pro 降噪耳机就用上了压力传感器,通过它感知压力波形,进而判断手势,华为基于此设置丰富的操控手势,比如切换歌曲、切换降噪模式等等。

▲ 华为 Free buds Pro 手势操作

AirPods Pro 则在耳机柄处设置了一个凹陷,方便人们盲操作,再加上压力传感器以及系统自动发出的 click 声,就像是真的按下了按键一样。

无论华为还是苹果,两者都将压力传感器放在耳机柄处,一来是方便人们寻找,二来如果是将手势操作转到耳机腔体上,点按、双击时可能会听到「咚咚咚」的声音,体验并不好。

▲ 图片来自:Pinterest

从红外传感器到皮肤传感器,再到压力传感器,它们就像是人体的关节一样,支撑着真无线耳机便利、无感的使用体验。

真无线耳机的未来

2010 年,乔布斯在 iPhone 4 发布会上展示了一个特别游戏——拆积木,它几乎将真实生活中的拆机木体验复刻到了手机上,随着 iPhone 4 转动,积木也开始晃动,当乔布斯移除积木塔中间的一块块积木后,它很快倒塌了。

这背后是 iPhone 内部的三轴陀螺仪和加速度感应器在发挥作用,通过传感器手机能了解自身倾斜方向以及程度,让游戏中的积木随着手机转动而晃动。

多年的真无线耳机和 iPhone 4 一样,凭借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获得各种有趣的功能。

AirPods Pro 之所能支持空间音频,除了优秀的算法,耳机内部的六轴传感器也很重要,它能识别出人体头部的转动,进而调整每只耳朵收到的音频信息,模拟出多个喇叭播放的效果,仿佛一支乐队在不同方向朝你演奏,沉浸感大大加强。

真无线耳机的发展,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传感器。

健康监测就被认为是未来真无线耳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可穿戴设备它离人体足够近,佩戴时间也足够久,提供健康数据监测也合情合理。

在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和彭博社作者 Mark Gurman 的预测爆料中,多次提到 AirPods 未来将推出血氧检测等健康监测功能。

虽然 AirPods 3 并没有搭载相关功能,但其实目前市面上已经有部分无线耳机支持健康监测功能了,像 Amazfit PowerBuds 耳机就支持心率监测,其原理和智能手表类似,都是基于 PPG 心率传感器实现。

▲Amazfit PowerBuds. 图片来自:Amazfit

一般而言 PPG 心率传感器会发射绿色的光波,它能透过皮肤组织,随着心跳血管会收缩或扩张,而这两者都会影响光的透射,正是通过光波一来一回的透射变化,最终得出心率数据。

理想状态下 PPG 心率传感器可以较为准确地记录心率变化,但理想和日常差距可不小,比如运动和环境光都会影响 PPG 心率传感器的检测,此外光学传感器检测心率也会受功率影响,更高功率往往意味着测量效果更准确。

但高功率传感器费电不说,还有可能灼伤皮肤,对于耳机这样的微型可穿戴设备显然不适用,数据过滤和算法干预也就很有必要了。

传感器的进化几乎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同步进行,如今同样的过程又要在真无线耳机内部上演。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