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如何利用「稍后再读」高效收集和阅读碎片化信息?| 数字生活家

AppSo

2016-10-24 13:00

「寻找未来的数字生活家」
决赛作品评选

这是 AppSo 作品征集大赛的第 10 篇决赛入围作品。

30 天,500 多篇投稿。18 篇优秀入围作品,将在 2016.10.10 – 2016.11.7 期间发布于 AppSo。

本次大赛采取综合评分制。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转发到朋友圈 / 在文末投票支持作者。

希望这些数字生活家的经验,会给你启发。更有品质的数字生活,尽在微信号 appsolution。

如何利用「稍后再读」高效收集和阅读碎片化信息?

作者:放开那块小年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碎片化信息不可避免,1500 字以上就能被称之为 Longform 长文的年代,碎片化阅读似乎成了个贬义词。

订了几十个订阅号、RSS 、 Newsletter ,别说一个个看了,光是刷一次标题几十分钟就过去了。用于稍后再读的 Pocket 和 Instapaper 的「Read it later」变成了「Read it never 」。

看似读了不少东西,不出一天连标题都想不起来了。

用路易斯·芒福德的话来说就是:「它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如果你已经遭遇了以上问题,那么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因为之前的我,也是这样的。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我逐渐形成了以「过滤、阅读、处理」三步为核心的流程,将过去低效碎片化阅读,转化为相对高效的知识积累。

这篇文章会分为四个部分。

  • 「碎片化文章」被忽略的价值
  • 如何过滤和收集「碎片」
  • 选择哪种方法去阅读
  • 如何处理与消化

一、不要小瞧「碎片」文章

我们常说的「碎片」文章通常就是来自微信订阅号、RSS、Newsletter 以及一些资讯类 app 。但是这些在我们眼里看来的「碎片」,往往是写作者们绞尽脑汁精心编排后用一两千字的信息传达。

尤其是一些方法论的东西,我们习惯称之为干货,它本身就是被写作者亲身实践经验后,直接把经验模型输出来的经验之谈。

一些「湿货」,我认为是认知模型,也常常以千字文章的方式输出(如李笑来老师的《新生大学》,就是几十篇文章按类型、内容主题归类整理后的产物)。

所以说,「碎片」文章不应该一扫而过,束之高阁,而是应该学习、吸收、应用

你想,你吃透了 20 篇「碎片」文章,就是分析了 20 个作者的思维方式、写作逻辑。

二、如何过滤和收集「碎片」?

人们诟病「碎片」化阅读浪费时间、毫无收获的原因只有两个:

  • 垃圾进来,垃圾出去。文章质量不行。
  • 黄金进来,垃圾出去。消化能力不行。

这也就是我们要强调「过滤」的原因: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形成一套专属自己的筛选信息的过滤器,那就成了麻木的刷刷刷。

这里有机会再展开长篇叙述,简单说下我个人认为这个「过滤器」应该瞄准在:

  • 针对:自己感兴趣成长点上。
  • 内容:跳出知识盲区又不太远。

举个例子:

  • 针对:你喜欢足球、又想学英语,那就应该去订阅外网的体育媒体网站,而不是去啃 NYT 纽约时报。更不是每天刷微信公众号里各种「怎么学好英语」的文章。
  • 内容:你喜欢科技,又不是大神,那就从 The Verge 首页看起,先看得懂再谈消化。

上一段也提到了,就我个人而言,收集的基本来源就是微信订阅号、RSS、Newsletter。而在收集层面上,我也对内容作了「预测区分」,即:

1. 预测内容类型;

2. 区分订阅方式。

微信订阅号

最常见也是信息量最大的订阅源。

优点是本身内容丰富、查阅方便,从小众个人到大众媒体,从小道消息到国家大事都有囊括。

但缺点也是由此而来:内容太杂,订了一堆,看不过来,而且微信订阅号相对闭合(只能用微信查看)不方便整理。

RSS

简易信息聚合。这是我最喜爱的订阅方式,主要用于订阅各种网站、个人 Blog。

优点是浏览方式更加自由、美观,可以分类,主题性更强、集中度高。

如果说硬要找个缺点的话,就是内容比不上订阅号吧,尽管大部分的门户网站和个人博客都支持 RSS 订阅。

01

Newsletter

也就是最传统的邮箱订阅模式,这种订阅更适用于外国网站。外国网站一般都会提供邮箱订阅一个 RSS 订阅。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不都用 RSS 订阅了呢?

我个人的使用原因是——方便区分出重要程度

因为我的使用习惯是 RSS 几天看一次,但每天都会看 Email (不是随时,而是在固定时间) ,所以在一些我认为「一更新就要读」的媒体上,我会倾向于选择邮件订阅。

缺点就是要控制数量(这也正好可以区分重要程度),还有可能会收到垃圾广告邮件。

三、选择哪种方法去阅读

选择哪种方法阅读碎片化信息可不仅仅只是围绕着一堆 app 的收集流程。而是一种收集方式。分为「器」和「术」两个部分。

「器」很简单,就是那些常用的 app。

  • 输入端:手机、Kindle、RSS 阅读器(我个人用 Reeder 3 ,没有用过其他 app 所以不多介绍了)
  • 输出端:Pocket、Instapaper (稍后读们) Evernote 等笔记软件。(处理材料)

这些 app 就不展开介绍了,非常简单易用,一用就明白了。

但是会用和用好是不一样的,所以「术」比「器」更重要。方法很简单,就两个流程:

1. 刷、存

2. 读

你说这不是废话吗?但这就是最核心简化流程。关键是采用什么方式去做这三个流程。

如果想达到高效阅读碎片化,首先两个动作的首要核心就是——统一集中、同一时间、完成一个动作!

就是你要么刷、存,要么就读,别放一起。不然就不再是 read it later 了。

刷、存、读

1. 给你的信息源分类,有什么是那种一更新就必须要读的,比如本地活动、工作动态……

这类信息自己手动置顶,它们不属于稍后读的碎片里。

2. 给自己定个固定时间,比如每周三、周日晚上 21:00 – 22:00 什么都不干,就刷订阅号、RSS、看 Newsletter。

现代人普遍有信息焦虑,总觉得什么事儿不第一时间知道就落后了。但事实上是,真正的「大新闻」你是过滤不了的

3. 刷!但不是盲目的刷,因为要尽情的刷 1 个小时哪儿能够啊。

我个人方法是:先看标题是否符合我的「过滤器」(上面提到的)。如果符合,点开,看一下格式和长度,不在手机上直接读。

丰富格式(多图、视频……)、干货型内容(方法论)、观点论述类文章,直接投掷到 Evernote。

3

公众号文章一键发送

2

印象笔记的 Web Clip 浏览器插件

文字格式为主、长文、学术严肃向、文艺类文章,发给 Kindle。

区分的方法也是慢慢总结出来的,原来我都一股脑扔到 Kindle ,但是实际上体验并不好:第一是格式问题、第二是笔记问题。

Kindle 上只能做些简单的批注笔记,而且使用起来非常麻烦,但是在专注性上要胜过 Evernote ,所以通常选择它来阅读以文字为主的长文、采访、报道之类文章。

不要存完后马上读,设置缓冲带!

同刷存一样,定一个固定时间来处理这些碎片,个人建议可以集中在周末半天时间。

原因有四:

1. 集中处理碎片,而不是用碎片处理碎片,这才能起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2. 再过滤,第一次过滤毕竟还是过滤器在起作用,真正的精华会沉淀。

也就是当你忍住不马上就看新闻类资讯类碎片并把它扔到稍后读里后,等几天你可能会发现你并不想看了:)

就我个人而言,通常冷却几天后,有 1/4 的文章我已经不想读了。

3. 因为你过滤器的设置,所以这些碎片某种程度上会有一定的联系,你在处理和消化的时候可以把碎片拼成块。所以建议在搜集过程中可以主动添加一些「线索」,比如用印象笔记的「Web Clip」功能、Pocket 收集时,添加 tag 标签。

4. 仪式感 + 小兴奋~攒了一周的碎片们终于能看了。而且你是更喜欢「今天下午处理完这周碎片信息」还是「每天花 30 分钟处理当日碎片信息」呢?

四、如何阅读(处理和消化)

一个碎片通过层层考验穿越各种软件终于要被检验了!

但如何阅读本身是个太大的课题,我没有能力去讲。我只是浅谈个人使用经验吧。

前提只有一个:流程不要太复杂。(你说按《如何阅读一本书》那样消化一篇文章,那….一定是篇大作……)

我通常压缩一张碎片,就有四个步骤:压缩(删)、再加工(批注)、编码(总结)、入库(分类)。

1. 压缩(删!)

为什么要删?

  • 很多碎片化信息,跟很多美国式畅销书的模式很相似,就围绕几个观点加上一堆例子和故事能写出本 300 来页的书;
  • 我认为知识存储与管理技巧的核心在于:便于复习,为我所用。钱钟书读书方法就是:书读薄,我觉得可以加一句,脑读厚。

所以第一个步骤就是:删、简化。

没信息的配图删掉、阅读过程中例子和故事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简化、吸引读者的引言……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那么待见碎片化信息:杂质太多、淘得太累,所以刷了半天会觉得好像模模糊糊的什么也没学着啊。

但是,压缩的内容其实因内容而异,比如说都是人物访谈类文章,个人经历部分对有的人完全没参考价值,有的人就觉得很有价值。

总之就一个标准:对你没有任何「触动」的,都删了。

2. 再加工(批注)

其实这一步和上一步是同步的,上面提到没有「触动」的都要被删除。那么有「触动」的,就应该被批注。(你都有触动了证明你产生想法了!)

3. 编码(总结)

当 1、2 步完成后,这篇文章的脉络就很清楚了,或者说,能为你所用的东西就显现出来了。这时候就像给要进厂的货物按个合格戳一样。

用 1 – 3 句话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是增长了知识?还是可以应用到生活、学习、工作上?是知识?感悟?灵感?冲击?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再自问一句(不用记录),这些「得到」对我的成长有益吗?(得到一条八卦?还是得到一个新认知)

4. 入库(分类)

前文也提到,就像读书提倡主题阅读一样,当你把一个领域的碎片都积攒起来的时候,就可能拼凑出形状。所以消化完也要入库。

我的知识管理建立在印象笔记上,用 tag 标签和文件夹来分类。文件夹更强调通用性, tag 更强调特殊性。

比如一篇社论,我就把它放进「当下社会观察」这个文件夹里,但 tag 上可以随意写。

比如 #对未来的预测 #科技与人文 #涨知识……当你想需要某类材料的时候,只要搜索一下就可以出来相关笔记啦。

以上就是我「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信息」的使用经验。

其实里面每个点看上去都能拿出来写一篇文章(为什么、如何收集、如何整理、如何阅读……),但是我觉得没必要,拆成一张张碎片不如直接给张完整的纸。

本文仅代表作者立场。参赛作品来自「字里行间」。字里行间,发现创作的乐趣。结合传统中文字体与现代美学,为热爱文字的你提供舒适、纯粹的创作与阅读体验。

优秀参赛作品将于微信公众号 appsolution 持续更新,点击微信号菜单栏即可查看,并投票支持你喜欢的作者。

shuzishenghuojia

AppSo qrcode signature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