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电影,为什么该死地迷人?

玩物志

2022-10-16 16:20

一大波暴力题材作品来袭:

最近,漫威最大尺度电影《暗夜狼人》上线,人性兽性交织,断肢血浆齐飞。

上月月底,Netflix 影集《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上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专挑男性下手的连环杀人魔的恐怖故事。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第二季,即将在 12 月全球上线,大逃杀征程继续 。

《鱿鱼游戏》导演正筹备新作《Killing Old People Club》,内容围绕高龄化现象带来的社会负担,年轻人居然组团猎杀老人。

▲《鱿鱼游戏》

暴力本身应令人觉得厌恶,但为什么暴力影视作品却能一直紧紧抓住大众吸引力?

大逃杀中的暴力

要说暴力的极致,「大逃杀系」配得上这个皇冠。

大逃杀是什么?简单来说,是人在无情系统与明确规则下,从互相合作,到互相猜忌、欺骗、背叛、攻击,最后互杀。

这类生还者式主题作品,往往由一场场比赛组成,充斥着各种极限状态,将观众也拉入了「只有你死我才能活」的世界。

要么胜利,要么惨死。为了存活,人能凶残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暴力在这里,就是家常便饭。

1996 年,高见广春撰写短篇小说《大逃杀》,在日本一个恐怖小说大赛进行投稿,被评委评价为「本世纪最大的问题小说」。

2000 年,由著名导演深作欣二操刀拍成电影,当年上映震撼了整个日本。

被批判主题荒唐怪诞、毫无道德底线,剧组成员甚至被要求到日本国会作证说明,开创了演艺人员需到国会作证的先例。

情节在如今看来可能是寻常把戏,但 22 年前却是惊世骇俗——为了培养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青年一代,国家每年都会随机选出一个班级,全员投放到荒岛自相残杀,学生中最后存活的那位成为胜利者。

人变成了兽,游戏场变成了斗兽场,观众吓得屁滚尿流,难以接受。

2012 年,《饥饿游戏》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旋风,红极一时。它的设定更像虚拟游戏——虚构国家「施惠国」为了维持统治、掐灭叛乱苗头,强制要求其管制的行政区提供青年男女,参与直播的大逃杀比赛。

如此一来,大逃杀变成了游戏般的过关斩将,观众的接受能力也大大增强。

同时表达含义也有升级:控诉极权高压统治,剧中人物从妥协者,变成抗争者。

2020 年,翻拍日漫的《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主角依旧是被迫参与大逃杀竞技,但明显暴力得多,虽然观众做足心理准备,依旧能被第一位失败参赛者的惨烈死状给吓到。

对比被吐槽像青春片的《饥饿游戏》,随着暴力的升级,口碑与关注度也在直线飙升。

在描述暴力的同时融入了大量刺激智斗与人性抉择的环节,紧凑剧情让观众也有被追杀之感,一集接着一集根本停不下来,就想憋着一口气看完。

同年,《狩猎》上映,正式上映前历尽波折,毕竟白人精英组织游戏狩猎低阶层人民的情节设计,的确敏感。

大逃杀情景像真人 CS ,爆头、割腹、炸剩半截身体…… 血浆喷溅,暴力爽感让人欲罢不能。

暴力背后是「龟兔同笼、小猪互斗」的暗喻,影片到处都有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的影子。

虽然被评深度不够,但阶级矛盾、左右派矛盾、网络暴力等社会现象皆有讽刺,猎杀部分更是反套路,也算酣畅。

2021 年,Netflix 的《鱿鱼游戏》又是一场困兽斗,讲述泯灭人性的相互残杀被包装成娱乐节目供富人消遣的故事。

此剧创下韩国电视剧在此平台榜单新纪录,用大逃杀主题重新振奋了日渐疲软的韩剧市场。

它甚至拥有了自己的纪念日——美国洛杉矶市议会决议将每年的 9 月 17 日定为「鱿鱼游戏日」,以表彰亚裔群体在美国娱乐业不断增强的话语权。

《鱿鱼游戏第二季》预计 2024 年上线

就在这个月,主演李政宰还凭借这部剧缔造历史,成为第一位在美国电视圈最高荣誉艾美奖夺下视帝的韩国演员,同时导演黄东赫获颁最佳导演奖。

▲ 李政宰

至此,无人能质疑大逃杀题材的受欢迎程度。

这种创作模式创作空间很大,背景设定越发丰富,大逃杀正逐渐「日常化」,在哪里都能杀起来——《贝尔科实验》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在办公室与同事绝望互杀、《人类清除计划》大街小巷随意杀、《要听神明的话》教室里进行杀戮大乱斗……

▲《贝尔科实验》

▲《要听神明的话》

大逃杀作品常常智力与暴力齐飞,在绝无可能更改的规则下,越杀越爽,越是暴力越是起劲,每个观众都将自己代入,都想杀至最后一人,获得生机,获得名与利。

▲ 日漫改编的《诈欺游戏》着重智斗,用巨额负债作为失败的代价

情境像几千年前罗马帝国的斗兽场,竞技场内角斗士奋力厮杀搏斗,你就是坐在观众席上摇旗呐喊的其中一个。

《角斗士》,让-里奥·杰洛姆,1872 年

除了对思维游戏的兴趣,人类观看杀戮的原始冲动、打破道德禁忌的神秘感,才是大逃杀作品最大卖点。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再来聊聊这个话题。

暴力美学重新演绎暴力

谈到暴力题材影视,必说到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简单来说是暴力场景被高度的风格化。它与真实暴力的区别,在于前者经过了艺术形态手段包装,是暴力的艺术化、娱乐化。

《八恶人》

暴力可以如何美,人人见解不同, 但仍有规律可循。

它常将攻击力量与诗意构图、斑斓色彩、高雅音乐相组合,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专注在具体的暴力中。

《杀死比尔》

吴宇森,喜欢用漫天飞舞的白鸽与枪林弹雨作视觉反差,用纯洁教堂与血腥厮杀作对立,突出「英雄系列」的侠肝义胆。

《喋血双雄》

昆汀,除了爱用缤纷色彩泼洒血腥打斗场面,还喜欢用悠闲欢快的流行乐反衬出暴力的恐怖。

《落水狗》中著名的剪耳场景,暴徒在轻快的流行乐和轻松的舞蹈中,割下了警察的耳朵。

当然不只昆汀,史丹利·库柏力克的《发条橙》里,主角实施犯罪时习惯播放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昂扬向上,象征光明积极,此刻却预示着暴力已经达到癫狂高潮时刻。

更多的是集大成者——《阴风阵阵》是对暴力高度程式化描绘的完美例子,出自意大利导演达里奥·阿根托之手,片中部分场景说是艺术品也不为过。

例如人物被反复刺伤 ,流血的身体撞入绚丽的彩色玻璃天花板的场景,用的是极其不舒服的特写镜头、浓重刺目的色彩、近乎歇斯底里的配乐。

这些表现方式正如暴力本身一样野蛮,生生凿进观众内心。

如此暴力,却被称为「一部需要沉思的电影」。明明那么血腥,却像一场华丽的戏剧。

这一切——舞台式的灯光、风格强烈的置景、音效配乐、演员的表演,共同构建出一个神秘的危险世界。

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创造出一种未来世界异质化氛围,以至于能将观众从具体的暴力活动中抽离。

这就是暴力美学。又残忍又精致。

暴力美学的动作设计大多是变形的、夸张的、强化的,不着重写实,甚至故意把真实感拉低,存在很多幻想的设定,最终展现的效果充满了仪式感、戏剧感。

《杀死比尔》用漫画体现部分暴力镜头

情境总是三分荒谬,七分疯狂。它采取一种超然的、麻木的视角,割喉插眼、斩手切脚,却做得异常冷静;杀人如麻,又仿佛与己无关。

▲《出租汽车司机》中主角对血腥场面的冷静直视

施暴者总被赋予特别的气质与行为特点,他们的暴力行动被浪漫化、孩童化,反差极大,这种不协调正好中和了观众对暴力、死亡的恐惧,使暴力变得「有趣」了起来。

例如《雌雄大盗》里,作恶的男女主角看起来却像孩子般可爱天真,犯罪过程诙谐浪漫,相视一笑而后被乱枪打死的结局,也是暴力美学经典之一。

又如北野武,喜欢将黑帮大佬打造成叛逆顽童,将幽默与惊悚、纯真与残忍缠绕在一起。

《极恶非道》

暴力美学关键在于对暴力的展现力度,但不管如何微妙调配,毕竟是展现暴力,那它会增加人的残暴吗?

这里的「暴力」没那么可怕

《发条橙》是影史上最具争议的片子之一,首登英国大银幕后,发生两起模仿电影情节的犯罪案件。

之后导演史丹利·库柏力克收到接连不断的死亡威胁信,只能要求华纳兄弟撤回英国发行权,直到 2000 年才得以在英国重新正式上映。

在此之后,暴力元素成为电影的常态。直到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崛起,观看他的电影成为一次次震惊的经历。

暴力在这里是直接而夸张的,在社会受到了强烈反对,让人再次质疑电影中暴力的使用问题。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放映时间,科罗拉多影院发生一起重大枪击案。

一名染着鲜艳浅发的枪手在影院朝观众席开枪,造成 12 人死亡。种种迹象都让人将枪手与小丑形象联系在一起,当时传言枪手就是模仿犯。

正因如此,《小丑》上映前出现了舆论抵制,认为该片鼓吹暴力犯罪,担心上映期间会引发模仿潮。

实际上,心理学界出现过很多探讨观看媒体暴力和暴力行为的实验,但依然无法定夺两者是否呈正比关联,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前者对后者的增加有持续、长久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内心深处对暴力存在迷恋,因为远古时期人类必须依赖暴力存活繁衍。

在现代文明社会,因为接受着礼教制约,暴力是必须压抑的激情,它是本能,又是禁忌,而禁忌话题永远充满诱惑力。

观看暴力表演,有着突破禁限的冒险感和刺激感,观看别人受难,是把生存焦虑转移出去,此刻,你可以短暂地、心安理得地尽情体会「兽化」的疯狂。

而看到反派的死亡或者受到暴力惩罚的场面,又会让观众得到道义上的满足,所以直至今日,它依旧是宣泄情绪的重要手段。

如果我们眼中只有一种颜色,也许,这才是问题。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