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番五次深入贵州侗寨,就为了把这块珍贵的布料带到你面前
据 2015 年《中国传统手工现状调查》,我国 86% 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分布在农村、近 7 成年收入在 2 万元以下、近 6 成尚未找到继承人、近 7 成受访者对传统手工的学习意愿不高。
传统手工艺真的能赚钱吗?
如果你有过这个疑问,说明至少你是关注它的。而大多数人的心态是,它的延续或失传,与我无关。
但你没有想过的是,一项传统手工艺的失传,意味着:
一双曾经是绣花、织布的手,
可能要被迫去流水线上做机械化的工作;
一双曾经是雕刻、拉坯的手 ,
可能要被迫去工地上做搬石头的工作;
更多的可能是,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该拿什么来拯救传统手工艺,来拯救这群人呢?
虽然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我相信,总有人会忍不住站出来做些什么的。
比如,瑞致团队的这一群人。他们想要延续的传统手工艺,是贵州侗族的侗布。
「侗布」是侗族的传统衣服布料,这种布料非常珍贵,由它制成的侗衣是重要节日和人生重大时刻的必备服装。
这块拥有 3000 多年历史的侗布
如今在侗寨中只有 50 多岁以上的老人才懂制作
工序繁琐
每厘米都由老人们的巧手而成
经多次用靛蓝草加自制米酒泡制浸染
再用多种植物染色
使布透青而带红的颜色
贵州侗寨中,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染缸
他们从不让外人接近
因为他们不想让这些染料沾染上其它气息
就是要纯粹自然的发酵
再经过繁复的工艺处理后
捶打 6000 至 10000 次左右
整个过程至少要耗费一两个月
直到侗布闪闪发亮,颜色越深越亮越贵重。
现在旅游景区里,那些年轻商贩出售的,大多是一些急功近利的粗糙制品。
为了了解侗布这一工艺的现状,瑞致团队的老柴,曾经数次往返于贵州与广州之间。
▲ 老柴
印象最深的,是他自己开车那一回。
由于遇上了国庆假期,车流缓慢,原本数十小时的车程,硬生生开了 22 小时才抵达贵阳。
那一次,老柴带着队,去拜访了不少老艺人和收藏家。在凯里的时候,村子里的老人拿出了很多珍贵的衣服和饰品给他们学习和研究。
▲ 万字绣
“这些可是连博物馆都没有的东西”。老柴告诉我们。
去到那些村子里,拜访非遗传人,去了解他们的文化,老柴看到了做侗布最好的手艺,也看到了这门手艺日渐式微的景象。
老柴去的那个村寨里,只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保留着手工织布手艺。年轻人为了谋生,很多人都去打短工了,因为短工来钱快。
现在一般的织机织出来的布是 1.5 米宽,而这些侗族老人们,还在使用 38-40 厘米宽的小织机,所以他们每天只能织 2-3 米。
当你走在街上会听到织布声,被声音吸引过去后,看到的却是一位老人,在微弱灯光下织着布。
“老人的家里除了织布机,其它什么都没有,但她还在坚守自己的手艺”。
老柴说,“和她交流,明显能够看出老人内心的满足感,说到要给他们拍照时,她会放下手里的东西,说要梳洗后才可以”。
这种对自己的尊重和态度,把老柴彻底打动了。
侗族人染布有点随性创作的意思,比如有的人喜欢紫色,就会随手采一些紫色的花草扔进染缸,出来的布就会带着紫色。
因为扔进缸里的东西不同,每家染出来的布也就不完全一样。
当地人对于手工艺的迷信般的尊重,深深让老柴为之惊叹,他希望能做些什么来保留这些可能面临失传的民艺。
老柴想到了将手工布的成品进行改良,将其设计成实用的产品,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只有当更多的人开始接受侗布,使用侗布制成的产品,手工者才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有了足够的尊严和体面的生活,手艺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
不说别的,哪怕过年时,奶奶们看着返乡的孙子孙女,送上一个红包给他们,就足以让她们开心许久。
侗布有好几种细分工艺,柴选择了工序最为复杂的亮布。
亮布又叫蛋清布,它的制作难度,在于需要反复涂抹蛋清和反复捶打。
这种的捶打工艺称为砑光,可使织物棉纱之间的空隙缩小,增加布的紧密度,还能很好地吸附涂抹在布面上的蛋清液,使布的表面变得光洁、亮丽。
捶布时,布要折成双层,用力的要均匀适度,让所有布面都能受力。
一般而言,一位妇女一天可捶布 3 米左右,而一匹布需捶打两天。
捶打结束后,取 5~6 个鸭蛋的蛋清调制成蛋液水,用鹅毛或鸭毛把蛋液刷在布上,晾干。
布干后,又经过一次捶布、刷蛋液的过程,但这次所用为 10 多个鸭蛋的蛋清。这还没结束,后续放入蓝靛染缸中浸染,还需再刷一次 10 多个蛋的蛋清。
而最后一次刷的量,是约为 30 个鸭蛋的蛋清。
刷完蛋清后晾干,接着用木甑蒸,使蛋白质能更好地浸入纤维中而不易脱落。
蒸完布,再次将其浸入蓝靛缸中浸染,晾干,再捶打,再放入蓝靛缸中浸染 3~4 次。
一匹亮布到这时才算基本完成。
老柴的团队在了解了这项手艺之后,以亮布为材料,设计了一款 chai 手拿包。
手拿包采用手工侗布做为主料,老柴不想做成市面上千篇一律的包包,他们给包的底部设计了月牙形的自然弯曲弧度,让用手抓的感觉会更加舒服。
包包的开口和两侧使用的是牛皮拼接,开口皮料经过加厚设计,让包包更加挺廓。而隐藏式的吸铁设计,让外形更简练。
从侧面看起来,包包呈现出一个如同水滴状弧线形。
其中两款擦色,通过手工调色、反复擦拭,产生独一无二的明暗色调和颜色深度,使皮的色泽、亮度、蜡感、手感有一个质的提升。
如果你不喜欢这些擦色,你也可以选择原色,享受自己养皮的快感。
老柴知道,虽然单凭这一款手拿包,可能难以扭转整个侗布工艺的未来发展。
但是他觉得,只要有一个人买,那么织布、染布的大姐们也会多了一份希望,如果再多几个人买,村子里外出的青年也许会愿意回家继承这一手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手工侗布,老柴还将这门手艺从贵州深山带到了北京王府井。
现在,这款手拿包在玩物志上架,你也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这门即将失传的手艺了。戳这里购买。
「CHAI’S」侗布手拿包
原色/ 酱紫 / 豆绿
价格:369 元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玩物君深表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