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拍和影像)表达自己的欲望并不是千禧一代的专利。事实上,艺术史专家说,这个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 Rachel Thompson,记者

大声

2018-07-04 09:31

不少研究人员都埋怨,智能手机让全世界人都陷入自拍的狂潮中,年轻人变得越来越自恋

也许和你所预期的相反,(用自拍和影像)表达自己的欲望并不是千禧一代的专利。事实上,艺术史专家们表示这个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Mashable》编辑 Rachel Thompson 说道。对“自拍”的热爱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只是在过去,只有大富人家才能请画师画肖像,但现在,科技却让自我表达变得平民化。而且,在自拍背后,有更深一层的文化含义。

几百年前,英国的有钱人家就开始聘请画家创作肖像或自画肖像。就和现在的自拍达人们一样,这些有钱人喜欢在作品中融入旅行等可表达生活方式的背景元素,假装不经意地炫耀自己的生活。

▲ 亨利八世:让我在家门前自拍一张

此外,古代有钱人们对肖像的需求,也很快地从“追求真实”转移到“让自己更好看”(也就是我们的“滤镜”和“美颜”)以及“展示个性和身份”,以打造一个理想的公共形象。

▲ 画家 Anthony van Dyck 的自画像。他也是当时的人工“美颜师”,他会美化自己的绘画对象,包括他自己

英格兰宗教改革期间,亨利八世没收大量修道院,并卖给新贵族和工商业资产阶级。这些缺乏“传承”、“血统”的新贵们尤其热衷肖像。成为贵族后,他们赶紧找来画家为自己和家人创作精致的肖像,挂在家里,制造出一种“我们的家族其实历史悠久”的错觉。

从本质来看,新贵族的行为就和现代人通过呈现自拍来编织个人品牌一样,都想让自己的社会等级看起来高一些。

就跟女朋友逼你删掉难看的照片一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自己的肖像也管得很严。她为自己的画像确立了个“官方认证”标准,由于大部分人都想沾女王的光,所以他们家里都会挂着这些合乎标准的画像。

▲ 伊丽莎白一世肖像

事实上,人类一直都在以图像记录历史和讲述故事,虽然有时候这些图片会“撒小谎”,让我们看起来更好看和重要。在这背后,虽有自恋,但也有向更高阶层和更好生活改变的野心,这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只是现代科技让这一切都放得更大而已。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一加之前提的未来三年在 2000 元以上价位段做到线上第一的目标,实现的情况可能会加速。

查看全文 —— 一加中国区总裁 李杰

人工智能让人们思考得更快,而不是更聪明

查看全文 —— 心理学家 Tomas Chamorro-Premuzic

电动车的设计绝不应该千篇一律。

查看全文 —— 吉利集团设计副总裁 陈政

ChatGPT 是一个糟糕的产品,它真的不是为使用而设计的。

查看全文 ——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 Sam Altman

与其逃避数字化和 AI,还不如拥抱它们。

查看全文 —— 岩彩艺术家 莲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