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电话已死,语音聊天才是未来。

—— David Pierce,《连线》、《华尔街日报》作者

大声

2018-07-16 14:00

我知道,已用微信多年的中国读者们看到这个标题时内心真是毫无波澜,甚至想还想说句:“我现在很怕收到语音信息。”

但当我们讨论微信的成功时,很多时候都会提起腾讯此前的社交积累等外在原因。但这次《华尔街日报》作者 David Pierce 则是单纯针对“语音聊天”这种形式进行讨论,或许能为爱范儿读者带来新的洞见。

如今,人们可以用 iMessage、FaceTime、Instagram、Snapchat 等多种工具来和亲友保持联系。但作者认为,纯语音才是既有“温度”又有“效率”的方式。Pierce 在文章中总结道:

电话已死,语音聊天才是未来。

▲ iMessage 也支持语音信息了

他援引了耶鲁大学的一份报告指出,单纯的语音信息(非机器朗读)仍是判断对话情绪最有效的方式,甚至比视频通话效果更好。而从信息量而言,采用纯语音形式时,人可接受的说话语速是视频聊天中的两倍。

此外,作者认为语音聊天可让对话者省免礼貌性寒暄。对于同样能“表情达意”的电话通话,他吐槽道:

要问个三秒钟的问题——‘今晚咱们去哪里吃晚餐?’,加上寒暄问候我们得花上五分钟来对话。

而分段的语音信息则可让对话双方更直接进入主题。

但这并不是语音信息为我们带来的唯一个“社交减负”方面。和电话对话不同,语音信息和短信一样,接收者可避免“即时回应”的压力,这让沟通更为弹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信息这种形式,符合智能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智能音箱、智能眼镜和智能手表等设备,代表了一个新的交互趋势——可用于手动输入的接触屏幕越来越小,键盘也在逐渐消失。

这意味着,语音将成为更恰当的输入和输出形式。

作者援引了最近斯坦福发布的报告,表示现有“语音转文字”的工具已经比手动输入更快速和准确。同时,Siri 等工具也已经能够提供“读出信息”的服务。

但和听机器人读相比,作者表示,他还是更喜欢人类的声音。

内文配图均来自《华尔街日报》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小屏手机爱好者正在体验用 Pro Max 生活。 合作请加微信 carmencia

所有人都在说现在是 Agent 元年,但 Agent 的第一个上班地点,可能就是外贸工厂。

查看全文 —— 外贸创业者刘世奇

有了AI之后,计算机就变成了真正的电脑,以前的电脑不能叫电脑,未来整个所有的企业也好,组织也好,内部信息化架构,一定是以大模型AI为核心建立的信息化架构。

查看全文 —— 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