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科技公司成了最大的投资者,这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它们体量之大,哪天泡沫破了,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会比想象中严重。

—— 《经济学人》

大声

2018-08-09 15:55

曾几何时,经济学家们担心推崇“轻资本”模式的科技公司将抑制总体经济发展,因为它们积聚了大量资金,但花的钱却不多。

过去十年间,美国头五家科技公司所拥有土地的占地面积翻了接近十倍。具体来说,就是从原本合起来只有位于曼哈顿的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大小,发展至和整个曼哈顿(5950 万平方米)差不多大了。此外,它们其他方面的投资步伐也大大增加了。

▲ 曼哈顿的中央公园,图片来自居外

Jeff Bezos 去年在投资上花了 250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投资金额最高的主体。位居其后的,是俄罗斯的一家巨型能源公司。有意思的是,近两年来,中国的科技巨头们也逐渐从“轻资本”变得更注重再投资。

美国经济学家将科技公司“投资”的定义放宽来看,除了包括账本上的对外投资数据,还应加上公司花费在 R&D 和内容创造上的经费。

从 Recode 统计的数据看来,美国去年在 R&D 投资最多的前 16 间公司里,有 10 家都是科技公司,它们还雄霸了排行榜的前五位。

以此为测算基础,经济学家发现美国和中国最大的 10 家科技公司,在过去五年以来,投资资本翻了三倍,合计达到 1600 亿美元,一旦你加上收购和股份投资,这个数字更会飙升至 2150 亿美元。

对于这个变化,《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原因有四方面:

  1. 科技公司正在“替”其它实业公司进行建设投资。譬如,原本大家都要自己建数据中心。但现在,非科技公司可以用亚马逊、微软、阿里和腾讯的云服务,投资建设的任务就转到科技公司身上了。
  2. 线上线下边界愈变模糊。这个大家很熟悉,就是科技公司们都开始开线下店,加入到传统的实体投资了。
  3. 科技公司在收购技术和数据。譬如,微软收购了领英,就是对“人际关系”的收购,而腾讯和阿里则一直积极投资新创科技公司。
  4. 纯粹的“违纪”行为。譬如,苹果的 Apple Park 就花了 50 亿美元,“确认个门把手的设计就花了一年半”(暗示:经费时刻在燃烧)。

《经济学人》认为,投资者科技公司这个新趋势感到内心复杂。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些赚钱机器能将资金投入到公司发展是好事,因为如果做得好,就能赚更多。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公司会失去重心。因为从数据来看,业务越多元的公司,回报越一般。

不过,高盛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 David Kostin 在一份写给客户的报告中说道:

投资者应该继续鼓励那些(通过投资自身发展)为未来增长做好准备的公司,因为这看起来虽然不特别吸引眼球,但它却是稳健发展的基础。

从经济整体发展来看,《经济学人》认为这个改变是个好趋势。因为,Apple Park 经费燃烧背后,是 1.3 万个全职岗位。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亚马逊、Apple、Facebook、微软和 Netflix 的局部现金流也转变成约为 0.6% 的美国 GDP 了。

▲ 图片来自《经济学人》

不过,《经济学人》提醒,这个硬币的背面,是这几家头部科技公司越拓越宽,越长越庞大的可能性,伴随着更多潜在的垄断问题。

此外,如果科技公司的泡沫哪天突然破了,这种资金忽然断裂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很可能会超出常人想象。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小屏手机爱好者正在体验用 Pro Max 生活。 合作请加微信 carmencia

我们正在见证中国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中心,这是近五年内发生的。此外,我们也在见证大量技术变革同时且集中地在中国出现。

查看全文 —— 高通高管 Nakul Duggal

一年前经常会被问及的一个问题是:端侧 AI 真的会实现吗?现在已经基本没有这样的疑问了,因为我们正在亲眼见证计算量的增长,以及在各个场景中部署 AI 所带来的巨大机遇。

查看全文 —— Arm 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总经理 Chris Bergey

我们一直在坚持 AI helpful,让 AI 有用,好用,让智能为用户创造价值。

查看全文 —— 云米科技创始人、CEO 陈小平

行业里为他们(网约司机和外卖员)做特别深度的思考比较少,几乎没有人专门用心为他们做手机。

查看全文 —— 星纪魅族中国区 CMO 万志强

当越来越多平台支持杜比视界后,各类风格博主都在尝试拍摄和分享,如影视飓风、Linksphotograph、flypig 等,内容涵盖科技、娱乐、旅行、人文等主题,也带动了普通用户用杜比视界记录生活瞬间。

查看全文 —— 杜比实验室商业策略总监 周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