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的现象在创业圈里一直都存在,而且有套很微妙的「行为准则」。
不久前,《纽约杂志》曾发布了一篇特稿,讲述 Vice 联合创始人 Shane Smith 是如何靠「装/吹牛」,让 Vice 从一本小众免费杂志成长为员工超过 3000 人,旗下拥有数个网站、一间广告公司、一间电影工作室、一间唱片公司和一间酒吧的商业体。
▲ 《纽约杂志》的专题文章
Shane 的核心计划是:不能让他们(广告金主)认为我们是些穷孩子。
一位前 Vice 员工说道。当时的 Vice 正处于艰难时期,公司垂涎英特尔的营销费用。擅长「创造形象」的 Shane Smith 在和英特尔开会前几天,想法子让办公室对面的建筑公司把他们的办公室腾出来,并以 Vice 风格快速改造,让人看起来就像 Vice 一直都那么大。
Shane 的意思是,我不会和他们说,这办公室是我们的,我也不会说,这不是我们的。
而且,在开会当天,Smith 还让员工带来自己的年轻朋友,拿着手提电脑在办公室里假装充满创造性地工作,让英特尔觉得 Vice 就是酷,就是能抓住年轻人。晚上吃饭时,Shane 还让员工特意出现在餐厅,「表演」如何愉快地派对。
▲ Vice 创始人 Shane Smith,图片来自 MarketWatch
就这样,Vice 拿下了英特尔 2500 万费用,打造了「The Creator Project」。随后,Smith 再以类似的方式拿下了和 MTV、CNN 等的合作,并且在甲方面前摆出一副「我们就是未来的 MTV、ESPN、CNN 的集合体」的骄傲样,潜台词就是「不和我们合作你们就要失去年轻人了。」
虽然 Vice 的例子比较夸张,但《金融时报》作者 Andrew Hill 认为:
「装/吹牛」的现象在创业圈里一直都存在,而且有套很微妙的「行为准则」。
虽然 Hill 在一个创始人论坛采访创业者时,大家纷纷表示对撒谎接受无能,但不少已经熬过需要通过吹牛来获取信任阶段的创业者都公开承认,自己在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夸大了事实。
Lastminute.com 联合创始人 Martha Lane Fox 曾坦言,自己最开始是有夸大了一些消费者对公司的评价,来吸引公众和投资人的注意力。
连续创业者 Luke Johonson 也曾坦言创业者「(和现实相比)经常假装自己有更多客户、支持和更高专业性」,并认为「我们对创业公司造假的包容度的确高于大公司的。」
但撒谎和吹牛的边界在哪里?到哪一刻,这些谎言会变得让人无法接受?
除了 Theranos 这种已经变成「警世故事」的案例外,有一创业者表示「说谎和传达你将如何通过自己的构想来让世界变得更好,它们之间有非常大的区别。」这位创业者来自人工智能搜索领域。
▲ 震惊硅谷的 Theranos 骗局,图片来自 Youtube
其他创业者则指出,不同地区对这个界线的定义还不同。硅谷呢,最重要就是视野和远见;而在纽约或伦敦,交易数据则是底线,毕竟「你不会想带着谎言去做尽职调查的。」
8 年前,教授 Daniel Isenberg 曾于《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讨论创业者是否应该撒谎,他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大家口头都说拒绝,但从某个程度来说,大家都在做。而到了今天,他觉得境况并没有太多改变。
但年轻的创业公司,和相对成熟的大公司相比,真的就应该拥有更多去「吹」的余地吗?
Isenberg 认为:「才成立了一年的公司小打小闹是‘可爱’,但做了十年的公司来胡闹就真的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