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 Google 地图制图师的决策,一下子就重塑了拥有 170 年历史的社区的身份,这体现了硅谷在现实世界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 Jack Nicas

大声

2018-08-30 14:26

自从手机上有了电子地图,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我总算也敢在陌生的城市里独自玩耍了。不过,电子地图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远不止如此。

▲ 图片来自 Vebloft

今年年初时,Google Maps 将旧金山湾附近的一个区域标记为「the East Cut」。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的 Tad Bogdan 很生气,因为这根本不是该地区的名字:「这简直毁了我们这里的声誉。」

居民虽生气,商业却快速跟上了。从约会软件、酒店地址、Uber 定位、地产广告到新闻报道,纷纷都用上了这个新名字。原因?大家都用 Google Maps 啊。

原来,「the East Cut」最开始是居民想建造的一个非盈利机构的名字(稍显讽刺的是,该机构的任务是重塑该社区的品牌形象),但莫名其妙地,Google 地图居然把它给收录到正式路名中。于是,在所有后来者眼中,它就是这区的名字。

▲ 很多商业宣传都用上了「the East Cut」这个名字,图自《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作者 Jack Nicas 认为,这个近乎已经有 170 年历史的社区,“故事”一下就被“篡改”了,这从侧面体现了硅谷产品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之大。

影响虽然大,但 Google Maps 信息来源仍是一个谜。Google 声称他们信息来自第三方数据、卫星信息和用户资料等多个源,并经由工作人员核实后才能上线。但也有为 Google Maps 贡献过地名的用户说,信息一提交地图就更新了。

和这个乌龙相比,国内曾经引起不少讨论的「葛宇路」事件让人感觉相对情有可原。2013 年,当时还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的葛宇路,将写着自己名字「葛宇路」的路牌悄悄放在当时还没装上牌的北京朝阳区百子湾南一路上(作为一种行为艺术)。

▲ 图片来自界面

随后,这个道路名称不仅被收录在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中,连交警和市政部门都默认这就是道路的名字,从地图认识这个区域的人自然也以为这就是「葛宇路」。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 2017 年,当葛宇路将路牌展示在毕业设计展上,大家才投(fa)来(xian)关(bei)注(pian),相应部门也出面处理。

不过,怎么说「葛宇路」起码有个实体路牌,并切入了虚空期,而「the East Cut」就真的「凭空诞生」。除了莫名其妙的「the East Cut」外,底特律的 Fiskhorn 去到 Google Maps 上也无故成了「Fishkorn」。

▲ 「Fishkorn」,图自《纽约时报》

对此,底特律的城市规划师 Timothy Boscarino 似乎找到了源头。他发现这个名字其实是「复制粘贴」了另一位底特律城市规划师 Arthur Mullen 在十多年前的一个业余项目中的笔误。在接受采访时,Mullen 尴尬地说:

我当时真不该犯下这个错误,搞到 20 年后大家不得不被逼用这个名字。

现在,当地的新公司甚至开始用 Fishkorn 来命名了。此外,Nicas 还发现了一个令人心情复杂的情况——不知名的小社区甚至拿 Google Maps 上的信息作为自己存在的「证据」。

一个名为「Balloa Hollow」社区的官网上直白地写道:「不相信我们(的存在)?上网搜一下你就能找到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得是真的啊。」

不少人在拍照时都会用滤镜,有没有可能,我们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时也会带有滤镜——我们自身的信息和知识结构。如今,电子地图等互联网资讯产品已经成为了这个结构内容的重要来源,它在影响着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甚至成为了我们判断「真假」的依据。

大家还记得那个老掉牙的笑话吗?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所以这必须是真的。

也许,这个笑话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事实,至少在我们了解城市这方面。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从前年开始我们在做 AI Helpful,就是要让智能设备有用、好用。

查看全文 —— 云米科技创始人、CEO 陈小平

在吉利与魅族「联姻」后,领克的车机也已经进入第一梯队。

查看全文 ——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林杰

产品学苹果,商业学特斯拉,制造学丰田,组织学华为,变革学微软。(理想)当下的规模,好好学习最重要。

查看全文 —— 理想汽车 CEO 李想

英特尔将和联盟一起打造 AI LPL。

查看全文 —— 英特尔 张新宇

我们发现很多用户拍摄时,并不是基于构图的需要,而是基于看到的信息需要拍到。

查看全文 —— OPPO 影像产品总监 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