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大家都以为自动驾驶会为人带来更多自由时间,但在未来,雇主很可能会因此将你踏上汽车的一刻看作你工作日的开始。

—— 《OneZero》

大声

2019-04-29 09:00

科技让生活更便利。在大部分情况下,成功的科技公司都是通过减少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上会经历的「摩擦力」来提高我们的生活或工作效率——让科技产品帮我们减少投入精力、缩减步骤和最优化流程。

消费者对此也愿意买单,因为用工具节省了时间,意味着我们可以减少操作价值不大的重复性工作,用省下来的时间做更具创造力的工作,或是将这些时间用在享受生活上。至少大部分人都这样想的。

哲学教授兼书籍《Re-Engineering Humanity》作者 Evan Selinger 和《连线》记者 Clive Thompson 联合撰文点出,凡事都要提高效率,其实是一种幻觉

以自动驾驶为例,人们总以为当汽车懂得自己开后,里面的人就无须再管驾驶,可将在汽车上的这段时间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譬如享受阅读。

但更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老板会觉得,你的工作时间应该从你踏上汽车那一刻就开始了。

所以说,我们不会因此减轻负担,而是被要求产出更多。

在 Clive Thompson 看来,美国人对效率的执念是历史久远的。他认为,从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那一辈开始,高效就是大家在追求的东西:「他(富兰克林)发明双光眼镜就是因为他不想老是两副眼镜换来换去那么麻烦。」

除此以外,是否所有方面都合适被「效率最优化」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文章援引了一句被传是英国作家 Virginia Woolf  的话(很有可能并不是她说的)来表达潜在问题:

Efficiency cuts the grass of the mind to its roots.(如果将人的思维比作草,那效率就将这个草割到了根部。)

他们认为,将一切效率最优化是典型的「程序员思维」。这个人群非常擅长解决复杂的问题,最终以科技产品为大众带来非常便利和简化的生活,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东西。

Selinger 以自己教授的哲学课为例。他会要求学生对一个他们不认同的观点尽可能详尽地,以文明和理性的态度进行反驳,即便这比用语言攻击更耗时间。

不要只是说别人错了,而是给出你为何不同意的最佳解释,仔细解释那个论点在哪里出错了。

这比直接用语言攻击来反对对方花更多时间,但这里的「没效率」是系统的 feature,而不是 bug。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小屏手机爱好者正在体验用 Pro Max 生活。 合作请加微信 carmencia

当越来越多平台支持杜比视界后,各类风格博主都在尝试拍摄和分享,如影视飓风、Linksphotograph、flypig 等,内容涵盖科技、娱乐、旅行、人文等主题,也带动了普通用户用杜比视界记录生活瞬间。

查看全文 —— 杜比实验室商业策略总监 周惠

所有人都在说现在是 Agent 元年,但 Agent 的第一个上班地点,可能就是外贸工厂。

查看全文 —— 外贸创业者刘世奇

有了AI之后,计算机就变成了真正的电脑,以前的电脑不能叫电脑,未来整个所有的企业也好,组织也好,内部信息化架构,一定是以大模型AI为核心建立的信息化架构。

查看全文 —— 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