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拍下的照片,也能帮助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

—— Kasim Rafiq

大声

2019-07-30 18:27

野生动物生物学家 Kasim Rafiq 在非洲花了好几个月找一只被命名为「Pavarotti」的花豹,它因只有一只耳朵,相对好辨认。

Rafiq 在一次追踪中,他的越野车卡在了一个洞中,花了几小时都没折腾出来。这时候,他遇到了几位游客和导游,他们笑着说早上才遇到这只只有一只耳朵的花豹。

▲ 图片来自 Zicasso

Rafiq 因此受到启发,意识到每年大量游客在这里拍下的照片是一个未被充分应用的研究数据资源。随后,他和非洲中南部博茨瓦纳的一家旅行社联系,在三个月的时长内,研究团队为感兴趣参与贡献图片的旅客提供 GPS 追踪器,以更好地确认照片拍下的位置。

一般来说,研究人员会采用三种方式来追踪动物:隐藏摄像、行踪痕迹调查和呼叫(call-in station),最后一种指在自然环境中用扩音器播放一些声音,将动物吸引出来。无论是什么以上哪种方法,人力和成本都不底。

▲ 图片来自 IBTimes UK

总的下来,Rafiq 一共分析了 2.5 万张由游客拍摄的照片,在其中发现了狮子、土狼、花豹、猎豹和野狗。

团队将照片中三种最受欢迎的大型猫科动物的图片数据输入分析模型。他们发现,这些模型输出的密度统计和平常通过更常规方式获取的信息很接近。

值得指出的是,出现在游客照片中的猎豹,在传统追踪方法中并没有出现。但由于数据太少,暂无法估量其数量。

不过,用游客照片来统计野生动物数量也有一个短板,那就是旅行本身的选择倾向。由于大部分导游和游客都更倾向去看狮子、野狗等更有「看头」的动物,因此他们选择去的地方也是已知这类动物会更常出现的地方,因此可用数据能覆盖的范围会有一定局限性。

▲ 图片来自《The Conversation》

无论怎样,这仍然是一样值得采用的资源。

未来,Rafiq 希望导游能帮助愿意参与研究的游客收集和递交图片。以此同时,他们也希望未来能结合 AI 技术,更高效地筛选和分析所获照片。

这并不是第一次游客照被用于研究。

有保护组织表示正在研发一套针对黑猩猩脸部的算法,并希望可利用这套算法在网上过滤照片,寻找潜在的非法交易,因为部分人会将「出售内容」摆在网上。

此外,也有组织利用 Flickr 上的摄影作品来评估特定自然旅行景点的旅客量(方法和统计野生动物密度颇相似),以防止旅游过度开发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危害。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我们决定在深蓝 L06 上磁流变技术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经过思考,因为它又快又稳,为什么不选它?

查看全文 —— 深蓝L06全球市场总监 彭钱磊

我们跟华为这帮兄弟们,几个「界」也好,几个「境」也好,包括跟华为其他很多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初心是一致的,一起要把中国汽车的新能源化,中国汽车的智能化做好。

查看全文 —— 岚图汽车董事长 卢放

未来,英特尔会将不同的重要功能单元灵活组合,打造适应不同需求的芯片,若中国客户想「点菜」,我们也可以定制芯片。

查看全文 ——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稚聪

原神上玩的好,其他游戏想玩但是没有,到时候市场上会举手,大家会被容易举手的吸引走。

查看全文 —— iQOO 副总裁罗峰

关于影像的审美,我们一直认为审美是一个多元化的,无论是某一个阶段,可能某一些声音会占据一个阶段的潮流,话语权。但是它是其中的一种,它不能代表所有。

查看全文 —— vivo X 系列产品总经理韩伯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