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研究论文撤回数量的增长,可能是我们的科学研究系统在处理问题和纠正问题上正在变得更好的一个迹象。讽刺的是,很多人还是会觉得论文撤回是科学界出了问题的信号。

—— Daniele Fanelli

大声

2020-03-04 19:56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能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是职业成就的其中一个表现,所以说,要将一篇自己辛苦研究的已发布论文撤回,并承认实验方法或研究出错并不容易。

论文撤回数量的增长,可能是我们的科学研究系统在处理问题和纠正问题上正在变得更好的一个迹象。讽刺的是,很多人还是会觉得论文撤回是科学界出了问题的信号。

研究科学界中不当行为的学者 Daniele Fanelli 说道

▲ Daniele Fanelli

好消息是,论文撤回的数量从 90 年代的 0 篇已经增长到 2018 年的超过一千篇。2020 年第一季度,就有不少人站出来承认自己的论文存在问题,公开宣布撤回论文。

诺贝尔奖得主 Frances Arnold 今年一月就撤回了自己于 2019 年 5 月发布的一篇论文,因为该研究缺乏「可复制性」,并公开认错;

我不想让任何人浪费时间尝试复制我们的结果。

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位我很尊敬的学者也撤回了一份重要的论文,我希望能将这个精神继承下来。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Frances Arnold

神经科学家 Leonhard Schilbach 的团队在一篇研究自闭症特征是如何影响个人决策的论文中犯下了编码错误,后来被尝试重复他们实验的学生发现了。

该学生向 Schilbach 反馈了这个问题,后者很快就撤回了论文。这不是一个「无痛」经历,因为研究里部分联合作者还是新人,他们的论文发表数本身就不多,但 Schilbach 坚持研究质量的重要性:

科学是为了去学习新的事物以及了解世界运行的方式。如果我们的分析是有缺漏的,那就没法达成这个目标了。

▲ Leonhard Schilbach

行为生态学家 Kate Laskowski 的论文撤回体验堪称「黑暗」。

她发现自己 2016 年的一篇论文的原始数据有问题,这些数据来自论文的联合作者 Jonathan Pruitt。后来,她还在其它和 Pruitt 合作的论文里发现类似问题,最后一共撤回了三篇论文,而 Pruitt 也因涉嫌伪造数据被调查。

那是黑暗的一天。但如果我们没法解释(研究结论),我们就无法信任这些结论。

撤回论文的目的在于更正科学研究的记录。诚信不会为你带来麻烦。

▲ Kate Laskowski

有研究发现,这些愿意撤回自己有问题论文的学者,他们的论文总体引用情况在论文撤回事件后反而会上升,「因为他们的工作成果被视作更值得信任」。

不过,并不是所有撤回论文的行动价值都是一样的。

除了因研究人员发现错误自觉道歉和更正的论文撤回,学术界也存在刻意造假被发现后强制撤回文章的情况。不过,后者也可看作是学界和出版物更重视论文整体质量的表现。Fanelli 强调,犯错其实也是科学研究中难以避免的情况:

很重要的是,我们得记住,没有什么发表了的结论能成为故事的「终点」。纠正,勘误和撤回论文纯粹只是修订研究过程的一部分。

文章配图来自 Nature Index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通过新世代车型,我们期望展示未来汽车行业三大核心领域的系统实施——电动、清晰聚焦可持续和全数字化。这也意味着宝马将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三个维度全面步入未来。

查看全文 ——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英特尔已经向业界提供了 500 万片酷睿 Ultra 核心,其中 40% 供给中国市场。

查看全文 ——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AI 的确是最近我们公司讨论非常频繁的一个重点话题,现在 AI 每一天的进展是天翻地覆的,可能每过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有一个跨越式升级,对于手机硬件厂商来说,一定是接下来科技方向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开源,还是大模型诞生,手机的应用一定会发生很多变化。

查看全文 —— 真我全球副总裁 徐起

中国用户对于户外生活方式的热情给予我们很大启发,我们发现中国自然环境中蕴藏的能量与色彩实实在在影响着主流文化审美。

查看全文 —— 福特中国设计中心色彩材质设计经理 Jeffrey Liu

从前年开始我们在做 AI Helpful,就是要让智能设备有用、好用。

查看全文 —— 云米科技创始人、CEO 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