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一个说英语的社会就像玻璃房:它会让你变得透明;对于只会说英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外国却是不透明的。

——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柏

大声

2017-01-18 11:47

学好英语走遍天下,讲的是国际通用语言的普及度。因为这样的普及度,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全球化上都拥有一些先天的优势。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柏认为,英美国家的语言优势正在变成一项劣势。

他以最近俄罗斯黑客攻击美国大选为例,他认为英美国家之所以更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是因为他们的敌人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他援引《遭到黑客攻击的全球秩序》(The Hacked World Order)一书的作者亚当·西格尔(Adam Segal)说,俄罗斯和中国有很多知识渊博的人士,他们能够从英语文件中筛选情报,能够沟通媒体放大故事,甚至可以用英语编造假新闻。

但反过来就很难了。

一个说英语的社会就像玻璃房:它会让你变得透明;对于只会说英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外国却是不透明的。

语言上的弱势地位让非英语系国家开始学习英语,而英语国家的语言优势以及相对强大的文化输出,反倒让英美人变得闭塞。他们没有学习外语的需求,这就加大了英语国家与竞争对手的信息不对称性。

这种信息不对称性在中美互联网行业尤为显著。由于英语与计算机编程的密切联系,加之硅谷创业的风向标作用,大到投资公司把大量资金砸向海外,小到中国创业者在谈及硅谷创业项目时如数家珍,产品开发上也是处处“致敬”。

如今影响中国亿万用户的微信就是一个致敬硅谷的产品,在米聊、微信诞生前,kik Messenger 曾在中国红极一时,大量分析文章被翻译成中文。

相反,中国创新的弱势地位和语言上的隔膜,让硅谷看不太清楚大洋彼岸的逻辑。当微信诞生 4 年后,美国才逐渐关注到这么一个拥有庞大架构和平台化体系的模仿者。据说 Kik CEO 第一次看到微信目瞪口呆,而这个认知过程并非来自美国媒体,而是一位阿里巴巴工程师现场演示的。

一个就任于某海外科技公司的朋友在朋友圈说:

就外企的语境来说,感觉大家都说英语让美国人觉得自己不需要(或者不屑于)了解中国人真正怎么想,但与此同时,懂英语的中国人其实要多得多。

题图来自:Silicon Valley 剧照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当越来越多平台支持杜比视界后,各类风格博主都在尝试拍摄和分享,如影视飓风、Linksphotograph、flypig 等,内容涵盖科技、娱乐、旅行、人文等主题,也带动了普通用户用杜比视界记录生活瞬间。

查看全文 —— 杜比实验室商业策略总监 周惠

所有人都在说现在是 Agent 元年,但 Agent 的第一个上班地点,可能就是外贸工厂。

查看全文 —— 外贸创业者刘世奇

有了AI之后,计算机就变成了真正的电脑,以前的电脑不能叫电脑,未来整个所有的企业也好,组织也好,内部信息化架构,一定是以大模型AI为核心建立的信息化架构。

查看全文 —— 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