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 20 小体验:用热爱,构筑无界美学

糖纸众测

2023-05-10 19:22

本文作者为体验师@杜斯,首发于糖纸众测

有些人做事喜欢抠细节,失去了对大局的掌控,甚至失去了对其他细节的关注,但这种人往往大器晚成,对于细节感受力的积淀最终带来了对整体更深的认识,有人说强迫症不懂怎么好好活着,强迫症总是用力地聚焦并抓住那些肉眼看不到但深深影响你潜意识的细节,这种行为的内在动力源于什么呢?

最近体验了魅族 20,让我对设计和人又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也许,强迫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天赋……

温馨提示:

● 本文将会以个人体验为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测评,本人非摄影师,更非设计师,诸多不足,多多包涵。

● 全文依然使用总共两千块的旧相机 + 镜头拍摄。

▎开箱

外包装简洁有力,白色留白,让人一下子就聚焦到中间的凸面字体。

我发现现在的很多手机厂商的包装设计都是没有产品渲染图,对于手机这种人们熟知的品类,包装上不呈现手机本体影响不大,毕竟现在网络很发达,线下体验店也很多,很多人在购买前就已经知晓的手机的外观,心理上包装隐藏手机外观,也能给真机上手带来悬念和新鲜感,增强了开箱时的心理高潮。

包装正面「MEIZU 20」右下角的句点原来是这样的:透明白色块和粉色色块叠加,细节控。

包装里的纸质文件都是圆角,连保修卡也是。

包装内包括:

  • 魅族 20 手机本体
  • 充电头 x1
  • 数据线 x1
  • 透明壳 x1
  • 卡针 x1
  • 保修卡 x1
  • 快速入门指南 x1
  • 给魅友的卡片 x1

卡针的外型依然是 Flyme 的图标,魅族在细节方面还是很用心的。

依然是情谊满满的一封信。

▎外观

我这台是热爱粉版本观感低调优雅,此外也有定胜青、先锋灰、悦动黄等年轻跳脱的色彩可选。

初看,直屏+直角边框,整体气质硬朗成熟,是圆滑之外的另一种美,有岁月磨砺不去的棱角,依旧气宇非凡。

机身尺寸为 6.55 英寸,厚度 7.99mm,重量 190g。名符其实的轻薄。

魅族 20 后盖采用星闪工艺的磨砂玻璃面板,不易沾染指纹,纯平面,只有边框连接处有着非常细腻微小的弧度,可能有的人会觉得稍有铬手,但是这个厚度和宽度以及边缘弧度,握持力度铬手的程度不算严重。

用过不少手机,但魅族 20 背面的简洁程度还是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三颗摄像头选择了纵向矩阵式排列,分别是主摄,超广角/微距、副摄/长焦镜头,在尾部的镜头上外环上集成的白色圆环是经典高显色环形闪光灯。

「MEIZU」品牌 logo 纵向置于摄像头模组的正下方,无衬线字体线条更细,透着背盖底色,只有在高光折射时变得明亮,对品牌的处理更为低调。

点亮屏幕,谜底揭晓:使用了上左右三边等宽的设计,超窄的边框,最窄处只有 1.57mm 出头,底部边框略宽,但也就 2mm 左右,第一眼观感很让人印象深刻!——魅族 20 正面的屏幕从魅族 18 系列的曲面屏改为了直屏。

挖孔全面屏也是全面屏,屏占比达 93.7%。

在屏下摄像头还不成熟的当下,魅族 20 也无法回避挖孔屏,虽然有所「妥协」,但是还是必须承认魅族 20 的挖孔面积非常的小,比大部分挖孔屏手机的开孔面积都要小。其实用过大量中置挖孔的手机的我,已经有些习惯了,当然我不代表别人。

镜耀直边设计,边框材质为铝合金,非常简洁有力的直角金属边框设计,屏占比也能被凸显出来。

右侧为音量键、电源键。

顶部为红外遥感和副麦克风开孔。

底部则依次是是 SIM 卡卡槽、麦克风、Type-C 接口以及扬声器。

孔径非常小,对屏幕观感影响也会更小。

除了摄像头模组外,几乎是大片一体成型的玻璃材质留白,触感温润光滑细腻。沾指纹的情况没有想象中严重。

总体来说,魅族 20 的外观设计更加清新活泼轻盈,风格更接近年轻人,但是元素的运用上更加力求简洁。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可能就是设计太过简洁呈现出的平面化,缺乏逐渐递进聚焦的层次感。

▎屏幕

为了方便查阅,将屏幕主要参数列出:

  • 主屏尺寸:6.55 英寸
  • 屏幕分辨率:2300×1080 像素
  • 屏幕比例:20:9
  • 制作工艺:On-Cell 全贴合
  • 窄边框:1.57mm
  • 屏幕占比:93.7%
  • 对比度:5000000∶1
  • 色彩显示:10bit
  • 刷新率:144Hz
  • DCI-P3 色域:100%
  • 峰值亮度:800 尼特(HBM)
  • 亮度:500 尼特(典型值)

20:9 的屏幕,比较主流,大屏占比看电影带来了较强的沉浸感。

支持 144Hz,这是主流配置了。另外这块屏幕还支持超声波屏下指纹技术,相比大部分手机使用的光学屏下指纹,超声波屏下指纹解锁速度更快,基本是一触即开,并且在手指沾湿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锁。官方测试的响应时间为 0.075S,在实际的测试中,魅族 20 的指纹识别率和响应速度都快如闪电。

魅族 20 屏幕这次采用的是 SGS 低蓝光防频闪的护眼屏,能够有效减少有害蓝光;拥有 800nit 的峰值亮度,10bit 色彩表现、以及 500 万:1 的对比度。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看出,这款屏幕的调教似乎感觉不到 OLED 一贯的浓艳,这点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魅族 20 的 DCI-P3 色域 100%,魅族 20 的手动最高亮度为 800nits。

不得不说现在的屏幕技术相当成熟,可以将手机边框压缩至非常窄,使用时几乎无感。

▎拍照

魅族 20 的相机配置配置为 5000 万像素 f/1.88 超感光主摄 + 1600 万像素 f/2.4 122° 超广角镜头 + 500 万像素 f/2.4 景深镜头三摄拍照组合,20Pro 则是 5000 万像素 f/1.88 超感光主摄 + 5000 万像素 f/2.2 122° 超广角镜头 + 5000 万像素 f/1.85 景深镜头三摄拍照组合。

最近有点忙,没有找太多漂亮的景,跑了一趟广场书店,在此只分享一组用魅族 20 拍的片子,三线城市能取景的地方不多,凑合看:

整体宽容度还可以,HDR 下画质锐化比较厉害,但是主摄的整体观感还是比较不错的。超广角虽然是标准版配置,但是画质依然可用,即便我习惯于常用超广角来拍摄,但是仍然能获得不错的照片。

500 万的长焦虽然属于很战术了,但是实际使用发现成片也可用。

下面是一组功能展示样张。

HDR:

↑ 关闭。

↑ 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微距模式下也是支持 HDR 的。

变焦:

↑ 2 倍。

得益于 6400 万像素,单凭主摄就可以实现 1600 万像素照片下的 2 倍无损变焦,最高 8 倍的数码变焦。

超广角:

专业模式:

↑ 默认(1200W)。

↑ 5000W 像素。

等倍放大细节对比,可以看出细节明显更多了。

AI 场景识别:

↑ AI 开启。

↑ AI 关闭

↑放大细节对比。

个中好坏,我就不先入为主引导大家去解读了,各位自己判断。

夜景:

↑普通拍照模式。

↑夜景模式。

↑开启脚架拍摄优化。

↑从普通,夜景,脚架优化依次等倍放大细节对比。

另外,超广角也支持夜景模式。

由于只有 500 万像素的长焦镜头,这里就不详细测试。

▎性能与游戏

魅族 20 系列全系标配当下主流性能旗舰的第二代高通骁龙 8 旗舰处理器,基于全新台积电 4nm 工艺打造,晶体管密度提升 20%。并且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架构设计,增加了全新的 Cortex-A715 超性能核心,在急需性能释放的条件下,融合架构 A715 和 A710 总计四颗中核心成为中流砥柱,提供强大而持久的性能。并且在性能提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功耗,能耗比应该是近三年来的最佳。

魅族 20 标配 LPDDR5X +UFS 4.0 疾速闪存组合,12GB 的大内存,一年内应该是够用的。

烂大街的跑分我就免俗了,为了充分测试魅族 20 身上这颗第二代骁龙 8,我选用了狂野飙车 9 和和平精英两款游戏进行一下体验。

《狂野飙车 9》满帧运行,这画面特效真的很强。

在《绝地求生:刺激战场》游戏中,开启 HDR 超高帧率高清模式和抗锯齿功能,依然流畅运行,所以玩主流手游都是没有问题的。

魅族 20 采用 4000mm²VC 液冷均热板,搭配 32243 mm²超大面积石墨烯散热铜箔,并且搭配「冰界」边框降溫技术,散热或多或少有点效果,长时间玩游戏并没有出现烫手的情况。

▎系统

魅族的 Flyme 系统继承了最初 M8 上的那种才华横溢,这点是最让我欣慰的,无论在 “看起来怎么样” 还是在 “用起来怎么样” 方面,都可以说是独具特色,并且在一些细节上做到了超前,譬如较早就出现的夜间模式。

这次 Flyme 10 更多的升级点在内在功能的协调性和安全性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WiFi7

WiFi7 是下一代 wifi 标准,也被称为极高吞吐量 eht,从相关数据来看,wifi7 预计能够支持高达 30gbps 的吞吐量,最高网速可达 46.4gbps,是 wifi6 最高网速 9.6 gps 的 4.8 倍。作为 wifi6 的继承者, wifi7 可谓名副其实。不过为什么我们需要 wifi7 呢?实际上,随着 wlan 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对 wifi 的依赖程度都在不断的上升,也逐渐成为人们接入网络的主要手段。

官方数据是峰值速度提升 60%,时延降低 50%。相比 WiFi6,WiFi7 走的是没人走的 6 赫兹频段,信号干扰很少。

家里是 Wi-Fi6 路由,速度测试,2.4Ghz 和 5G 两个频段测试结果分别如图:

当然,WiFi6 的网络也可以通过手机热点分享出去,这个功能还是很好用的。

5G+5G

由于没有两张 5G 卡,官方称双卡可同时在线,让 5G 信号时刻在线,实话实话,这个肯定不能无中生有,这里就不测试了。(对了,在拍产品照片的时候由于没有 2 张手机卡,所以出现了无 SIM 卡的状态,并非没有实际使用)

Alive Design

灵动的设计语言,魅族的系统采用「去线留白」的设计,能够充分地利用屏幕空间;淡化的阴影让整个系统更有层次感;模糊渐变效果,让整个系统的质感更为柔软。每一处细微处的打磨,每一种字体的选择,每一个图标中的元素,都构成了魅族永远不会让人失望的设计美和高级质感。

界面变化

Flyme 10 将通知栏与控制中心分开,如果你现在下滑后会直接打开通知中心。毛玻璃的渐变效果与 Alive Design 动态主题交融在一起,产生了一种非常高级的美。

然后是大文件夹,可以更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 App。

48 个月持久流畅

Flyme 10 的另一项重要更新是可智能识别影响性能的关键子系统,能实现 48 个月持久流畅,这个虽然很难在短期内验证,但是就这段时间的使用,安装了大量 App 和游戏大作的情况下,系统能保持流畅不卡顿。

OneMind 10

几年不见,OneMind 已经更新到 10 了!此次 OneMind 10 在保护手机数据安全、兼顾性能和功耗等方面等做出更新。

私密保险箱,数据安全卫士,生命安全助手,家庭守护,而守护权杖、私密斗篷、全视鹰眼,隐性妙靴都升级到了 2.0 这八重安全防护,实现更全面的保护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

这次 Flyme 10 更新的一个隐藏重点是生态,这其中便包括了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生态的互联,AutoPhone 是一个中端枢纽,登录一个 Fyme ID ,即可快速搭建手机与 Flyme Auto 车机之间的连接,同时与 LiPRO 的整屋智能家居打通,轻松实现自定义各种生活场景,自动控制和设置多个智能设备的定时开关,打造私人的智能家居生态空间。这些方面确实是现在的手机厂商需要铺垫和重视的一个方面。

小窗模式

Flyme10 的小窗模式也进一步优化手势呼出响应区域,提高灵敏度和顺滑度,像一步贴边功能这类痛点功能,整体操作比我在体验魅族 17 时期更加跟手。轻量打开似乎是自动开启的,每次在需要短暂切换 App 进行一步式操作的时候,系统都能很智能的开启小窗,用完点一下小窗外部就能轻松关闭,上一个 App 页面自然呈现在前面,比如我安装第三方 App 过去都是跳转到设置里,现在直接在小窗里开启权限就可以了,应该是我用过的最直觉化的小窗模式了。

Aicy

Aicy 并不局限于语音助手,而是被整合在整个系统中,几乎所有界面下都可以呼出,甚至在你察觉不到的地方发挥着作用。除了比较突出的语音之外,还有一个很好用的 Aicy 识屏功能,长按网页当前页面,当前页的文本和图像就会识别出来,分成词组,自动抓取网址,购买链接。

▎续航

续航方面,魅族 20 配备了一块 4700mAh 大电池,魅族 20 标配的原装充电头,功率最高 67W,但标配的充电头峰值功率可以达到 80W,并且采用 C 口输出。搭配 Super mcharge 闪充系统实测半小时可充 70% 电量,40 分钟完全充满。

续航测试:

▎总结

先说重点,虽然魅族 20 高达 93.7% 的屏占比和极窄的边框很亮眼,但最让人最向往的一点是骁龙 8 旗舰只要 3000 左右的价格,这款第二代高通骁龙 8 旗舰处理器的手机,标配 LPDDR5X +UFS 4.0 疾速闪存组合,在许多厂商的旗舰追求所有配置都达到市面最高的氛围下,魅族选择抓住重点、集中发力,一台手机的核心还是处理器,购买极致性能肯定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需求。

虽然性能很强价格却很平民,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在其他方面没有第二优势,Flyme 就是一个符号式的存在,它不仅给魅友带来了忠诚度,也吸引了许多尝试进入安卓生态的新用户,源于初代魅族 Mymobile 系统就细心打磨、充满灵感的 UI 设计,魅族很好地将这种传统延续了下来,这也是魅族一直以来的初心。

通知中心和快捷菜单我个人感知不是很强,但比如 Flyme 小窗模式的 “轻量打开” 和 “一步贴边” 真的是 Bug 级别的好用,虽然理论上程序员可以编写任何功能,但没有一丝细腻的心思是写不出这样简单却好用的功能的,我真的很爱这个设计,使用频次高居 Flyme 系统的前列,也正是这样的小细节,让我觉得魅族仍有值得我们珍惜的 “初心”,让我想要冒着被喷的风险不自觉地维护起它的口碑,如此,或许就成了某一天某个新魅友诞生的开始。

最后,之所以能抓住那些细节的美好,大概是因为热爱吧。

• 依然使用总共两千块的旧相机+镜头拍摄。

• 最后感谢糖纸众测提供的机会。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累计已发布 8 篇文章

最近文章: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