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7,你期待什么?

公司

2013-01-23 15:03

从 iOS 3 到 iOS 4,iPhone 获得了多任务、文件管理的能力,从 iOS 4 到 iOS 5,iPhone 获得 iMessage、iCloud,成为一个系统层面与云端整合的硬件,但到了 iOS 6,iPhone 上却迎来了万人嘲笑的苹果地图。

iOS 7,苹果重拾颜面的时刻到了,它会 “微创新” 谁?

SBSetting

用户们呼唤像 Android 那样的下拉通知栏,在 iOS 5 里,苹果给了一半,还有一半收着:我们可以查看应用推送的通知,还能定义应用通知的方式,但却无法通过通知栏直接调整系统设置。

在越狱应用里面,SBSetting 是最常见的、最有名的一个。有了它,iOS 的通知栏才是完整的。

不过,受 Android 的 Widget 设计的刺激,还有用户们还希望通知栏承载更多的功能——希望它能够成为众多信息的入口,比如说,直接在通知栏上记笔记,播放音乐,进入照片图库等等。

通知栏里显示的天气预报是如此直接、简练,以致于我根本懒得打开天气应用。即便苹果对应用接口进行严格的限制,只要有接口可供应用利用,也能节约用户的操作成本。用户们会乐意见到的。

还有另外一个方式,能否通过 Siri 来开关 Wi-Fi 和蓝牙呢?

SwipeSelection

为什么我们在手机上打字如此痛苦?因为我们一不小心写错字之后,反复编辑的成本要比电脑上高。

SwipeSelection 让移动光标、选择文本的操作不再困难,按住键盘上的大写键,手指在键盘上直接移动,便可控制光标的移动,如果打算选取文本,只要是两只手指在键盘区上滑动即可。

它的操作解释起来如此干净利落,在实际操作中自然也不复杂,易学好懂。这大概是我所见过的,操作最直观的文本编辑改进。

Macstories 并不赞赏 Writing Kit、iA Writer、Pythonista、Textastic 等写作应用的做法,它们为键盘增加许多功能按键,令键盘变得复杂。

而 SwipeSelection 没有改变 iOS 键盘的外观,这符合苹果一向的设计哲学。

手电筒

之前我们微信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在手机里安装 “手电筒”,应付不时之需。

手电筒应用的功能很简单,仅仅把闪光灯一直保持在 “点亮” 的状态。如果苹果打算 “微创新” 手电筒,那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还节约了用户的精力。恐怕,挡在苹果前面的,是它对产品的理念与态度。

“手机就是手机。” 但想想,女孩子深夜独自回家,走在昏暗的路上,她一定希望有个手电筒在自己的背包里。

iBlacklist

卖保险的毅力让人感佩,但接电话的人不会这么想。陌生人的问题不回答也罢,但让人讨厌的是,正当开会的时候,保险打来一个电话,场面变得很尴尬。

iOS 6 已经提供了 “勿扰模式”,让我们安排一段不被电话、短信打扰的时间,但尚未提供过滤别人电话、短信的功能,依然让我们活活的成为了垃圾场。

1400-iusers-screenshot

Cydia 里的 iBlacklist 是功能强大的 “电话”、“短信”,“彩信” 防火墙。可以过滤那些让人讨厌的保险、销售的电话。在个人信息被随意买卖的国内,这项功能显得尤为实际。

还有人希望 “勿扰功能” 变得更强大——iPhone 收到短信,它会 “嗡嗡作响”,在专心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听到其它声音会吓人一跳。

iUser

不少人希望 iOS 能拥有 “访客模式”,这样当朋友借手机玩的时候,既不会冒着暴露隐私的风险,也不会让人感觉社交过于生硬。

越狱应用 iUser 允许我们设置多个账户,不同的账户里面会有不同的应用,里面的资料也不同,我们完全可以设置一个访客专用的账户,避免尴尬。iUser 唯一的缺点是,安装了之后,没办法用 iTunes 来备份手机、平板电脑里的资料。

换一个角度,类似 iUser 可以作为 “情景模式” 使用,我们可以设置工作室专用的账户,娱乐时专用的账户。或者 iOS 可以拥有 “情景模式”,让我们将工作和娱乐用的应用分开,在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不会被手机上的游戏、浏览器所吸引。

也有的用户希望苹果拥有针对小孩的 “模式”。实际上,我们可以开启 iOS “访问限制”,小孩子接触不适合自己年龄的内容;也可以开启 “应用引导模式”,连按 Home 键三下,停用应用里的某个功能——但这些功能都埋藏得太深,不如 Kindle Fire 和 Windows Phone 里面的显露明白。

也许苹果只需要推出多一个模式就可以了。

webOS

直观、简洁、明快的卡片式多任务切换,已经成为操作系统设计中的经典,被 Android、BlackBerry 借鉴。在 Mac OS X 10.8 上,苹果也参考卡片式多任务管理,推出 Mission Control。

现在,有的用户希望 Mission Control 能出现在 iOS 上,方便地管理正在运行的应用——连操作方式都希望保证一样——手指从底部往上滑,所有呆在后台的应用都成为窗口,既可以直接关闭,又可以调整顺序。

话说前年越南一个论坛泄泄露两段视频,表明 iOS 4 有着未曾公开的功能,其中包括卡片式多任务。从视频上看,只要按两下 iPhone 4S 的 Home 键,就会出现九个任务卡片,每个卡片显示应用的缩略图。当手指按住某个卡片不动,它们就抖动起来,左上角还出现关闭符号。

苹果不在 iOS 添加卡片式多任务,也许是出于节约系统资源的考虑。此外,一些 PC 上常见的功能,在智能手机上则需要谨慎实现,比如说 “复制/粘贴” 功能,无论是 iOS、Android 还是 Windows Phone 都是比较晚才推出。

Android 的 “分享”

iCloud 完全隐藏在系统的背后,成为了应用们跨设备同步的管道,但我们完全无法知道哪些文件已经同步,哪些文件没有。它也没有成为应用和应用之间的 “共享数据池”,仅仅是负责数据一对一的传输。

苹果的哲学是,“信任我们,我们会做好。” 既然 iCloud 实际上已经将应用的数据都放在了一起,为何苹果不放开 API,将数据从一个应用分享到另外一个应用里面去呢?

作为一个豆瓣用户,iPhone 上的豆瓣购书单不能跟豆瓣读书相连,豆瓣阅读不能跟豆瓣笔记相连,让人蛋疼不已。是时候让大家回顾一下 Palm OS 里应用的设计了:

比如 Bonsai 和 Daynotez 之间的记录,是可以共享的。在用 Bonsai 记录完要做的事情之余,还可以通过 Daynotez 写下日记记录,两者之间的合作,在各自的领域发挥长处。又比如 Zdic 这个词典应用,每次查完词典以后,能够直接把生词发送到专门记忆单词的应用 Sugarmemo 中,方便自己回顾,不像现在市面上的词典,虽然集成了生词本的功能,但却很少有把两个方面同时做到极致的。而这个问题在 650 里面得到了完美的解决,Zdic 查词,Sugarmemo 记词,术业有专攻。

Google 地图

在国内,苹果地图采用高德的数据,因此表现没有那么难堪。在国外,TomTom 完全无法跟 Google Maps 相比,而多年投入到地图服务的诺基亚又紧紧地跟 Windows Phone 绑在一起。

苹果需要加强地图,但地图数据不是短时间能积累的——也许为用户提供更换默认应用的选项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但封闭的苹果也许很难踏出这一部,毕竟它以后也要加强自己的软件与服务。ArsTechnica 的 Iljitsch van Beijnum 则提出,苹果也许可以开放地图编辑功能给用户,让用户自行修改地图里的数据,或者是增加 “兴趣点”。

用 “众包” 的方式来打造好地图,Google 也是这么做的。

Google Now

苹果用 Siri 让我们看到了手机的进化方向,它应当是全自动的帮手——说说话,就能够自动安排任务。不过,Siri 仍然有些被动。

好员工应该拥有的素质是什么?积极主动。

Tom Dale 自 7 岁就接触苹果的产品,他为 Google Now 的表现而诧异:

当到了外出旅行的日子,Google Now 就会突出显示航班的信息;
如果航班时间发生改动,那么 Google Now 会推送一条信息;
只要点击一下,Google Now 就会开始导航,从我家到机场;
Google Now 还会推送一条信息,提醒是时候出发到机场,还告诉了交通的状况以及航班的信息;
如果你在网络上签到,登机牌还能自动上传;
当我下飞机后,Google Now 自动显示从飞机到住宿酒店的路线;
Google Now 还会自动下载离线地图,这样我不会因为缺乏地图数据而无法导航。

也许 Siri 是一个完美的秘书,但 Google Now 是一个积极的好员工。

还有人希望 Siri 能够开放 API 接口,让它成为更多应用的入口——希望如此吧。

总结

对于 iOS 7 的期望,可谓殷殷切切。以上是我觉得 iOS 本身就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常常使用 iPhone 的你,也有许多话要说。

现在,轮到你了。

 

题图原画作者是 Chris Warelackar 修改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