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证清白,携程说没有用大数据杀熟
从今年初至今,“大数据杀熟”一直是网络上的热议话题。滴滴、携程、京东等互联网公司都被质疑利用用户的行为、喜好等数据,在同一产品上对不同用户区别定价,由此引来网友一片声讨。
各大平台“大数据杀熟”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滴滴被指根据手机机型的不同,同一时间、同一行程给出的价格不一样,或是根据用户的等级默认车型升级;携程被人诟病的主要是“酒店同房不同价”,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用户展示不同的房价。
面对网友的质疑,携程于 5 月 27 日在新浪微博发表了题为《携程“大数据杀熟”了吗?并没有》的文章,否认使用大数据“看人下菜”,对网友列举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解释。
携程强调,平台上不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网友看到不同手机预订同一家酒店同一房型出现差价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日期、支付方式、是否含早、取消政策、供应商不同等原因所致。
例如,有可能是一个账号有优惠券,另一个账号没有,因此显示的价格有所不同;也有可能是系统优先推荐的房型差异不同所致,如可退改房价和不可退改房价,价格就不一样。
(携程给出的截图示例)
携程认为,之所以会引发用户的质疑,说明自家的产品设计过于复杂,下一步会优化产品页面,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网友对携程的声明并不买账,认为携程的自证可信力存疑,应该交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查实,并且不少网友都以亲身经历力证除了酒店,携程在机票销售中也存在“大数据杀熟”嫌疑。
就在携程作出回应之前,被怀疑“大数据杀熟”另一个主要“嫌疑人”滴滴也有过类似的声明,其 CTO 张博和总裁柳青都出面澄清滴滴没有用大数据杀熟,解释价格波动是受乘客实时定位、预估行驶里程、时长、路况等因素影响,柳青认为如果每公里的价格因人而异,才能算是杀熟,但滴滴同一车型同一时段每公里的计费是一样的。
提到大数据杀熟,容易让人联想到“价格歧视”一词。企业对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实施差别定价,这在经济学上称之为“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需要注意的是,“歧视”在这里属于一个中性词,并无贬义之意。
(图片来自:GOBankingRates)
价格歧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菜市场上午的蔬菜通常比傍晚的便宜;电影票从网上买也会比直接走进电影院买便宜;同一趟航班,提前一个月购票和出发前一天购票,价格通常相差不少;麦当劳里同一个套餐,用优惠券和不用优惠券也是两个价格,等等。
与携程、滴滴等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杀熟”的不同在于,上述价格歧视行为都是有一个或若干个变量存在的,如购买时间、购买渠道、是否用了优惠券等,这些的选择权都在消费者手上,而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杀熟”引来非议则是因为即使在同一情况下,不同用户购买到同一商品的价格仍存在差别,属于强制提价消费,在系统用户画像中更有可能高价购买的用户,往往会被开出更高的价格,颇有“看人下菜”的味道,这个时候的价格歧视中的“歧视”,就是赤裸裸的贬义词了。
总之,即使商家信誓旦旦表示自己没有杀熟,消费者今后在平台上购物时,心里也难免打个问号了。
大数据的技术本身自然没有错,但在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不能不令人反思。《人民日报》在《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一文中就评论道:
要避免“技术的贪欲”,既要求拥有技术者不丢失克制的美德,更应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
题图来自:CB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