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0 年,我们应该就能看到下一代微软 Xbox 游戏主机了
要说本届 E3 哪家公司的声量和势头最大,表现最好,大部分人应该都会把票投给微软。虽说目前 Xbox One 的独占游戏阵容依旧稍显薄弱,但微软最大程度发挥了自己财大气粗的优势,拉来了海量的第三方游戏来帮助站台,其中不乏各种首次公开的新游戏。
所以,如果单论 E3 发布会的对外宣传效果,微软应该算是本次最大的赢家了。
▲图片来自:CNET
除了游戏内容外,微软同时也宣布了下一代游戏主机的计划。根据 Xbox 部门负责人 Phil Spencer 在 E3 上的说法,微软已经在着手构筑下一代 Xbox 主机,而且会交由 Xbox One X 的研发团队负责。
而长期观察微软产业的分析员 Brad Sams 则在 Thurrott 网站进一步爆料称,微软的这款“新主机”在内部代号为“Scarlet”,并很可能会在 2020 年推出。
现在关于新设备的消息还不多,到底是“一款设备”还是“多款设备”,目前也是未知数,但结合现在微软的策略,不排除新主机会将重点放在游戏串流、流媒体服务和“向下兼容”上。
此前 Brad Sams 曾表示,原本微软是计划在 2016 年的 E3 大会上推出售价 99 美元“Xbox TV”的电视棒。据悉它可以将 Xbox One 的游戏内容以串流的方式,直接从家中的一台电视传输到第二台电视上,但之后这个项目就被取消了。
但在这次 E3 发布会上,微软则表示正在开发新的串流服务,这意味着以后 Xbox 游戏不仅能在主机上运行,也可以在 PC 和手机上运行。
如果能脱离硬件平台的机能限制,再进一步便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云游戏”平台。在 6 月初,育碧 CEO Yves Guillemot 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称现在的玩家最多还能再看到一个世代的主机平台,之后一切都将转向云端。
再结合 3 月份的消息,微软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云端游戏部门,所以下一代主机或多或少也会融合这方面的概念和元素。
另外要说的是“Xbox Game Pass”付费订阅制服务,就和各种视频网站会员一样,玩家只要每月交点钱,便能免费畅玩会员游戏库中近百款游戏,虽然游戏库一直有变动,但目前的数量足以满足大部分玩家的需求,微软也可以凭借各种多人联机类游戏来赚取长期会员费。
去年底,微软宣布 Xbox One 的独占新作也会第一时间加入到Xbox Game Pass 的游戏库中,这意味着玩家只要以极低的月租价格,就可以第一时间玩到包括《光环》和《极限竞速》等第一方游戏,而不用再单独购买几百块的实体光盘。
为了进一步加强 Xbox Game Pass 服务的吸引力,微软现在也加快了游戏的开发效率和节奏。在这本次 E3 上,微软公布了加入第一方阵容的 5 个新游戏工作室,以此来回应此前“Xbox 独占游戏太少”的质疑声。
这其中不乏有开发了《极限竞速地平线》 系列的 Playground Games,以及开发了《地狱之刃》的 Ninja Theory,两者都是具备 3A 游戏制作实力的公司。它们的加入,相信也会显著加快微软开发 Xbox One 新作的时间。
最后是“向下兼容”的游戏服务,指的是玩家可以在 Xbox One 上玩基于数字和光盘形式的 Xbox 360 和初代 Xbox 的老游戏。这个策略推行至今已经在核心玩家群体中收获了不少好评,也极大丰富了 Xbox One 平台的游戏阵容,之后的新主机应该也会继承这一项功能。
▲Phil Spencer 图片来自:Wccftech
整体来看,虽然这一代微软 Xbox One 的销量大幅落后于索尼的 PS4,但经过本次 E3 后我们也能看到,微软正在逐渐抛弃以单一主机硬件为核心的销售策略,而更希望通过会员订阅制、多设备联动加云服务的形式,打造一个能够长时间服务玩家的“Xbox 生态”大平台。
这个思路和现在一些热门的服务型游戏十分相似,在大方向上也符合微软现在说的“拥抱 AI 和云业务”的目标。
这对传统游戏体验会带来哪些影响,Phil Spencer 在接受 Eurogamer 采访时也举例提及了一些:
“好比《我的世界》(Minecraft),我们不会说第二代游戏只在 Xbox 上推出,然后强迫所有玩家都移步至下一代主机上,玩家更希望现在的游戏越变越好,并持续更新和发展。”
“在以前,玩家通关一个新游戏后就会封盘,然后不会再重新打开,之后进展到下一个世代;但现在你再看看《绝地求生大逃杀》和《堡垒之夜》这类超大型地图、不断进行内容更新和注重社区氛围的游戏时就会发现,它们很可能不会有续作的概念。所以就算以后有一个新平台出现,玩家仍然会想玩这些游戏,作为平台方,我们的支持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微软想要实现“游戏界的 Netflix”梦想,仅仅改变运营手段显然还不够,Xbox 仍然需要弥补和索尼与任天堂之间的内容差距,这意味着微软只能加快核心内容的制作,现在的 5 家新工作室便是最好的印证。从短期来看,传统游戏制作的规则仍然不会改变,而新技术更多是在产生如虎添翼的效果。
题图来源: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