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 6 周年,除了全新 app,它还更新了哪些印象?

公司

2018-08-03 23:57

今年 6 月,作为 Evernote 的中国品牌,入华 6 年的印象笔记,终于如愿成为了 “一家独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首次拥有产品研发自主权的印象笔记在各大应用市场陆续发布了全新 app,并于 8 月 1 日,在最新的 iOS 版本中推出了 “首个中国独占功能”——印象笔记 · 剪贴板

印象笔记是如何从一家硅谷在华分支,变成独立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独立后的印象笔记又将如何实现 “印象更新”?在 8 月 3 日的印象笔记六周年活动上,印象笔记给出了回答。

想要独立的中国 “大象”

微软和 IBM 可以视为外企进入中国的 1.0 版本,将中国当作一个销售市场;Evernote、领英是 2.0,具有 VIE 架构,管理团队向海外总部报告;而 3.0 版本则要求企业首先一定是本地企业,绝对独立,从而实现迅速决策。

——印象笔记投资方代表 红杉宽带数字基金合伙人 徐全利

自 2012 年 5 月,Evernote 以 “印象笔记” 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后,其本土化进程一直发展缓慢。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印象笔记只是基于 VIE 架构的 Evernote 全球子公司,并不拥有产品研发自主权,如果要根据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产品优化,就必须让美国的工程师修改代码。这让印象笔记团队意识到全球一致的产品思路难以灵活服务中国用户的需求。

和大多数在华硅谷公司一样,无独立决策权是印象笔记遇到的来自母公司的阻力;但不同的是,在 Evernote 的股东结构中,有来自中国背景的投资人,他们比母公司的决策层更懂中国市场,也更理解中国运营团队面临的困境。

从 2015 年下半年开始,Evernote CEO 聂坤瑞(Chris O’Neill)与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就 “如何让印象笔记更加中国化” 进行了反复探讨,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股权方面可以探讨一个独立的框架。

“不仅是本地化,更要做一家真正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这是硅谷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在历经了 32 个月漫长的利益平衡博弈后,2018 年 6 月 6 日,独立运营近 6 年的印象笔记宣布重组, Evernote 作为知识产权和全部源代码提供者,和红杉宽带、印象笔记构成三方均等的股权结构。

把欠了 6 年的功能,一一补上

印象笔记是工具,更是高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基础平台。

——印象笔记 CEO 唐毅

在宣布独立之前,印象笔记曾在自己的品牌公众号上推送过一篇名为《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大象想和你聊聊天》的文章,目的在于搜集中国用户的使用反馈。

在重组为独立实体并拥有产品研发自主权后,印象笔记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上线全新的 app,而是招了第一个产品经理(没错,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印象笔记之前竟是没有产品经理的),表示要把欠了中国用户 6 年的功能一一补上。

除了已经上线的 “首个中国独占功能”Widget 剪裁功能,Markdown 编辑器、电脑端密码锁等全新功能也会在本月内进行公测。印象笔记团队表示,更多针对中国用户研发的功能将在未来产品迭代中逐渐面世。

产品之外,印象笔记也有了更多本土化的运营策略:

  • 与不同领域的本土公司展开合作。在六周年活动上,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表示,“我们在和印象笔记谈论一次豁大的合作,大到什么程度,连我自己现在也不能看到它的全貌”。
  • 围绕知识人群探索多维度的产品布局,推出包括线下系列主题沙龙 “大象识堂”、主打在线课程的 “大象学院”、设计售卖文创周边的 “大象好物” 等全新产品。

在这次活动上,印象笔记并没有透露现在的的用户数量及增长情况,唐毅表示 “部分原因是目前还未达到理想中的服务数量 ”。如何盈利仍是这家刚刚宣布独立的中国创业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