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三星 Galaxy Note 9 外媒上手汇总:搭载 Note 系列最大电池,手写笔也不再鸡肋了

产品

2018-08-10 15:39

北京时间 8 月 9 日晚,三星重磅旗舰 Galaxy Note 9 在纽约正式发布。

作为三星的另一款标杆系列产品,这次三星对 Galaxy Note 9 的 S Pen 进行了多项功能的升级,除了拥有更好的手写体验外,新 S Pen 还能对手机进行遥控。同时,相机部分也加入了 AI 算法,在成像质量方面有着更进一步的提升。

Galaxy Note 9 亮点汇总:

  • 具备蓝牙功能的 S Pen 能遥控手机拍照、控制 PPT 和远程开启快捷方式了
  • 相机加入 AI 智能拍摄技术,优化成像质量
  • 加入 8GB + 512GB 存储搭配,最高可扩容到 1TB 存储空间
  • 手机内置水冷散热系统,以防止手机过热
  • 更便携的 DeX 是一根数据线,你只需要通过 HDMI 连接即可将 Note 9 变成迷你 PC
  • 电池扩容到 4000mAh,续航时间更长

目前国内三星官方商城已上线了 Galaxy Note 9 的「尝鲜计划」,提供 6GB+128GB 和 8GB+512GB 两个版本可选,「尝鲜价」分别为 7499 元和 9499 元,直逼苹果 iPhone X。

就在纽约发布会后,多家外媒上手了 Galaxy Note 9 真机。如果你对这款手机感兴趣,下面不妨一起来看看外媒是怎样评价这款三星新品的。

好看的混搭配色,比 S9 Plus 更好的手感

在设计方面, Galaxy Note 9 的造型和之前的 Galaxy Note 8 相比,整体来说变化不大。除了在金属中框加入倒角切割加工以外,最能提高 Note 9 辨识度的应该就是官方主推的「海洋蓝」配色了。Tomsguide 的编辑在上手评测中对 Note 9 这款新配色评价道:

我喜欢颜色更深的薰衣草紫色,因为它比海洋蓝更流行。但是,这次海洋蓝版本配有一根黄色的 S Pen,同时在熄屏备忘录模式下,书写会以黄色字体显示,有种很微妙的感觉。

PC Mag 的编辑在上手评测中也赞了这根黄色的 S Pen,他们认为

这根黄色的笔能让你减少在深色沙发上丢失的风险。

虽然 Galaxy Note 9 在设计上与前辈相比没有太多改变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细节上的变化。比如 Note 9 采用了一块 6.4 英寸的屏幕,比前辈 Note 8 的 6.3 英寸稍大,但机身体积却比前辈要更小一些。Techradar 在上手后表示:

Galaxy Note 9 实际上没有去年的 Note 8 这么大,他比 Note 8 略短、略宽,更像是一款介乎于 Galaxy S9 和 S9+ 之间的产品。

不过尽管 Note 9 的机身三围要比 Note 8 小一号,但其 201 克的机身重量可不比前辈的 195 克轻,将手机拿在手上依然还是很显分量。所幸的是,机身重量问题被更好的握持手感所减缓,因此 Techradar 的编辑补充道:

这虽然不是一款轻便的手机,但它握持舒适,甚至某些情况下它的手感比 S9 Plus 更加舒适,这要归功于它那四四方方的设计。

当然,之前在 Galaxy S 系列上一直被诟病的指纹识别区误触问题,在 Note 9 这款新机上依然存在。尽管 Note 9 的指纹识别区从 Note 8 的摄像头侧旁移到了正下方,但用户仍然会有一定几率误触后置摄像头,留下指纹。

一根 S Pen,智能手机中的「魔法棒」

一直以来,三星 Galaxy Note 系列最大的亮点除了那块足够「大」的屏幕以外,S Pen 手写笔也是该系列机型备受关注的硬件之一。

在本次更新中,三星将低功耗的蓝牙芯片植入到 S Pen 手写笔内,使其能够通过与手机蓝牙连接进行遥控互联,实用性大大增强。

同时,三星也将为开发者们提供 API 接口,以便他们的作品能通过 S Pen 进行控制。此外,针对 S Pen 的充电问题,三星也为其配备了一套「40 秒可用 30 分钟」的快充方案。

不过 PC Mag 在体验新 S Pen 后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表示:

这是一个功能非常有限的「遥控器」,虽然三星赋予了它演示遥控器、相机快门遥控和媒体文件暂停和播放功能,但这些都似乎并不是功能上的大变革。

Techradar 则对三星在 S Pen 方面的技术创新点赞:

三星成功地将微型电池和蓝牙元件放进了与之前体积相同的 S Pen 中,以便它可以进行各种远程操作,我们对此印象深刻。

有意思的是,S Pen 的可定义按键也让 The Verge 的编辑想到了专为 Bixby 而设的独立按钮,在上手评测中,他们评价道:

S Pen 的按键可以给用户自定义快捷方式,但如果 Bixby 按钮可以做到这点,那体验肯定会更好了。

好像说得还蛮有道理…

不止有强劲性能,这次还有大容量

和目前的 Android 阵营旗舰一样,Galaxy Note 9 配备了高通骁龙 845 处理器,以及还有 6GB+128GB、8GB+512GB 的存储空间可选,并支持最大 512GB 的存储卡扩容。

不过最能吸引眼球的应该是它所搭载的 4000mAh 的电池,相比之前 Note 8 的 3300mAh 足足多了 700mAh,这也使得 Note 9 成为了三星 Galaxy Note 系列中电池容量最大的一款手机。

Techradar 的编辑对此高兴地表示:

Galaxy Note 9 的电池容量终于不再保守了,三星终于能够在旗舰上给我们一块足够大容量的电池。

Tomsguide 则对 Galaxy Note 9 的续航时长十分感兴趣,他们在 Note 8 的续航评测中测出了 11 小时的网页浏览续航结果,但这仅仅是一块 3300mAh 电池的续航成绩而已。对此,他们对 Note 9 的 4000mAh 电池续航表现相当期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也将会进行更详细的续航测试。

懂得思考的 AI 相机

三星 Galaxy Note 9 的相机跟之前发布的 Galaxy S9 Plus 相似,均为双 1200 万像素的双摄组合。这个相机具备 F1.5 和 F2.4 两档可变光圈结构,同时也支持 960fps 超慢动作视频拍摄,这些都是 S9 系列中有的功能,这次 Note9 也继承下来了。

三星这次在发布会上没有讨论太多跟相机硬件相关的东西,而是把更多的边幅放在展示手机的 AI 场景识别上。

Galaxy Note9 支持食物,宠物,日落,植物,城市 / 街道等 20 多种情景模式,场景识别之后,手机就会相应的场景做识别,并调整好曝光、饱和度、对比度、白平衡等参数,用户按下快门之后就能完成拍摄。

针对 Note 9 的 AI 拍照模式,经过新机上手的 PC Mag 和 Tomsguide 均表示新相机要聪明不少,照片的素质也可以,水准基本和 Galaxy S9 系列保持一致:

AI 识别的场景优化功能将被默认开启,但如果你喜欢更自然的照片,你可以随时切换它关闭。与此同时,AI 识别的能力比之前要强,要是有人在画面中眨眼了,Note 9 也能识别出来。

与之配对的,还有三星 Galaxy Watch

和预计的一样,三星在 Galaxy Note9 的发布会上推出了智能手机 Gear 的更新款 Galaxy Watch。

相比于 Gear S3 和 Gear Sport,Galaxy Watch 的外观和键位设置有变化,表身上的环依旧保留着最基础的转盘设计,用来做触控交互的操作补充。

手表有 42mm 和 46mm 选择,配色也有黑色和玫瑰金两种选。之前在 Gear Sport 上出现的蓝色,以及本次 Note 9 上用的紫色和棕色,则没有在 Galaxy Watch 上出现。

Galaxy Watch 的功能基本和前代一致,5 ATM 的防水性能搭配 39 种运动模式,基本上室内运动的需求。此外,Galaxy Watch 还加入了压力识别、呼吸、睡眠检测和日程展示的功能,体验会比上一代产品更加丰满一点。

另外,Galaxy Watch 支持 Bixby 智能语音助手。用户可以通过 Bixby 来控制手表和手机这个组合。三星也表示,更新后的 Bixby 能成为三星全家桶的一个控制核心,从电视到洗衣机,再从手机到手表,Bixby 都能控制。

除了这些,Galaxy Watch 确实没有太多更新点。仍然是运行三星自家 Tizen 系统的 Galaxy Watch,体验上和之前的产品相比,相信也没有太多的区别。不管是 The Verge 还是 PhoneArena,均表示这款手表没有太多变化,它的体验基本和上一代产品一致。

但是,三星这次提升了 Galaxy Watch 的续航能力。能够实现一次充电能用好几天的目标,表现确实还不错。

8 月 15 日,三星将会在上海举办 Galaxy Note 9 新品发布会。届时爱范儿也将会在现场第一时间上手国行版 Galaxy Note 9 的真机。如果你想了解这款手机的更多信息,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给笔者留言,我们将会在之后的评测中为大家一一解答。

本文由陈文俊、梁梦麟共同完成

题图来源:The Verge,文章配图来源:The VergeTechradarTomsguideCNET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