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工,马斯克敲响了谁的倒计时?
核心提示:
- 马斯克从洛杉矶赶赴上海参加其开工仪式,可以说这个工厂是 「让特斯拉成为真正的汽车公司」 的关键。
- 提升产能扩大规模,有助于特斯拉实现盈利。对于特斯拉而言,中国市场也还有不小的空间。
- 对于新造车企业们而言,特斯拉顺利在中国建厂,是不折不扣的 「坏消息」。首先是窗口期的缩短,以及价格下探带来的压力。
- 在这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各家新造车企业将建立怎样的 「护城河」,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寒冬中,特斯拉的工厂动工了。1 月 7 日,它的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年生产规模就已达到 25 万辆纯电动整车,包括 Model 3、Model Y 等系列车型,全部建成运营后年产能将达 50 万辆纯电动整车。
这对于特斯拉而言意义重大,要知道,在 2018 年,特斯拉全年的交付量也不过 24.5 万辆。为了给上海的超级工厂站台,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马斯克也在 1 月 6 日从洛杉矶赶赴上海参加其开工仪式。可以说这个工厂是 「让特斯拉成为真正的汽车公司」 的关键。
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上最有名的电动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给它的学徒们——新造车企业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造车窗口即将关闭。
▲ 奠基仪式 图片来自东方 IC
成为一家真正的汽车公司
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特斯拉是个神奇的存在。它没有任何汽车制造的历史,凭借着颠覆性的思维制造了从未有过的产品,一下子成为了一匹黑马。
但一直以来,传统汽车企业对它又是敬畏,却又是嘲笑。在很长一段时间,特斯拉也的确有很多 「槽点」,而这些主要集中在它的短板——生产制造上。而在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上建立一家工厂,或许将让它成为马斯克期待的真正的汽车公司。
特斯拉需要新的持续的产能,这点毋庸置疑。
在 2018 年第二季度的最后一周,特斯拉终于实现了周产 5000 辆 Model 3 电动轿车的目标,逐步走出产能低迷与投资人信心溃败的阴影。而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特斯拉一直处在交付 Model 3 的困境中。为此,马斯克激动不已。
略微兴奋过了头儿的小马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工厂充满活力,而 「福特工厂看起来像个太平间」。这遭到了福特全球传播副总裁 Mark Truby 的迅速回击——他不仅讽刺特斯拉为提升 Model 3 产能,而把新生产线设在一个 「临时帐棚」 里,还表示,「福特 Rouge 工厂每 53 秒就有一辆 F-150 下线。」
也是由于新生产线太过简易,实现周产 5000 辆的代驾是 86%Model 3 回炉返工,量产合格率仅 14%。马斯克也说:「由于 Model 产量坡道,特斯拉几度面临死亡威胁。基本上,公司疯狂地花钱,血流如注,如果我们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能就死了。而解决这些困难非常艰难。」
一直以来,它的产品就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以至于当 2018 年 6 月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透露了上海建厂计划后,股价随之一路攀升,曾从 294 美元每股走高至 373 美元。
建成之后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将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工厂一期年生产包括 Model 3 和 Model Y 在内的,规模为 25 万辆的纯电动整车。在全部建成运营后,工厂年产能将达 50 万辆纯电动整车。更细化一点,马斯克表示要在 2019 年年底试产 Model 3,初始阶段每周生产约 3000 辆 Model 3,2020 年实现量产。
此前,特斯拉身陷于泥淖之中,产能跟不上、高废品率、高管流失、媒体唱衰,以及机构做空、现金流吃紧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尽管美国政府给予了特斯拉高额的政策补贴,却仍难扭转特斯拉连年亏损的现状。而提升产能扩大规模,有助于增加盈利。
在中国建一家工厂显然是最优的选择,虽然近年来中国劳动力的成本在提升,但政府对于引进外资的优惠力度已经足够吸引人。
2018 年 4 月 17 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汽车行业将逐步全部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具体而言,2018 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 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 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虽然长期以来放开市场是大趋势,但这一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 「给特斯拉开绿灯」,它也的确成为了这一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在 5 月 2 日的电话记者会上,马斯克也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宣布允许 (外资) 完全拥有生产设施」。此外,也有信息显示,对于特斯拉融资等方面的事宜,相关部门或将给予一定的支持。
来华建厂的背后是成本下降。和美国相比,中国生产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相对降低,实现国产化后,特斯拉也有望实现零配件国产化,价格竞争力提升。据相关媒体报道,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松下目前已经在无锡投资建厂,电机供应商福田来自台湾,其他部件也有不少来自中国本土。
对于特斯拉而言,中国市场还有不小的空间。
▲Model 3 图片来自特斯拉官网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 118 万辆,政府也提出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 200 万辆以上。2017 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额为 20.27 亿美元,较 2016 年增幅超过 90%,占到当年全部销售额的近 20%,中国算是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
特斯拉 2018 年全年申请注册的 Model 3 数量突破 19 万,2018 年 Q3 生产的 8 万辆电动汽车中已有 66.4% 为 Model 3,美国市场交付达 5.6 辆,环比增长 203.8%。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仅站全球 5% 左右,因此,特斯拉希望借助 Model 3 帮助其在中国迅速打开市场,都是情理之中。
但对于特斯拉而言,建厂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过去的 15 年中,特斯拉也一直未能实现年度盈利,上市以来,正增长出现了三次——2013 年 Q1、2016 年 Q3 和 2018 年 Q3。而在中国建设工厂之外,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的扩张并没有停滞,这也将为特斯拉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
谁的倒计时
对于新造车企业们而言,特斯拉顺利在中国建厂,是不折不扣的 「坏消息」。
首先是窗口期的缩短。
除了蔚来已经逐步实现稳定交付,跑到第一阵营的威马、小鹏也刚刚进入小批量交付的阶段,更多的新造车企业才刚刚发布产品,距离真正大规模量产和交付也要等待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特斯拉加快在中国的投资,在 2020 年进行批量的生产,实际上让窗口期迅速提前关闭。而从产品性能到品牌溢价,新造车企业与特斯拉也还有不小的差距。
▲马斯克 图片来自东方 IC
在中国生产之后,价格大幅降低的特斯拉也将给新造车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特斯拉国产化量产时间是 2020 年,到时候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几乎完全退坡,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端品牌纷纷降价从低端和中端市场占领市场份额,40 万元以下的市场的竞争会更加白热化。
曾经,中国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评价是,「车不错,但要花比美国多一半的钱」。未来,在免除部分整车关税和运输成本后,特斯拉电动车在中国的售价或将下降。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整体售价会下 30%-40% 之间,中国区售价或能压到 40 万以下。
特别是即将在中国生产的 Model Y,这款担负着走量任务的第二款量产 SUV,将直接对新造车企业造成压力。
无论是从产品设计到交互体验,诸多新造车企业都毫不讳言是特斯拉的 「追随者」。而当特斯拉全面国产化,推出大众化车型时,无疑也将对更多的企业造成冲击。比如蔚来,先后发布了两款 SUV 产品 ES8、ES6,但由于蔚来是高端产品,售价则相对较高,未来或许也会受一定影响。
在这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各家将建立怎样的 「护城河」,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目前来看,首先紧要的是加强产品方面的研发、生产制造方面加强管理,推出靠谱的产品,毕竟对于毫无品牌积累的新造车企业们而言,口碑意味着一切。其次,则是加强用户运营、渠道下沉——这也是作为外来者的特斯拉所欠缺的。
机会还有,也不必完全悲观。
本文来自 36 氪,作者为张嫣、邱晓芬,爱范儿经授权发布,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爱范儿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