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能拯救越来越胖的中国人吗?

公司

2019-02-01 11:39

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根据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2016 年发布的一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中国肥胖人口已达 9000 万,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被称为「中国最胖小孩」的小豪,3 岁体重已达 120 斤

除了中国,全世界的胖子也越来越多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1975 年以来全球的肥胖人数增长近三倍,这意味着地球上的胖子数量已经比瘦子多了。

编者注:这里的「胖子」均指超重和肥胖人群,「瘦子」指的是营养不良者。

更可怕的是,跟体重一起飙升很可能不是工资,肥胖和超重已经成为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验, 全球每年「胖死」的人至少 280 万。

越来越多的肥宅开始养生,年纪轻轻就泡着枸杞端着保温杯,「肥宅快乐水」可乐的销量连年下跌。

另一方面在忙碌和压力面前,只有食物能最快填补空虚,一集《风味人间》没播完,外卖已经送到了家门口。

担心高糖食物引起肥胖和不愿割舍的口腹之欲成为现代人的一大矛盾,而这种消费需求也被越来越多商家看到。

可口可乐推出多款无糖可乐,喜茶等网红奶茶纷纷用上了低卡糖,一大批创业公司兴起,试图研发出不影响口味同时又低卡的代糖。

这些无糖饮料和低卡代糖,有不少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但是代糖确实有可能在未来为对抗肥胖作出一些贡献。

无糖饮料的时代来了

其实近几年可口可乐等厂商频频推出无糖/低糖等主打健康的饮料实属无奈。一方面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改变,碳酸饮料市场不断萎缩,2017 年美国市场碳酸饮料销售量更创下历年新低。

▲ 美国碳酸饮料人均消费量走势

另一方面,全球多个国家开始向高糖饮料征收糖税,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大户被进一步打击,涨价会让销量下降,不涨价利润缩水,总之碳酸饮料越来越不好卖了。

过多摄入糖分会导致肥胖已经不需要多证明,可由于糖类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产生愉悦感,因此嗜糖本就是人类的天性,要跟人的天性对抗是很难的。

所以零度可乐和健怡可乐这类无糖可乐一直不被消费者青睐,很大原因就和口味有关,毕竟喝可乐的人一开始就不是冲着健康去的,希望喝得健康的人也不会去喝可乐。

没有甜味的无糖可乐注定难以形成原有规模的市场,可口可乐也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一直希望把无糖可乐的口味做得尽可能接近原味可乐,关键就在于找到合适的代糖。

可口可乐选择了甜叶菊,一种天然的甜味剂。2013 年可口可乐就首次推出了使用甜菊叶制成的低糖低卡可乐——可口可乐 Life(Coca-Cola Life),因为瓶子的颜色,也被称为「绿色版」可口可乐。

2017 年推出了号称有史以来最接近经典可乐口味的无糖可乐 Coke No Sugar,取代零度可乐(Coke Zero)成为主推的无糖可乐。

去年甜味 100% 来自甜叶菊的无糖可乐,也就是升级本的 Coca-Cola Life,可口可乐表示新配方解决甜叶菊给可乐带来的后苦味的问题,口味远超同类产品。

这些改良版的无糖可乐也开始被更多消费者接受,根据可口可乐 2018 年财报,尽管「肥宅快乐水」依然是主要收入来源,但以 Coke No Sugar 已经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无糖陷阱

这些无糖可乐让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饮料商扭转可乐有害健康的形象,人们也开始相信喝无糖可乐会比喝普通可乐摄入更少糖分和热量,从而更有利于减肥。

不过这很可能是个幻觉,有不少研究都显示,代糖未必就比真糖更健康,饮用无糖可乐甚至会让人更容易发胖。

一项 2013 年发表于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erican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报告对 66118 名女性进行了长达 14 年的研究调查后显示: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更易诱发肥胖及 2 型糖尿病。

在动物实验中,被喂食人工甜味剂的小白鼠食量增加且新陈代谢变得更加缓慢,两周内增涨了 14% 的身体脂肪。大量的人群观察研究也发现,长期饮用无糖可乐的人肥胖率高出了 200%。

最近发表在 《英国医学周刊》(BMJ)的一项新研究,在对近 1.4 万名受访者的甜味剂摄入量与体体重指数等多项身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监测后发现,使用甜味剂代替糖分和正常摄入糖分的人相比体重并没有显著变化。

尽管如此,无糖可乐确实能让不少人减轻喝可乐的罪恶感,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在处于一种相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这股「无糖饮料」的潮流也在延续到这两年兴起的众多网红奶茶中。

比如喜茶推出了使用低卡甜菊糖的的饮品,据称比正常奶茶降低 90% 热量,奈雪の茶也传出也准备推出类似的代糖产品,此外 CoCo 都可、一点点也都在测试用 L-阿拉伯糖来代替普通糖。

其实这些奶茶一直有提供无糖、三分糖、七分糖等不同甜度的选项,但《南方都市报》对 20 款无糖奶茶测试后,却发现其中 14 款含有糖分,甚至比微糖或含糖量没有特殊要求的奶茶还要高。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一次奶茶抽检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所谓「少糖」和「三分糖」只是商家的营销策略,一些号称「无糖」的奶茶含糖量就达到了 50 克。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人体每天糖的摄入量不应该超过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g 以下,但只要一杯奶茶(哪怕是「无糖」),就能达到人体一天糖分摄入的上限。

可以说,从无糖可乐到无糖奶茶,目前市面上无糖饮料别说帮你减肥,分分钟让你在心安理得中再胖几圈。

代糖的未来,或许真的能对抗肥胖

为什么像甜菊糖这样的明明卡路里和热量要低得多的代糖,却对减肥起不了什么作用?

这里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人体变胖的原理,三度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作者奖的 Gary Taubes 在《我们为什么会发胖?》一书中指出,肥胖归根结底是由激素失衡,而不是卡路里失衡造成的,这里的激素指的是胰岛素。

简单来说,糖类的摄入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影响脂肪代谢使我们发胖。甜叶菊等代糖虽然不是糖,但也能让身体误以为已经摄入了糖分,向新陈代谢系统发出分泌胰岛素的指令,最终结果和摄入糖分没太大区别。

不过这个问题正在被解决,去年在伦敦举行的未来食品技术峰会,就有多家初创企业展示了新的代糖产品和解决方案,食品科技的发展让代糖拥有了更多可能性。

以色列的初创企业 Amai Proteins 从一种热带植物中提取出甜味蛋白,这种甜味蛋白的甜度比白糖高几千倍,但不含卡路里,创始人 Ilan Samish 将其称之为「世界上最甜的物质」,0.375 毫克甜度就相当于一茶匙糖。

更重要的是,这种甜味蛋白不会像甜叶菊一样引起胰岛素反应,也被证明不会对身体微生物组、肝脏肾脏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 Amai Proteins 已经和被百事可乐收购的的 Soda Stream 合作推出了无糖苏打水,并与达能和施特劳斯合作将这种甜味蛋白推广到更多饮料和乳制品中。

其实甜味蛋白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已经被发现,但一直没有没广泛应用,很大原因就是成本太高了,以比较常见的索马甜为例,市场价格达到 700 万/吨,几乎是蔗糖的 1300 倍,此外可提取甜味蛋白的植物稀少、产地偏远也限制了量产的难度。

Amai Proteins 则通过一种 CPD(Computational Protein Design)技术重新编码了甜味蛋白的 DNA 序列,使其可以通过酵母大量生产,大大降低成本。

▲ 图片来自:Wall Street Journal

类似 Amai Proteins 这样创新代糖工艺的公司不止一家,食品科技公司 Unavoo 开发出一款叫 Heylo 的产品,加入了含有甜叶菊和金合欢树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已经在饮料、番茄酱、乳制品中进行测试。

一家叫做 Better Juice 的初创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酶技术,能将橙汁中 80% 的糖分转化为膳食纤维,虽然会略微降低果汁甜度,但几乎不改变口味和香气。

而以色列的初创公司 DouxMatok 利用惰性矿物质二氧化硅作为糖分子的载体,能在保留原有甜味的同时减少 40 % 的糖含量,目前 DouxMatok 已经与欧洲最大的糖生产商 Südzucker 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准备将这项技术推出市场。

无糖饮料未必能减肥,但越穷越胖是真的

如果这些新的代糖技术能够被应用到更多无糖饮料里,那些无糖可乐和无糖奶茶也就可以不再只是一个营销噱头,但即便如此也未必能让更多肥宅瘦下来,正如爱范儿此前一篇文章所说

减肥这件事已经被无数次证明过,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人在家中躺,肉在床上甩的好事。

更令人绝望的是,已经有研究指出有意识地少吃多动其实也不一定能解决肥胖问题或预防发胖。除了生理原因,肥胖还受到如来自社会层面的更多因素的影响。

《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提倡「锻炼是最佳减肥方式」,却较少提及减少摄入高热量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的重要性,有可能是受到了一个叫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机构影响。

这一机构从 90 年代就开始赞助国内各种肥胖主题的研讨会,而这家机构背后的金主其实是可口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多家「垃圾食品」企业。

而不少调查显示,中低收入人群反而更容易肥胖,因为这些人是炸鸡汉堡等廉价高卡路里食物的主力军,而唾手可得的外卖是很多打工一族的唯一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越穷,就可能越容易发胖。

但无论如何,更加健康的无糖饮料正在成为新的潮流,即便这世界上的胖子依然越来越多。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