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7 / Redmi Note 7 Pro 上手体验:标杆旗舰往左,实用主义往右

评测

2019-03-18 17:07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为了反击友商,雷军在年初的 Redmi 发布会上说了这句话,这跟平日唱「Are you Okay」的雷军相比十分反常,即便是在两个月后的 Redmi 7、Redmi Note 7 Pro 发布会上,我们依然能隐约感觉到 Redmi 随时反击友商的火药味。


▲ 红米 Redmi Note 7 Pro、Redmi 7 快速上手

Redmi 7 和 Redmi Note 7 Pro 是不同于 Redmi Note 7 的两档产品,如果是按照高中低去分的话,Note 7 在配置上属于中档,比它更高的是今天发布的 Redmi Note 7 Pro,系列最基础入门的是 Redmi 7,三款手机主要区别在于配置和售价。

▲ Redmi 三机配置

通过这三款产品,Redmi 系列覆盖了 700 元~1600 元的中端机市场,换言之,它们最关键的任务只有一个——继续保持性价比。

根据官方介绍,对比之前发布的 Redmi Note 7,本次的 Redmi Note 7 Pro 共带来 5 项更新:

  • 更换索尼 IMX 586 相机传感器
  • 采用高通骁龙 675 处理器
  • 最高可选 128GB 存储空间
  • 标配 18W 快充充电器
  • 增加 P2i 整机生活防泼溅功能

命名是一码事,尺寸则是另一码事

在我印象当中,Redmi 的数字型号都是系列当中规格最小的一款,毕竟在百元的成本控制面前,配置必然都是「能用就好」的入门款。

不过当我拿到 Redmi 7 和 Redmi Note 7 Pro 两台手机后,我发现它们和我想象中的有明显出入,比如 Redmi 7 这次竟然用上了一块 6.26 英寸屏幕,这比我想象中的规格要大不少。

对上一次,Redmi Note 7 所用的是一块 6.3 英寸屏幕,这次 Redmi 7 和 Redmi Note 7 Pro 分别用的是 6.23 英寸和 6.3 英寸,同样也是水滴屏。当然他们在分辨率上还是有点不同,Redmi 7 分辨率是 1520 x 720,Redmi Note 7 Pro 是 2340 x 1080,在几乎相同的屏幕尺寸下,凑近一点能看到两个分辨率之间的差别。

由于机身背部设计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案,因此将两台手机拿在手上也能明显感受到之间的不同。简单来说,Redmi Note 7 Pro 和 Note 7 几乎一致 ,同样是平直的双面玻璃和圆弧的中框, 边缘部分采用弧边过渡,同样是电镀渐变色的后背也诠释着 Redmi Note 的血统基因。

▲ Redmi 7 与 Redmi Note 7 Pro

而 Redmi 7 则是用上了弧度更大的弧面背壳设计,以及还有磨砂质感的中框,机身配色也没有了 Note 7 那样的电镀质感,取而代之的是渐变设计。这方面可能是出于成本上的妥协,毕竟更深层的外壳加工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制造成本。

不过尽管在设计上两台手机有着一点不同,但在手感这一层面上,我却更偏向于弧面后盖的 Redmi 7。原因无它,弧面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机身的「大」和「厚」,尤其是在这种有着 4000mAh 电池的手机上,这样设计能让我更方便地进行单手操作,而无需专门用双手去拿稳手机。

由于两台手机都搭载着一块大电池,因而它们在重量上都不能算是轻量级选手,在几乎相同的设计下,Redmi Note 7 Pro 和 Note 7 一样都是 186 克,但即便是入门款的 Redmi 7 也不算轻,同样也达到了颇有「份量」的 180 克。

至于其他细节功能,两台 Redmi 手机继续延走实用派路线,红外线遥控、3.5mm 耳机孔都没有缺席。不过在电池方面,Redmi Note 7 Pro 除了能支持 QC 4.0 快充以外,包装内还标配了 18W 的充电器。

此前发布的 Redmi Note 7 虽然也能支持 18W 快充,但由于标配的是 10W 充电器,因此需要用户另行花多 10 块去增购充电头,这次 Note 7 Pro 能标配 18W 快充,也算是个令人喜闻乐见的升级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款手机当中,Redmi 也保留着几个有趣的功能:比如比 100% 音量铃声更响「超大音量模式」、六档可选的巨无霸字体、在目前的智能手机里几乎找不到的「收音机」以及还有整机 P2i 生活防泼溅。

「够用就好」的配置

既然两款 Redmi 手机都定位在中端市场,自然他们的首选处理器必然是高通骁龙 6 系列,在年初的 Redmi Note 7 上,他们提供了骁龙 660+3GB+32GB 起步的配置。

而这次比 Note 7 定位第一档的 Redmi 7 搭载了骁龙 632 处理器,存储空间在 2GB+16GB 起步;比它高一档的 Note 7 Pro 则是采用骁龙 675 以及标配 6GB+128GB 存储空间。

骁龙 675 这个型号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其实它是高通推出骁龙 670 数月后更新的改款处理器,定位和骁龙 670、骁龙 710 一样是中端产品,区别在于骁龙 675 是 6 系列中首款采用高通 Kryo 4 系列内核的处理器。

▲ 安兔兔评测跑分(左:Redmi 7,右:Redmi Note 7 Pro)

尽管不是骁龙 855 同款的 Kryo 485,整体最高主频也只有 2.0Ghz、工艺也只是三星的 11nm LPP,但其所搭载的 Kryo 460 内核实力也不差,整体估计能达到骁龙 710 约 80% 的性能水平。

通过下面参数表能看到「高通特别的卡位技巧」:

Redmi 7 也能正常运行《王者荣耀》和《刺激战场》这两款游戏,但也仅限于「能运行」这一层面而已,想要高帧率运行对于这台百元机而言显然会吃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对它要求太多,毕竟是款入门配置的产品,它的功能性明显要比它的游戏性更重要一些。

比方说,4000mAh 的电池搭配 720P 的屏幕,充一次电能用多久?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大概半个月吧(约 400 小时,16 天)。

新 4800 万像素摄像头,体验怎样?

我们之前在 Redmi Note 7 这款产品上对比过 4800 万像素和 1200 万像素之间的区别,不过当时 Redmi Note 7 所用的是三星 ISOCELL GM1 这款传感器,它是在 1200 万像素的基础上通过算法插帧去实现高像素的效果。

而这次 Redmi Note 7 Pro 所用的则是和 GM1 规格接近的索尼 IMX 586,也就是小米 9 的同款 CMOS,不同之处在于这款传感器是硬件直出的 4800 万,而 GM1 则是通过软件插帧去完成。

两者体验上的区别不算很大,最终效果也的确是标称的 4800 万,但由于之前用的 GM1 需要算法支持,因此在拍摄 4800 万像素照片时所需时间比 IMX 586 要更长一些,反之 IMX 586 虽然成本更高,但效率也比前者要更强一点。

和其他几款 4800 万像素手机一样,相机默认是 1200 万像素输出,4800 万像素是功能可选项。实际出品其实和之前的 Redmi Note 7 相比并不是很大,高像素的优势主要在于对细节的保留,这方面显然 Redmi Note 7 和 Note 7 Pro 都能完美实现。

Redmi Note 7 Pro 样张展示:

而得益于高像素拍摄,因此在有长焦拍摄需求时,我们也可以在不大量损耗画质的情况下对画面进行适当裁剪。

不过可能是由于新机固件原因,相机在拍摄时会偶尔出现白平衡不稳的情况,需要在手动点击对焦之后等待约 0.5 秒,白平衡才会恢复正常状态。

「Redmi 三杰」能否成为小米家族的护城河

从百元的 Redmi 7、千元的 Redmi Note 7 再到超越 1500 元定价的 Redmi Note 7 Pro,通过这三款产品,「Redmi 系」覆盖了目前从 500 元起到 1500 元的中端机市场。

相比起旗舰定位的小米数字系列和 MIX 系列,Redmi 依然在定位上强调的是功能性和实用性,比如我们三台手机所配置的 4000mAh 电池、大屏幕、巨无霸字体、生活防泼溅、高像素相机…… 这些无一不是瞄准「实用」这一目标去设计的功能。

和定价更高的旗舰产品不同,在市场定价上涨和趋近饱和的大趋势下,实用路线的产品依然十分吃香,从这次卢伟冰公布 Redmi Note 7 的「1 个月 100 万销量」足以证明这种经济适用型产品依然有着可观的市场前景。

对比配置和定价更高的旗舰,这些专注于功能性、售价更低的中端产品有着更广阔的消费人群:

老人机、年轻人的备用机或者是学生的第一台手机……

Redmi 的品牌独立我认为可以看作是小米守护性价比的护城河之一,通过这三款机型,小米家族继续揽括从百元到千元的定价市场。

换言之,尽管小米数字系列在今天已经没有当年 1999 元的超级性价比定价,但有着 Redmi 系列接棒,实际上小米家族仍然没有离开这个定价范围。

可见的是,在 Redmi Note 7 Pro 接力小米 8 青春版的千元角色后,小米将会往 2000~4000 元的次旗舰、旗舰角色进发,而 Redmi 三款手机将会承担小米家族在百元到千元之间的功能机路线,逐渐成为小米「走量」的护城河。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