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Google 总部的建筑事务所,这次要打造一座漂浮城市

公司

2019-04-09 15:18

在电影《未来水世界》中,2500 年的地球两极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类只能建起浮岛在水上生活。

▲图片来自:《未来水世界》

虽然这样的未来未必会到来,但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不少国家和城市确实正在消失,比如有数据表明马尔代夫将在 100 年后沉入海底。

在这种背景下,漂浮城市也开始被提上日程了。

最近知名建筑事务所 BIG(Bjarke Ingels Group)就联手麻省理工学院海洋工程中心和非营利组织 Oceanix,公布了一个可容纳 10000 人的漂浮城市项目,也被联合国人居署纳入了《新城市议程》进行讨论。

按照计划,整座漂浮城市面积约为 75 万平方米,由六个正六边形的浮岛构成,每个浮岛将承担不同的公共用途,比如医疗、教育、购物和文化中心等,累计可以容纳约 10800 名居民。

为了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这座漂浮城市被设计成可抵御洪水、海啸和 5 级飓风。其支撑底座将采用一种叫做 Biorock 的生态岩石,这是电解积聚溶解在海水中的矿物质形成的物质。

Biorock 这种材料只要有电流流动,结构就会无限制地增长,如果损坏也会自动修复,也就是说随着时间迁移,建筑结构反而会越来越坚固。更神奇的是这种材料的硬度是混凝土的 3 倍,却依然可以漂浮在海面。

按照 BIG 的设计,这座漂浮城市将会是一个可持续的人造生态系统,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实现能量、水、食物和废物的循环流动,这一设计理念体现在城市中的各个细节中。

漂浮城市的饮用水来源主要是三个,一是屋顶或建筑表面收集雨水的系统,二是城市底部的海水淡化工厂,还有就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等装置直接从空气中提取水分,类似的装置已经在一些国家投入使用。

因为水资源稀缺,因此留给农作物灌溉的,漂浮城市的农作物基本采用新的种植技术,所需的水量比传统农业少 90%,同时利用鱼类的排泄物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而且城市底部还会发展海洋养殖,比如海藻、牡蛎、贻贝、扇贝等养殖。

在漂浮城市里,也看不到任何高排量的汽车和卡车,居民出行都是搭乘电动车甚至无人驾驶汽车。生活垃圾则通过气动管道运动到分拣站进行回收,部分垃圾直接进入厌氧消化池转化为土壤肥料。

而且每袋垃圾的袋子都会有一个传感器来记录这些垃圾来自何处,所有垃圾数量都将被计量,就像今天统计电费和水费一样,以此来鼓励人们减少浪费。

零废弃物设计中心(Center for Zero Waste Design)是漂浮城市项目的合作方之一,其创始人 Clare Miflin 认为在这座城市上共享经济将会成为主流,从手机电脑到汽车,人们都不再购买,而是租用,所有物品都要达到最高的利用率。

虽然目前漂浮城市的计划还在概念阶段,但是主导这个项目的建筑事务所 BIG 的实力不容小觑,Google 总部和纽约新世贸大厦中心背后都有 BIG 的身影,Fast company 曾将 BIG 评为 10 家最具创新力的建筑设计公司之一,称其为「探索实用主义的乌托邦」。

▲ 新世贸中心二号楼由 BIG 设计

因此 BIG 提出漂浮城市这样的计划也不让人意外了,BIG 的的合伙人 bjarke ingels 表示,到 2050 年,世界上最大的 10 个城市中有 9 个都将面临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问题,而海洋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未来。

这个计划在联合国人居署以「可持续漂浮城市」(Sustainable Floating Cities)的圆桌讨论会上首次公布,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娜·默罕默德在演讲中表示

气候相关风险对当今的城市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漂浮的城市可以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新模式。

无论如何,这也给人类未来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除了迁居地下城,还可能飘在海上。

题图及部分配图来自:BIG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