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风」已经过时了
很少有产品能像 Instagram 一样引领一种风潮,甚至这种风潮能跨越软件本身的使用范畴。
能让暗淡、日常的照片焕发生机的滤镜是 Instagram 的标志,它们风格各异,但能够神奇地营造出一种统一的「Instagram 感」。
当 Instagram 成为一个 10 亿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服务时,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拍照、分享的方式。甚至,作为照片背景的餐厅、咖啡馆、酒店会主动修改装饰,让自己变得更加 「Instagramable」(适合拍照上传 Instagram)。在 Instagram 用户并不多的中国,「Ins 风」也成了一种家居设计的风格,走进了不少人的日常生活。
但人类的审美就像恼人的秋风,它会在窗外短暂徘徊,但绝不会驻足不前。Instagram 式的审美泛滥之时,也开始有了反抗「Ins 风」的迹象:青少年选择不加滤镜,甚至故意让照片「变丑」;网红们开始坦诚自己的真实一面,品牌也在用不一样的手段迎合新的风潮。
「Ins 风已经过时了」的声音背后,有年轻一代追求真实、个性的固有诉求;也有网红和 MCN 机构发现原有「套路」不再奏效的血泪经验。
一、
Instagram 是个产品驱动的照片分享应用。
创始人 Kevin Systrom 讲述的创业故事是:他发现女朋友很少在线分享照片,原因是当时的手机拍摄效果都很差,因此他想到了美化照片的滤镜,并亲自动手做出了 Instagram 的第一个滤镜 X Pro II。
▲这是 Instagram 上的第一张照片,由创始人 Kevin Systrom 上传,使用 X Pro II 滤镜,照片中的脚来自他的女朋友
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并不高(Systrom 最初的项目并不是 Instagram),但它揭示了 Instagram 能火起来的两个最重要原因:一、让照片变好看的滤镜;二、它是一个照片分享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修图工具。
滤镜本来是指加装在相机镜头前的镜片,通过对光的不同波段进行选择性吸收,从而让摄影作品产生特殊效果。在数字时代,照片处理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能够对照片进行风格化处理的工具被统称为滤镜。
在 Photoshop 中,为照片选择合适的滤镜是一项考验审美、技术甚至想象力的事,而 Instagram 的滤镜让一切都变得异常简单。在手机拍照效果聊胜于无的 2010 年,这个功能尤其重要。Instagram 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
2018 年 9 月,Instagram 的两位创始人宣布了离职的消息。当年以相当大的魄力力排众议决定收购 Instagram 的马克·扎克伯格给他们的评价是——卓越的产品领导者。
二、
现在,Instagram 上有 40 个照片滤镜。Kevin Systrom 设计的 X Pro II 还在,而且使用率颇高。
有研究显示,Instagram 上最受欢迎的前 9 个滤镜分别是:Clarendon、Juno、Ludwig、Lark、Gingham、Lo-Fi、Valencia、Aden 和 X Pro II。
X Pro II 会大幅增加照片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并在照片边缘添加渐变的阴影。这是 Instagram 最早的滤镜,当时手机摄像头的拍摄效果普遍非常差,X Pro II 的强烈效果就是为了改善照片的显示质量。
▲X Pro II 滤镜至今还在 Instagram 上应用. 图片来自:YouTube
除了效果过于强烈的 X Pro II,剩下的 8 个最受欢迎的滤镜大致可以分类三类:
1、Clarendon、Juno、Lo-Fi
这三个滤镜都可以增加照片的明亮对比,并让色彩更加鲜艳。其中最受欢迎的 Clarendon 会给照片加一个淡淡的冷色调;Juno 会让冷暖色调对比更强烈;Lo-Fi 的效果最强烈。
2、Ludwig、Lark、Valencia
这三个滤镜用于突出某种色彩。Ludwig 会降低照片中其他颜色的饱和度,但会增加暖色尤其是红色的饱和度;Lark 多用于户外照片,它会降低红色的饱和度,同时增加蓝色、绿色的饱和度,并增加照片整体的亮度;Valencia 会增加照片的暖色的效果,尤其是会给照片添加黄色效果。
3、Gingham、Aden
这是两个比较风格化的滤镜。Gingham 降低照片的饱和度和高光,让照片偏冷、灰,呈现老照片的风格,也被很多人用于被称为「日系小清新」的风格;Aden 同样降低照片的色彩饱和度,同时添加棕色调。
Instagram 上使用最少的滤镜包括 Kelvin、1977、Toaster 等,它们会给照片增加非常强的风格化效果:或是类似负片的色调,或是略显诡异的紫色,或是让照片看起来苍白、粗犷。
这就是大部分人使用 Instagram 的方式:大家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去创作艺术化、个性化的照片,而只是倾向于让自己日常的照片看上去更好。
大家实现「美好」路径也大同小异,那些差别并不大的最受欢迎的滤镜,一起营造了一种内在统一的「Ins 风」。
如果现在让你快速总结下「Ins 风」具体是什么风格,可能无外乎会是那几个词:多彩、简约、小清新、高级感。
三、
所以本质上,Instagram 是生活的「美好滤镜」。
这种审美也在反过来影响人们在网络之下的行为。那些看上去更美好,或者说更符合 Instagram 审美的食物、配饰、摆设、餐厅,更容易获得人们的青睐。比如,有精致拉花图案的拿铁咖啡、吐司面包就是典型的「Ins 风食物」。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国产 INS 风的廉价潮流何时死去?》的文章总结了「四大 Ins 风元素」:火烈鸟、霓虹灯、龟背竹和波波池。
对品牌方来说,这种需求促使他们做出改变,明星和意见领袖们发布在社交平台上,体现「生活仪式感」的「Ins 风」元素是最容易被模仿的。
TheVerge 的一篇报道发现,很多餐厅的装饰、选址(倾向于选择能让更多阳光进入的地段)、菜品和饮品等都在优选考虑 Instagram 拍照的需求。
这种风格甚至影响到了中国的家居设计,尽管中国 Instagram 用户并不多。
《第一财经杂志》把「Ins 风」在中国的流行归结为「国内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他们想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同时希望拥有更好层次的、个性化服务和购物体验。
家居设计的「Ins 风」则是意见领袖、用户需求和商家装修风格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一财援引淘宝的数据显示,去年「双 12」期间,家居装修类成交量前十的商家多半都是「Ins 风」。
四、
万物皆学「Ins 风」本身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最初的反抗来自标榜个性的更年轻的一代。
最初,一些人在 Instagram 上发起了「不加滤镜」(#nofilter)的活动,如今加了这个标签的照片已经有 2.5 亿张。
最近,《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采访了几位年轻的不加滤镜的新晋网红和普通用户,他们已经和过去的网红和用户有一些截然相反的偏好。
▲ 年轻的网红们乐于暴露自己的真实一面
更年轻的一批用户认为,相比修饰过的完美,他们更渴望坦诚和真实。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他们会主动让照片看起来模糊、充满颗粒感。
一个叫 Huji Cam 的应用最近大受欢迎,下载量已经超过了 1600 万次,而它自带「变丑」滤镜:可以让清晰明亮的照片看起来像用老式的一次性相机拍摄。
▲ 使用 Huji Cam 拍摄的照片效果
对更年轻的网红来说,真实也是他们追求的状态。他们不会像过去的网红,只有当光线完美时才拍照上传,而是更追求「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他们也不会在意发重复的照片,这些在过去的网红看来都是大忌。
五、
反「Ins 风」并不是年轻小孩们又一次标新立异的游戏,MCN 机构、上一代网红和品牌方都意识了这股风潮的影响。
一家网红管理平台的负责人告诉《大西洋月刊》,在他管理的网红中,60% 粉丝在 10 万以上的人每月都在掉粉。一年前,做过美甲的手放在精美的咖啡杯上的照片还能获赞无数,但现在,人们更有可能取关。
网红们第一次有了这样的疑问:粉丝的口味正在改变,我该怎么继续涨粉?
一位叫 Taylor Cohen 的数字研究专家甚至精确给出了「Ins 风」流行的巅峰时间——2018 年中期。他举了个例子,号称「红遍北美」的 Instagram 快闪博物馆 Happy Place 就在短时间内遭遇了重创:2017 年,Happy Place 登录洛杉矶,199 美元的 VIP 票供不应求;但今年 4 月来到波士顿,Happy Place 遭到了冷遇。
▲ Happy Place 内的陈设. 图片来自:Unsplash
一些敏锐的品牌在适应这种变化,比如美妆品牌 Glossier 使用黑洞的 meme、看上去更自然的妆容等在 Instagram 上迎合年轻一代的口味。
尽管感觉异常艰难,上一代的网红们也在努力改变,他们开始坦诚分享自己为了维持完美承受的巨大压力,并透露自己真实的收入。在推广品牌时,网红们也开始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晒用完的空瓶,这是比精美的品牌产品照更有说服力的安利。
对 Instagram来说,这样的变化对产品设计和平台生态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反 Ins 风」的风潮在商业上的影响,也刚刚开始。在参差多态的混乱和千篇一律的美好间来回折腾,是时尚行业的永恒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