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学理论,可能都是错的

生活

2019-07-15 17:50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其中一个最让人忧心的理论也许是「旁观者效应」。

简单来说,「旁观者效应」认为,在危难情况下,周围的旁观者越多,有人站出来救助的几率就越小。当旁观者只有一人时,他会更可能对遇到问题的人提供帮助,但旁观者人数较多时,不少人都会自动默认这是其他人的责任,进而选择不行动。

▲图片来自 Compli

《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发布的研究指出,旁观者愿意帮助陌生人的意愿,也许比我们想象中更高。

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分析了来自阿姆斯特丹(荷兰)、开普敦(南非)和兰卡斯特市(英国)的公共闭路电视视频材料,并发现其中记录的超过 200 个意外事件中,90% 的事件都有旁观者出手帮助。

研究人员将以下行为均纳为旁观者的出手相助:安抚的手势、让人平静下来的触摸、在冲突方间形成阻隔、慰问受害人、为身体受伤的人提供实用帮助或是将挑衅者推/拉开。

这些被记录的事件平均持续时长超过三分钟,旁观者人数平均为 16 人,出手干预人数平均为三人,三个国家间情况的差异性不大。

和原有「旁观者效应」理论所提出的相反,研究者发现,旁观者人数越多,就越有可能会有旁观者出来帮忙。

为什么这会和原有理论截然相反呢?

需要指出的是,「旁观者效应」受启于 1964 年的一次凶杀案。报道指年轻女性 Kitty Genovese 在 38 人袖手旁观(不报警)的情况下被凶手在公共场合杀害。

▲ Kitty Genovese 案件在美国文化上影响非常大(原报道旁观者人数为 37,后更正为 38 人),图片来自 YouTube

后来,有调查指出「38 名旁观者」更多只是《纽约时报》记者杜撰出来的数字,而凶杀案则是发生在更暗和偏僻的角落,此外,这件事也并非「没人报警」,而是两人报警之后,案件没得到合理的处理。

除了这个案件,心理学家们还做了不少围绕这个理论的实验,得到了支持论证的结果。

问题是,那些实验大多都类似小型「实验室模拟试验」,并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而这次针对闭路电视内容的研究,则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研究范本。

事实上,近几年来,不少非常「经典」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都受到重新审视。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学都在被挑战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 「斯坦福监狱实验」,或者看过根据该实验改编的同名电影

1971 年,美国心理学家 Philip Zimbardo 组织了一个研究监狱中权威和被监督者行为和心理影响的实验,招募了一批斯坦福的在校大学生当志愿者,随机分配担当囚犯和看守。

▲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剧照,图片来自 IMDb

Zimbardo 发现学生们自然而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担当看守的学生逐渐展示出虐待的倾向,部分作为囚犯的学生则是表现出心理创伤和精神崩溃。因被认为反社会,这个实验最终被提前终止了。Zimbardo 将学生的性格从善变恶的转化称为「路西法效应」。

2018 年,Ben Blum 对该实验提出了质疑。他援引了一份 Zimbardo 此前未公开的记录,指其曾建议指导担当看守的学生去变得更粗暴,而非此前所说的「无干预」。

而在实验开始 36 小时后就「经历」精神崩溃的「囚犯」学生事后表示,他其实是演的,因为他想快点离开实验,回家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

▲ 曾声称经历了精神崩溃的「8612 号」学生,图片来自 《斯坦福监狱实验》

此外,实验还存在无法重复实现和 Zimbardo 涉嫌刻意选择在未经同行审查的刊物刊登结果,以逃避审核等问题。

同一年里,斯坦福另一个经典实验「棉花糖实验」也遭到质疑

上世纪 70 年代,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找来一群小朋友,他们面前放着一颗棉花糖或其它小甜点,告诉小朋友,如果他们能够忍到 15 分钟后再吃,就能多获得一份。

▲ 图片来自 Science News

当时研究指出,忍耐时间较长的小朋友通常会在未来有更好的学习成绩、自制力等,也普遍比延迟满足能力更差的孩子成功。

2018 年,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 Tyler Watts 以 1000 名 4 岁孩子的实验数据为分析样本,并发现,他们长到 15 岁时,他们的成就和延后满足能力的关联度只有 70 年代报告的一半;如果你把家庭背景和智力因素再筛查归类一下(将同等条件的孩子放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关联直接消失了。

▲ 图片来自 《大西洋月刊》

新报告指出,家里较富裕的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普遍更强,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大人一般都能兑现他们的承诺;而家境贫困的孩子,可能担忧「第二份承诺」无法兑现而选择把棉花糖先吃掉。无论如何,在同等家庭背景的情况下,吃掉还是没吃掉棉花糖和成功的关联都不大。

70 年代的实验对象虽然都是孩子,但他们都是来自斯坦福内部的育儿中心,换言之,家境都算不错,而且一共只有不够 100 人的样本,结果代表性也有局限。

正在浴火的心理学

▲图片来自 Pro Papers

我在读书的时候从美剧等流行文化产物中接触到这些心理学理论,并因其被广泛引用而记忆深刻,甚至认为它们是「常识」的一种。

▲ 图片来自 Giphy

近十年来,心理学界开始兴起 「可复制实验」运动,即对原有的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进行重新检视,以上提及对经典理论的质疑或多或少也是这个运动的一部分。

那些你我熟知的经典心理学理论,在更大规模的样本和优化的研究方式下,很有可能会被找出问题。

但这就意味着心理学没有价值吗?答案是否定的。

心理学是一个广为大众接受的学科。它的结论更容易被结合到我们那无聊的的日常生活中。

Vox 的描述恰好地解释了我们对心理学的偏好,同时,心理学更是代表了人类一种近乎天性的好奇心——对自我(以及人类这个整体)的好奇。

而在种种推翻旧理论,树立更严格的实验规则等 「让人厌恶过程后,这个学科反倒会变得更好。」

更让人的担心,也许是那些旧理论的「病毒性」——那些实验在结构上的简单,以及其结论的震撼程度,让它们成为天然就好传播的内容。

达勒姆大学教育学教授 Robert Coe 认为,这类实验已经渗入大众意识中:

它(棉花糖实验)永远都不会死,就算已经被证伪,这才是最大问题。未来十多二十年的育儿书还是会引用这些理论。

题图来自 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