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他用 6 年青春,给年轻人造了一辆车

公司

2020-06-24 13:27

有人说,汽车设计是设计的登峰造极。

还有人说,汽车设计师是最魔幻的职业之一。因为他们得有一颗艺术家的心,一个商人的大脑,一双工匠的手,以及一张罗永浩的嘴。

然后有一位年轻人,先爱上了汽车设计,再成为了一名汽车设计师。

他花了 6 年青春,带领团队设计了一辆给年轻人的 GS4 COUPE。

他是广汽研究院-外造型设计部-责任设计师——张成。

可以说,这辆车就是他青春的一部分。

但年轻时的热爱总是莽撞、疯狂,又短暂,很容易就在现实面前分崩离析。

我们好奇的是,他身上有着什么力量,能让「青春」变成一件如此持久的事情。

回到最开始,很多未来之路的决定性瞬间,其实都是源自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童年。

张成小时候就很爱画画,童年的色彩大部分都是关于世界的美,长大后自然而然就开始接触设计,然后就选择了汽车设计。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设计师看起来很酷。

我发现设计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很多事情,它可以帮助别人、服务别人,并且在新问题面前,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2012 年,张成从辽宁工业大学设计系毕业,毕业前夕,他参加了一个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拿下了比赛的第一名。通过这次机会,张成也认识到了广汽的领导,在一次演讲中,他发现广汽是一个肯给年轻人机会,能让年轻人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这一年,张成 22 岁,他的人生自此开始转折。

那次演讲后,他毅然决然地从老家东北来到广州。他说:

我觉得接下来可以创造一些奇迹。

一位年轻的汽车设计师

广汽 GS4 COUPE 的 30 天超长发布会上,我们在一次分享沙龙上见到了张成。

当他眉飞色舞地分享 GS4 COUPE 的设计时,言语中透露出高于同龄人的沉稳和野心,但当他笑起来,分享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年轻人独有的朝气和热情又回到了脸上。

沙龙过后,我们和他面对面聊了几个小时。

首先,成为一个汽车设计师,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我曾以为画一张好图就可以造一辆好车,入行后,才发现汽车设计可能是除飞机以外最难的设计了。

因为刚毕业不太懂工程制造,也不太懂和其他部门沟通合作的技巧,画出来的图都很难具体实施,在广汽的头三年,我困惑过很久——为什么一个好的想法就是做不出来?

在广汽的 8 年,我从一个助理设计师、设计师,到现在参与团队项目、变成项目负责人,最终将一辆车展示在大众面前,才懂得一个好的汽车设计师,不仅要懂画图、懂数据、懂工程、懂技术、懂汽车制造,更要和团队默契配合,精准控制产品的一丝一毫,才能把一个美好的设计变成一个美好的现实。

那做一个汽车设计师,是不是年龄越大越好?

我觉得一个汽车设计师如果有多年实战经验和技术积累,他就可以把一个车塑造得更成熟、更接近消费者的需求。

但一个年轻的设计师他可能会有很多出色的想法,画出很出类拔萃的图,图纸不一定能成为现实,但这会激励他们一步步努力让自己的设计落地,并在挫折中变得更沉稳。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的汽车设计师出现,很多热血的人在干这份职业,只要他足够努力、足够付出,付出常人无法比拟的努力,就能在这个行业更早实现自己的梦。

和我们分享一下汽车设计师努力的日常吧!

我们基本上是在接到任务后,就会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报告,了解项目匹配的消费者,接着搜集各方面素材、用户需求,以及未来 5-10 年甚至更远的流行趋势,保证一辆车的设计能让它在三年量产之后实现引领,而不是出场即平庸。

设计师搜集的大量素材,将在脑海归结成一个精神,就像 GS4 COUPE 的「猎风闪电侠」那样。这时就可以根据它绘制大量草图,全方位地去设计整车的比例,渲染出脑海中的效果图。

然后,就得经历上百个方案的残酷评审竞争,最后通过的造型方案,才能到油泥模型阶段,这时就要将二维的图像变成三维的实物。

这又是一大严苛挑战,整个过程就像带着枷锁在跳舞。因为不仅要处理好平面变立体的条条框框,还要和模型师反复调整,和工程师不断磨合,和数据设计师屡次修改,一切都是为了让最终的模型无限接近图纸,并最终生产落地。

就像有人说,汽车设计师得有一颗艺术家的心,一个商人的大脑,一双工匠的手,以及一张罗永浩的嘴?

汽车设计师对我而言,这个称呼是很高的赞誉。但你要说有一张老罗的嘴,这个我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一辆为年轻人造的车

在张成作为汽车设计师的漫长之路上,GS4 COUPE 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年轻人身上生猛的创造力,在这辆车上随处可见。

张成说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他希望每一个坐上这辆车的人,都能看到遍布细节的用心。

我们在他讲述这辆车诞生的过程中,知道了他的热情和追求来自何处。

GS4 COUPE 从一个想法变成现实,都经历了些什么?

我是第一代传祺 GS4 的团队成员,最开始就参与了整车的灯具设计,当时就开始了解一辆车是如何从无到有,如何让一辆车远看好看,近看耐看。

两年后,我的经验慢慢丰富,开始参与几乎所有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和尝试,随后主设计了 EV Coupe 广州车展概念车和 EnSpirit 概念车。

虽然这两款概念车都具备量产的可能性,因为更高的要求,一直没在市场推出,接下来一探索就是 6 年,我们整个团队都把心血投入其中,不断地调整空间比例,整车的宽、轴距、轮距、长宽高、顶棚的高矮,还有满足极限的风阻系数节能。

最终,拿风阻系数来说,我们达到了 0.295,这也是同级别里最低的,比奔驰宝马的同级别车型还要好。

到今天 GS4 COUPE 推出,没有之前的百般磨练和不断修改,我们也无法自信满满地将它放在舞台之上。因为它达到了目前最完美的比例,它也会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设计。

既然它属于年轻人,怎么确保年轻人会喜欢这款车?

这款车在设计之初,会经过大量市场调研,设计之中,又会邀请很多经销商和真实的 90 后用户来真实体验和评价,而且我们的团队设计这款车的几乎都是年轻人,设计过程中,会不断拷问它首先能不能打动自己。

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将很多年轻元素充分融入到了车子中,比如我们给车设定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猎风闪电侠,传达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人格;还有用「666」的元素来呈现排气管,以及「十万伏特电眼」的远近光模组、「追风逐月」腰线主题设计、「暗夜银钩」的顶部饰条……

这些都是经过多年探讨,在几毫米之间去反复取舍,最后才让每个设计达到的最佳比例。这也让 GS4 COUPE 变得个性十足、独一无二。

「年轻」的设计总是害怕过时。您认为过时是一个问题吗?怎样才能不过时?

我个人理解,做为一个汽车设计师,就必须得具备常人所没有的超前预知能力,因为一款产品从无到有,它必然会经历至少三年左右的时间,所以设计师必须判断数年甚至 5-10 年后的流行趋势,不然你的设计就很容易过时。

如果一款产品在这个时代具备了很强的时代烙印,有着专属时代的独特风格,以及足够广阔的升级迭代空间等等,那么它就有机会成为一种经典。

放大来看,您认为国产汽车设计想要变得更好,什么是最重要的?

外派到广汽洛杉矶设计中心工作交流时,我发现国外汽车设计师的优点就在于:他们非常自信、不吝赞美、敢想敢做,动手能力很强,发自内心地去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也善于制造畅通的交流环境,团队成员会发现彼此的亮点并帮忙实现。

在多年的造车沉淀和文化底蕴中,他们就算做一款概念产品也有着高度的可实现性。

我们现在好些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了,但还要深度地去了解用户,好的声音坏的声音都需要,要真正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创新,再超出他们的预期。

引领产品,而不是跟随产品,未来就一定能得到用户真正的青睐。

一条关于年轻人的路

如何在设计中打好一场持久战?

当我设计的汽车在大街上穿梭的时候,我会感觉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从而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种感觉让我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设计。

而且当一帮志同道合的「战友」和我共同完成一件件作品时,那种快乐真的无与伦比。

所以我觉得设计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它不仅是在画一张图,更是在创造一个新事物,创造一种新的生命力。

这些年走过来,每次当我要放弃,我就会回想起我的初衷,不断问自己:就这样放弃了吗?你为什么要选择汽车设计?你最初的梦想在哪?

当梦想和现实的茶米油盐相撞,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

年轻人的黄金 10 年有太多东西值得去创造,接触越多新鲜事物就会越发觉得自己渺小,我只希望在漫长的设计时间里,当作品有一天问世,也不要丢了手艺。

所以我是一个工作狂,三年来除了晚上固定时间回家睡觉以外,基本都长在公司里边。对我来说,吃饱不饿就行了,凌晨三四点甚至通宵两三天都是很正常的事,还好我身体底子好(笑)。

在同时处理几个项目时,我几乎都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我很庆幸有我老婆一直支持和信任,也希望自己能多抽空陪孩子,和他一起成长。

下一步有什么新项目想尝试吗?

因为我比较喜欢大车,接下来可能会去尝试更大级别的品类,拓展更多可玩和有挑战的空间,因为大车就要有大哥的范儿,要更威猛、更刺激、更有突破性一些。

另外,我也会尝试探索更智能的系统,让未来的汽车更拟人,就像朋友一样陪伴在我们身边。

对新入门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呢?

刚入行的两三年真的很难,不要因为短暂的瓶颈而放弃,特别是在方案竞选不上,一次、两次、三次、十次之后,很多人都无法坚持下去了,这种残酷会如影随形。

当你信心丢失的时候,想想自己和其他人有什么差距,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眼光,或者在跟着别人的后边走。一个设计从业者,一旦丢了自己,丢了对未来的判断,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

所以要经常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跳到另外一个场景、另外一个空间去反思自己,跳出设计圈,不断地去吸收新的能量,和外界产生更多联想。闯破一个个牢笼,你会看到更亮的天空。

写在最后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

新能源、网联化、智能化、无人驾驶,都正在深刻地改写着过去的汽车设计准则。

未来的变化很大,但每步行动都源于细微之处。

按张成的话说,每天为了几毫米去探讨,一调整就是几个月,「做设计要像大象面前的一只蚂蚁一样去探讨,才能实现极致的效果」。

就像问到他最欣赏的人时,张成回答,「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在说出他要发射火箭的消息时,外界一片哗然,很多人觉得他是个疯子,但他依然自己学、自己做,最终创造了人类第一次由私人公司发射火箭的历史。

张成最喜欢的电影是《十月的天空》,这也是一个关于太空的故事 —— 一个小镇,一条铁轨,几个矿区少年,实现了被一群村民耻笑的火箭梦。

「所以成功者一定是敢于冒险的」,他说,「但很多人在这之前就被唾沫淹死了」。

在冒险的路上,他形容自己是一个白日梦想家,但也会一步步把梦付诸实践。

「如果有一个梦是人类可以穿越,你最想去到汽车的哪个年代?」我问他。

「电动机诞生的那个年代吧,因为那里是造梦的起点」,他说。

那么,对于汽车设计师来说,现在是不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这是我的最后一个问题。

他回答:

我不知道我们的明天会怎么样,但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年代。

这里充满造梦的机会,现在又是一个梦的起点。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