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肿瘤的小学生们,背后都有个焦虑的家长
当我在王者荣耀对局中,打出「小学生」三个字时,会被系统屏蔽为「***」,原因是它认为我在骂人。
可看了最近微博热搜的我,认为「小学生」应该是一个褒义词,毕竟现在的「小学生」可不是等闲之辈。比起他们,我甚至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一、进击的「小学生」
「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这句看似天书的话,其实是一位六年级小学生的研究项目,并且该项目获得了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 34 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
在项目简介中,这位同学表示:
「本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高原哺乳动物低氧适应受选择的关键突变基因 C10orf67,并构建了 C10orf67 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方面对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发现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 G2/M 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C10orf67 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在深奥难解的项目简介下方,还有这位同学的研究实录,俨然一副小小科学家的模样。(幸好小时候我妈没看到这样的照片。)
此外,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位同学在自己的实验记录本中表示,自己在 2018 年 1 月 9 日,才从老师口中知道「基因」一词,为此他还在百度上搜索了相关信息。
而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申报的截止日期为 2019 年 4 月 20 日。也就是说,这位同学在短短 1 年零 3 个月内,在课余时间,就对「基因」的了解从 0 到 1 ,甚至能够用其所掌握的知识研究来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时间管理能力,相信都令许多医学生都感到汗颜。
能研究肿瘤的不只他一位「小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在线展厅中,陈列着另外两个「小学生」的研究项目:「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该项目获得了第 33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这两位同学,一个当时在读三年级,一个在读五年级。
在项目简介中,两位同学表示:
「本项目研究通过建立裸鼠癌症模型,并用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EGCG 作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脏肿瘤疾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药物治疗后 25 天,发现 EGCG 组小鼠肿瘤体积较生理盐水组和阿霉素组小,本实验表明绿茶提取物儿茶酚 EGCG 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在图片一栏,两位同学还展示了一些实验过程。比如成排的小白鼠,以及从小白鼠身体内取出的肝脏。这让现在依然害怕蟑螂、蜘蛛的猛男本人,留下了一滴眼泪。
如果上面两位「小学生」的科研能力没有惊艳(吓)到你,那么再来感受一下这位 14 岁女孩的成绩。
在网传的书籍内页上,印着这位 14 岁小作者的简历。她自称是三个品牌的创始人,曾出版三本书/作品集,一天能写 2000 首诗。平均算下来,她在不吃不喝不睡的情况下,43 秒就可以作一首诗出来。
一生写诗两万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的杨万里先生,或许看了之后都要感叹:高手,这是高手。
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位女孩还是「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的副主任。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还能身兼数职,这时间管理能力,段位远在罗志祥之上。
二、「神童」背后可能是「神爹」
在上述事件引爆舆论场之后,「神童」们逐渐「现出原形」。
首先是研究「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的同学。 7 月 13 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表声明,称该同学的父亲是其研究所的研究员。
7 月 15 日,第 34 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通报称,撤销「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等奖,收回奖牌和证书。同日,该同学的父亲也发表道歉声明,承认参与到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
关于另外两位小学生研究的「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项目,负责项目审核的武汉科学技术馆,在 7 月 15 日表示正在核实调查中。
而那位身兼数职,一天可以作诗 2000 首的女孩,也不出意外地「人设崩塌」了。她宣称自己是三个品牌的创始人,实际上这三个品牌均在其父亲名下。而她担任「副主任」的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也并非国内公开发行的出版物,而是一家注册在中国香港的传媒公司,社长是女孩父亲的朋友。
在议论声最高的「一天作诗 2000 首」的问题上,女孩及其父亲对新京报表示,「创作数量是真实的,但质量上未经雕琢,实际比的是打字速度。」
三、焦虑的家长
「教育焦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述的事例,均可视作家长过度焦虑的折射。
为了让孩子有更「光明」的未来,家长们会事无巨细地替孩子规划好生活,将孩子课余时间用各种兴趣班、补课班填满。以减少对孩子未来的担忧,获得一些安全感,并在家长圈子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 图片来自@爱写清单的俩娃妈妈
更有甚者,则不惜动用大量金钱和社会关系,揠苗助长,将孩子包装成远超同龄人的水平,就像上述「小学生」那样。
在教育部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之前,各类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家长们绞尽脑汁也想让孩子获上一个奖。而与学科竞赛相比,科技创新类竞赛难度相对较低,并且可操作空间较大,这也是为什么科技创新类赛事会逐渐「变了味」。
此外,整个社会学习节奏变快,也加重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在技术奇点即将来临的今天,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将使蓝领的未来愈发暗淡。而在AI、语音识别等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白领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在公众号「混沌巡洋舰」中,作者 Justin 曾在《技术奇点 + 全球化废墟 = 川普崛起》一文中,提到了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白领工作的变化:
「 1956 年,一个高中女生掌握了打字机和计算器就可以找到一份稳定 30 年的白领工作,在 2016 年,一个研究生女生想靠 Excel 在公司里混 30 年那是痴心妄想,因为不断有新的办公技术被要求掌握。」
技术的演进实在太快了,快到大部分人都跟不上。已经工作的家长们自然感同身受,这就驱使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编程班,甚至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 Scratch、Python 。
▲知乎上有提问者调侃这类现象
四、消逝的童年
技术演进的速度持续加快,这意味着要让孩子牺牲童年游乐时光,将精力全都投入在各种培训班中,以便赢在起跑线吗?
事实并非如此。技术奇点的来临,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要保持「终身学习」。这就像是跑一场马拉松,谁赢在起跑线无关紧要,关键是谁能够一直保有前进的能量。
前不久,「 90 后单亲奶爸带 4 岁女儿骑行西藏」登上微博热搜。广东东莞的一位 90 后单亲奶爸,在充分征求了 4 岁女儿的同意后,决定送她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从东莞出发骑自行车去拉萨,全程 4000 多公里,历时 70 多天。
相信这一路的风景与见闻,都将深深烙印在女孩的记忆中,「保持前进」的信念,也将成为她一生的财富。
▲ 图片来自神兜兜的超级奶爸
美国教育学者劳伦斯曾做过一项统计:从学术氛围浓厚的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成年后有 50% 会面临情绪障碍,而那些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只有 6% 面临同样的问题。
一个轻松、有爱的童年,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一个人健全的人格。而这将是未来社会中,个人真正竞争力的源泉。
正所谓「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