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狗绳绊倒身亡,也许养狗需要用科技来改造下了
8 月 18 日,网上流传的一段监控视频惹怒了大众。
视频中显示,一名女孩手中牵引的一大一小两只狗挣脱控制狂奔,大狗追逐小狗过程中,身上的牵引绳瞬间绊倒了一位正在散步的老人,老人悬空飞起来头部磕在地上,整个人摔在地上后没了反应,牵引两只狗的女孩看着倒在血泊中的老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仓皇离开。
随后,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警方发布公告,牵引两只狗的女孩今年 12 岁,狗不是她家饲养的,她把别人拴养在家门口的狗牵出来玩,狗挣脱了她的约束才引发了悲剧。
近几年,宠物狗引发的纠纷赔偿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养犬人需要承担的成本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高密度带来高纠纷
▲ 大量人口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和不少人口密度较低的国家相比,同为养狗大国,中国国情不一样。
根据「胡焕庸线」来看,线的东南方 36% 国土居住着约 95% 的人口,而且由于近几年城镇化率的突飞猛进,这 95% 的人口还在往核心城市聚集,进一步提升了城镇的人口密度。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居住在城镇的人开始饲养宠物狗,犬只的饲养密度也在飞速上升。
本来只需要容纳居民和少量野生动物的城镇土地,大量新增了一种同样渴求「空间」和「领地」的物种,矛盾的发生无可避免。
养狗门槛有多低
在国外部分国家,狗不是一般人养得起的。
一位在德国柏林居住的知乎用户说,在柏林养狗要考「执照」,养犬人和狗要一起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课程结束后还需要考试,合格的主人和狗狗会得到「毕业证书」。
养犬人还要缴纳「狗头税」,第一只狗每年须缴 120 欧元(约 842 元人民币),之后还要为狗缴纳不低于 100 万欧元赔偿的保险费,一般每年几十到几百欧元不等。
但即使是在养狗规定较严格的深圳,养犬人不去登记和办狗证也没什么影响,「该怎么养还是怎么养,大城市这么大,(相关部门)管也管不过来。」一位深圳「铲屎官」这样对我们说。
安全养狗,科技帮忙
正如那位深圳「铲屎官」所说,对于国内的大城市而言,相关部门的确很难仅凭人力做到较为理想的犬只管控。
借助科技产品来管理是一个不错的可行方案,这些产品借助智能科技,成功实现了对养犬人和狗的有效约束,同时也能提供不小的「自由空间」。
1.皮下芯片
▲ 大小如米粒的电子芯片,可注射在宠物皮下
犬只的管理一直有一个核心问题急需解决:如何迅速准确判断犬只主人的身份。
电子芯片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更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如果狗伤人了,可以有效避免养犬人抛弃犬只逃避责任,迅速明确责任人。
例如,深圳市全面启动为犬只免费植入电子芯片的工作,要求全市所有犬只必须注射芯片,到 2020 年底前实现系统登记犬只 100% 注射芯片,未给犬只注射电子芯片的,将视为无证养犬。
电子芯片只有米粒大小,一般用注射的方式植入犬只的皮下,每个芯片对应唯一的数字识别码,用扫描仪一扫,犬只的血统、出生日期、健康记录、过往病史、宠主信息、联络方式等立即可以显示。
如果狗绳使老人摔倒身亡的事发地没有监控,事情很有可能成为一桩「悬案」,有了电子芯片,至少能知道狗是谁家的。
2.GPS 定位项圈
▲ 宠物定位项圈. 图片来自:酷联数码专营店
犬只管理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犬只的活动范围管控。
根绝不精确的非权威统计,中国目前约有 4000 万只流浪狗,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走丢的,这些从小「娇生惯养」的狗狗在独立生存时,为了保护自己,可能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
根据浙江丽水的记者采访,户籍人口约 270 万的丽水市,仅 2018 年 1 月到 5 月,全市登记在册的狗伤人事件已有 9 千多例,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被流浪狗所伤。
GPS 项圈可以做些什么呢?
国外一小哥接受测试,给自家的猫戴上了 GPS 项圈:「我的猫就睡在我的床尾,它不会去任何地方。」GPS 传回来的结果啪啪啪打脸小哥,原来他的猫会夜间偷偷溜出去,一夜之间翻了 4 座高山、跨过了许多小河、横跨两次高速路、跑进了深山里、横跨了半个小镇,总共走了好几十里路,第二天神奇地出现在邻居家院子里。
▲ 主人睡了,猫咪偷偷溜出了门
总体来讲,不受约束的狗活动范围更大,跨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给犬只戴上 GPS 项圈还是很有意义的,不少 GPS 定位项圈可以把定位信息展示在手机 app 上,这样养犬人就能知道「狗狗去哪儿」了。
犬只走丢的时候,GPS 项圈可以帮助主人寻回爱犬,不用购买新犬,间接减少流量犬数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浪狗伤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电子牵引绳
在美国部分地区,犬只外出要佩戴牵引绳,但在自家草坪和花园里是可以任性放养的。可是开放式草坪和低矮的花园栅栏根本拦不住「拆家狗」,把狗拴在这么大的空地上对爱玩的狗狗也是一种身心「折磨」,于是养犬人选择给犬只佩戴电子牵引绳。
电子牵引绳其实是一种带有牵引绳的电击项圈。
主人可以在手机 app 上划定一个地图「结界」,当狗狗乖乖在自家范围内活动时,电子项圈和普通项圈没什么区别,狗狗一旦「越界」,电子项圈会立即发出微弱的电流,让狗狗明白只能在指定区域内愉快玩耍。
电商平台上类似的项圈有不少,电击的强度和频率可以由养犬人自己设定。
最微弱的电流和手机震动带给人的感觉差不多,升级到最高档的时候,「就像把你每个毛孔都凿开,撒上一把花椒面,再养一群四川蚂蚁,让他们去你毛孔里涮火锅的感觉。」一位亲自体验了电子牵引绳「魔鬼模式」的养犬人是这样描述的。
微弱的电击对狗狗也是一种伤害,但是为了避免狗狗「越狱」,这么做也是不得已为之,所以心疼狗的养犬人更应该做好主动管理,把自家狗子管理好了,也就没有佩戴电子项圈的必要。
随带一提,爱范儿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不少商家把「电击驯犬」作为电击项圈的主要卖点,有的产品电流甚至超过了连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 5A,这种用途和电子牵引绳的发明初衷背道而驰。
管狗先从管人开始
《 2019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 年全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到 9915 万只,增长约 8%。
宠物犬的数量在增长,宠物犬引发的纠纷也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实际上问题不在狗,而在人。
自家的狗把小朋友吓得哇哇大哭,有些养犬人会毫不在意地说:「我们家狗很乖的,这是和你开玩笑……大惊小怪的,我们家狗不咬人的。」
这番话说的没错,作为一种智商不及人类的生物,狗是没有错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狗不知道该怎样避免吓到陌生人,也不会开口描述自己的意图。
但是牵引着狗的主人,是可以做到的。
按规定养狗,看护好自家的狗,这是养犬人应尽的义务。
另一方面看,犬只管控在国内的确存在客观难度,但每次狗伤人事件之后,亡羊补牢式应对策略成了惯性选择,一阵风的「打犬运动」后,狗伤人事件进入了一种「一打就少,一放就多」的怪圈,很难从根源上解决。
监管部门不妨转变自己的思路,变得更加灵活一些,从「事后惩罚」和「一捕了之」变成「事前管理」,例如借助经济手段和科技产品,把可能发生的纠纷和伤人事件尽量消解在未发生时,即使事情发生了,也能通过科技手段快速找到养犬人。
管狗,先从管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