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Mate40 Pro 测评:对比 iPhone 12 Pro,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产品

2020-10-30 16:06

作为华为下半年最重磅的产品,Mate 系列手机可以说「出生自带光环」。

在经历 8 年 10 代的探索后,华为终于在上周发布了 Mate40 系列——「中杯」、「大杯」、「超大杯」,一应俱全。

这次,爱范儿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大杯」Mate40 Pro。

和 Mate30 Pro 相比,这一代在外观上的变化还是很容易发现的。

首先,机身尺寸大了一圈,屏幕尺寸从 6.53 英寸来到了 6.76 英寸。

其次,正脸的「刘海」设计,变成了一颗圆滑的「药丸」。这种圆滑也体现在了机身上,Mate30 Pro 的顶部和底部是被削平的,而 Mate40 Pro 则是有弧度的。

理论上,这种设计在单手操作时对小拇指更友好,但 212 克的重量,还是打破了我们的幻想。

背面来看,Mate40 Pro 保留了上一代极具辨识度的「奥利奥」设计,只不过把摄像头和闪光灯,统一放到了外圈,这被华为称作「星环设计」。在 Pro 星环里的四个圆圈,有三颗是摄像头,右上方的则是一颗激光对焦传感器。

和上一代相比,广角摄像头,也就是主摄,从 4000 万像素提升到 5000 万,传感器尺寸也增大至 1/1.28 英寸,理论上可以带来更好的暗光表现。

但可惜的是,OIS 光学防抖被「刀」掉了,留给了「超大杯」和保时捷设计版。

对比来看,Mate40 Pro 的主摄拍摄效果比上一代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色彩更加讨喜,放大后的细节也更丰富。

超广角电影摄像头的像素,虽然从 4000 万缩水到 2000 万,最大光圈也从 f/1.6 缩小至 f/1.8。

但在实拍表现上,Mate40 Pro 还是稳赢了上一代,从边缘处的噪点控制、细节表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不过这一代的抗畸变算法,呈现的效果似乎没有 Mate30 Pro 那么好,这让我们有点摸不着头脑。

长焦镜头由 800 万像素升级到 1200 万(潜望式),依然支持光学防抖,可以实现 5 倍光学变焦、10 倍混合变焦和 50 倍数字变焦。

两代机型对比来看,明显看出 Mate40 Pro 的画面更锐利,涂抹感较少。

除了外观上的变化,Mate40 Pro 的升级点还体现在芯片和快充上。

Mate40 Pro 搭载了华为首块以 4 位数命名的麒麟 9000 芯片。主要看点在于 5nm 制程工艺、第三代 5G 技术 、8 核 CPU 、24 核 GPU 以及 NPU 的组合。

但由于系统限制,我们目前还无法对其进行跑分测试。根据外媒 GSMaren 发布的数据来看,Mate40 Pro 在 GeekBench 5 的跑分测试中,麒麟 9000 毫无压力地成为当前安卓阵营中最强的手机芯片。关于更详细的跑分数据,我们还需等待系统开放权限后再做测试。

这颗芯片在游戏的表现上如何呢?我们使用了画面质量较好的《原神》来进行测试,通过电脑端实时输出帧率。我们把游戏画面质量调至最高,Mate40 Pro 在 20 分钟左右的游戏中,平均帧率为 43.3 FPS,能维持在 60 FPS 的时长比较短。不过实际体验中,是没有卡顿感的,一直比较流畅。

在充电速度上,Mate40 Pro 从前代的 40W 有线充电、27W 无线充电,升级为 66W 有线快充和 50W 无线快充。实测充电时长为 50 分钟左右(*有线充电)。

对比 Mate30 Pro,Mate40 Pro 还升级了防误触算法,这几天的使用中,感受还是比较明显的。躺着刷微博,页面终于不会乱跳了。

另外升级的 AI 隔空操控,其实是一个平时用不到,但一用就很香的功能。比如我们在厨房做饭时,一定不想用沾满油渍的手来拿手机,这时候只需要将手悬停在屏幕上方,就可以唤醒它查看信息。如果要接电话,隔空按压一下就可以,实测成功率还是挺高的。还有一些深度的手势操控,但对普通人来说学习成本就有点高了。

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 EMUI 11 带来的一些新特性,比如多屏协同的升级、更美观的 UI 页面等,我们此前有专门讲解过(《「华为 EMUI 11 体验:我终于可以不在手机、电脑间反复横跳》),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在拿到 Mate40 Pro 之后,我们征集了很多读者的问题,发现大家还是比较关心它与 iPhone 12 Pro 相比,谁更能打。尤其是影像能力、信号、4G 和 5G 的网速、续航等等。

在影像能力方面,我们分别在光线充足和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来测试 Mate40 Pro 和 iPhone 12 Pro 的拍照水平。

先来看主摄镜头,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Mate40 Pro 凭借着大底的优势,解析力要更好。不过色温似乎有些偏冷,整体有点发绿。 iPhone 12 Pro 的色彩更真实一些。

在人像模式下,iPhone 12 Pro 对人物边缘的处理要稍好些,但差距不大。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若两者都不开启夜景模式,Mate40 Pro 的主摄画面整体亮度更高,噪点更少,放大后的细节也比 iPhone 好不少。

开启夜景模式后,两者的算法差异进一步拉开。同一场景下,Mate40 Pro 默认的曝光时长为 10 秒左右,这使得最终的画面非常亮,像是白天一样。而 iPhone 12 Pro 的曝光时长只有三秒,画面依旧保持着夜晚的氛围。

这很好的体现了两者对于夜景模式的逻辑,一个是追求更亮,一个则是追求真实,哪一种更好见仁见智。另外我们发现,如果手动减少 Mate40 Pro 的曝光时间至 5 秒,那么呈现的画面就可以在丰富细节的基础上,保留夜晚的氛围。

在夜晚的拍照测试时,我们发现 Mate40 Pro 的「鬼影」现象,比 iPhone 12 Pro 要轻一些。这可能和镜头镀膜、排布有关。

再来看超广角镜头,两者的焦段不同,iPhone 12 Pro 的明显要更广。在画面质量上,无论是解析力,还是画面纯净度,Mate40 Pro 还是要更好一些。

在暗光环境下,Mate40 Pro 对于噪点的控制稳胜 iPhone 12 Pro。不过 iPhone 12 Pro 对于现场亮度的还原要更真实。

夜景模式下,两者的画面亮度进一步提高,不过 iPhone 12 Pro 还是维持在较低的亮度。

长焦镜头方面,两者其实没有对比的必要。因为 Mate40 Pro 支持 5 倍光学变焦,而 iPhone 12 Pro 则是 2 倍。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两者的长焦画质都比较可观。不过在光线较弱时,Mate40 Pro 会在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之间反复横跳,iPhone 12 Pro 的情况会好一些。

在对焦速度上,Mate40 Pro 有一个激光对焦模组,iPhone 12 Pro 的激光雷达扫描仪也会辅助对焦。我们在低光环境下测试了一下两者的对焦速度,Mate40 Pro 显得更干脆一些。

Mate40 Pro 的前置镜头为 1300 万像素,iPhone 12 Pro 是 1200 万。两者的自拍效果,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Mate40 Pro 的画面比 iPhone 12 Pro 更亮一点。

▲ 小姐姐表示,她更喜欢 iPhone 12 Pro 的肤色,看起来更自然。

视频拍摄方面,两者都最高支持拍摄 4K 60 帧的影像。不过 iPhone 12 Pro 支持杜比视界 HDR 拍摄,这一点 Mate40 Pro 很难打得过,即便 Mate40 Pro 的硬件支持实时 HDR 了。可以看到 iPhone 12 Pro 在细节、色彩还原等方面都做得更好,但遗憾的是,在室内灯光下容易出现频闪。

在防抖方面,iPhone 12 Pro 更优秀,能给人一种很顺滑的感觉。

不过在可玩性上,Mate40 Pro 要更强一些。通过算法实现的 AI 跟拍功能,可以让选中的主角始终保持在画面中心。再比如可以同时打开前后摄像头,同时记录前后两个画面。

总结来看,在拍照方面,Mate40 Pro 的上限会更高,但在摄像方面,还是 iPhone 12 Pro 更强。

信号方面,华为的能力毋庸置疑,妥妥的信号标杆。我们更关心的是两者的网络速度如何。我们用一张联通 4G 卡、联通 5G 卡、电信 5G 卡,分别对两台手机的联网速率进行了测试。

我们将每张卡在每台手机上测试两次,然后取平均数来确定速率。结果显示,今年换用高通基带的 iPhone 12 Pro,与 Mate40 Pro 不分伯仲。

最后,我们来看看两者的续航情况。Mate40 Pro 的电池容量为 4400mAh(典型值),而 iPhone 12 Pro 只有 2815mAh。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时 Mate40 Pro 的刷新率设置为「智能」,意思就是会自动在 60Hz 与 90Hz 之间智能切换。另外它的屏幕尺寸也比 iPhone 12 Pro 要大了 0.66 英寸。

我们很好奇实际使用中,两者的差距如何。我们将两台手机连入同一个 WiFi,亮度控制在 80%,音量调至中等,展开了两小时的续航测试。

测试结果上,Mate40 Pro 的续航相对更优秀,但两者的差距并不算大。有些环节 iPhone 12 Pro 的表现还要更好。

当然,以上的测试项目,并不能说明两款产品谁更好,大家在选购一台手机时需要更多角度的考虑,比如价格。

整体来说,Mate40 Pro 是一款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机器。虽然相比上一代,在参数上没有飞跃,但却把短板都补齐了,比如高刷屏、快充等等,在体验上的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这种体验至上的价值取向,我们相信比激进地追求参数,要来得更为实用。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华为 Mate40 Pro 评测的全部内容了,喜欢的话欢迎分享~

福利放送: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