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够糟了,元宇宙别捣乱

公司

2021-09-13 10:39

自从 Roblox 将「Metaverse」写满自己的招股书,Facebook 宣布要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元宇宙已经被寄托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厚望,大批科技公司争相高举「元宇宙」的旗帜呐喊,生怕自己被定义成「古典互联网公司」。

尽管没多少人能说清楚元宇宙是什么,但互联网对这种疯狂和兴奋应该不陌生。只是我们无法区分,这是共享经济、社区团购那般令人窒息的梦想,还是当年乔布斯掏出第一代 iPhone 时遭遇的嘲笑。

既然如此,那不如让我们先放下科幻电影的望远镜,来看看最近几个和元宇宙似乎毫不相关的热点事件,我认为这里面却隐藏着元宇宙最重要的事情。

同样火爆却有点让人看不懂的 NFT ,NBA 球星库里花了 18 万美元买了一个 NFT 头像,王家卫也发布了首个 NFT 电影作品;

腾讯宣布放弃了独家音乐版权,但网易云音乐里变灰的歌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未成年人迎来了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开始组团打一星和租号买号,账号是你的,但进入游戏的权限不是你的;

韩国成为全球首个通过立法限制苹果、Google 等科技巨头在应用商店抽成的国家,苹果依然拒绝《堡垒之夜》重新在韩国 App Store 上架。

这几个新闻背后都指向了一件事——数字内容和服务的所有权,尽管很多人也根本不在乎。可如果我们愿意相信《头号玩家》这样的元宇宙蓝图,这就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甚至比 AR、VR、数字人这些和元宇宙看起来强关联的技术更重要。

▲ 图片来自:《头号玩家》

我不怀疑我们最终能构建一个在五感上媲美现实世界的虚拟宇宙,涉及到的技术几乎都已经有了雏形,就像支撑今天互联网的技术大多在几十年前已经出现,我们已经迈过了从 0 到 1 的阶段。

然而是否构建一个足够逼真的虚拟世界我们就拥有了元宇宙呢?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借助刘慈欣的小说描绘了元宇宙的图景。

很快,互联网上连接的将不是电脑而是大脑。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是,人的记忆、意识和全部人格将能够上载到计算机和网络中,人类有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你想想,在那里人什么都可以做,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像上帝一样。在那里,一个人可以拥有整个星球!

这样的元宇宙,与其说是下一代互联网,不如说是是一个和现实平行的世界,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

那么,元宇宙就从一个技术问题变成了社会问题

就这样进入元宇宙,互联网只会越来越糟糕

假设技术已经可以让我们马上进入《头号玩家》里的绿洲世界,并且像刘慈欣在《中国 2185》里那样抛弃躯壳完全虚拟化,成为一种新物种,那么我们真的能在那里永享爱丽舍乐园的快乐吗?

在这样的赛博世界,马斯洛需求最底层的生理基础已经不存在,我们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物质带来的快乐,可是互联网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它只是更大更立体,大到真正全方位覆盖我们的生活。

▲ 图片来自:《银翼杀手 2049》

我们在获得倍增的多巴胺同时,互联网的负面效应也将以最大的程度被放大

歌单变灰、防沉迷限制、大数据杀熟、账号被关这些互联网的中遇到问题尽管令很多人不爽,但都不至于对我们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因为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还有一条清晰的界线。

可当虚拟世界里就是我们全部的生活,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想象一下,地产商可以规定你每天只能出门三小时,零售商可以随时没收你的私人物品,也别担心酒店的针孔摄像头了,你每一寸肌肤的触感都会上传到服务器。

当扎克伯格宣布 Facebook 要转型为元宇宙公司, 就引发了不少关于数据隐私的担忧,西英格兰大学的 VR 专家 Verity McIntosh 表示:

Facebook 在 VR/AR 方面投入如此之大的部分原因是,当用户在这些平台上进行交互时,可用数据的粒度比基于屏幕的媒体高一个数量级。这不仅仅是关于我点击的位置和我选择分享的内容数据,而是关于我选择去哪里、我如何站立、我关注哪里的时间最长、我身体移动和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的微妙方式的数据。这是通往一个人潜意识的直接途径,这些数据对资本家来说是金子般的宝藏。

鉴于过去 Facebook 在隐私保护暴露的问题,这样担忧并不过分。而这只是互联网中心化带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正如万维网发明者 Tim Berners-Lee 所说,现在的互联网已经背离他当初「自由开放」的初衷。

互联网服务让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前提是我们放弃了数据的所有权。即便是我们付费订阅的音乐和电子书,甚至是聊天记录和朋友圈,我们并不真正拥有,一旦服务器关闭,或者互联网公司调整业务,这些就可能不复存在。

根据用户协议,用户创造的数据,其实是属于互联网公司的私有财产。

最近有一部叫《失控玩家》的电影,主角 guy 是游戏中一个 NPC 角色,当他的意识觉醒影响到游戏发行,游戏拥有者像上帝一般通过各种方式要杀掉他,甚至不惜毁掉服务器,最后 guy 的幸存只是因为游戏拥有者的放过。

《失控玩家》和《头号玩家》的结局类似,最后绿洲世界成为数字乌托邦,都是因为游戏拥有者从唯利是图的商人变成了善良的主角。

▲  图片来自:《失控玩家》

然而「经济学的基本公理就是人类的唯利是图」(《三体Ⅱ》),元宇宙可能会成为真正跨越地理界限的线上社会,当这个世界存在一个可以操纵一切的上帝,人类的希望是否只能寄望于上帝仁慈?

前几年有一篇刷屏的文章《互联网完蛋了,已经。》,讲得是互联网中心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当时看到这个标题觉得有点耸人听闻,不过当互联网要朝着元宇宙的方向发展,甚至可能要比作者预想中的更加糟糕。

一项报告显示约 42% 的网站由五家公司托管,67% 云服务由 Google、亚马逊、微软等四家公司控制,我们常用的互联网服务也基本集中在几家巨头,我们已经将这些公司视为互联网的水电煤,在元宇宙里就是一个个数字王国。

如果现在连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打通都这么困难,我们真的能指望元宇宙所带来的下一代互联网能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吗?

成为数字乌托邦,有一个比真实更重要的前提

虽然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层出不穷,但幸运的是,我们迁入元宇宙的时间或许不会比人类移民火星更早,还有机会一边发展构建逼真虚拟世界的技术,一边修复互联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多给自己冠以「元宇宙」的互联网平台可能连 0.1 版本都算不上,这不只是受限于硬件技术,仔细想想,我们无法真正将一个虚拟世界当做真实生活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它不够逼真吗

▲ 被称为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的 Roblox.

原因可能是我们必须在现实世界中谋生,线下汇聚我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大多数人最重要的资产(如房子车子)都只在现实中流通。而在互联网,我们甚至连一首歌一本书都不能拥有。

如果元宇宙是一个和现实世界平行的线上的社会,那么这些东西必然要在虚拟世界一一对应。我们至少需要一套可以在一切虚拟世界通用的「互联网身份证」,以及可以在现实和虚拟世界流通的经济体系。

微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人们的「互联网身份证」,这个 ID 连接了中国大部分的社会关系,但无法跨越的平台还很多。

同时元宇宙将重塑社会结构,现实世界的很多产业在虚拟世界可能完全消失,并诞生更多新的经济活动。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元宇宙会带来新的价值体系,不能延用原有的货币。

在陈楸帆的科幻小说《AI2041》中,他设想了一种新的货币单位,可以关联爱、归属感等需求金字塔上层的需求。

这或许过于遥远了,回到现实,最起码得让我们在互联网拥有自己的数字资产吧。现在火热的 NFT 的就在做这件事,遗憾的是目前 NFT 像比特币一样,逐渐演变成一种投机炒作的标的,人们关心的是一个头像一张图片能卖出多少天价。

但 NFT 本身的技术对于数字资产意义重大,NFT 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单位,具有唯一且不可替代的特性,每一份 NFT 所代表的数字资产都具备独特的价值。

▲ 猜猜这些头像要多少钱.

简而言之, NFT 可以证明某个数字内容是属于你的,并且让你的数字资产可以像现实世界一样流通、交易、变现。

除了 NFT ,另一个构建元宇宙经济体系的关键应用可能是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也被称为「虚拟华尔街」。

顾名思义,DeFi 是为加密货币构建的金融体系,实现用户间点对点的交易,但是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同渠道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实现用户间点对点的交易,所有流程都由于代码自动执行。

不过 DeFi 也存在风险,前段时间有黑客利用智能合约的漏洞盗取了价值 6.1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可也正是因为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黑客盗取后也难以隐秘地转移资产,DeFi 依然可有望建设元宇宙中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

无论是 NFT 还是 DeFi ,都是以去中心化的技术确定了我们对数字资产的拥有权,并推动这些资产的流传和交易,在基于这些技术的平台也看到了另一种有别于 Roblox 的元宇宙雏形。

比如单日收入一度超过《王者荣耀》的 NFT 游戏 Axie Infinity,这款游戏和传统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边玩边赚」(Play-to-Earn)的模式,游戏中的宠物 Axie 、虚拟地产、装备道具都会成为玩家的真正拥有的资产,可以交易和提现。

这款游戏在菲律宾尤为火爆,据报道不少玩家在 Axie Infinity 获得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当地收入。Axie Infinity 在 8 月交易量达到 10 亿美金,也成为以太坊有史以来最高成交量。

同时游戏内的也采用了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Axie Infinity 向玩家发行一种治理代币,用以投票决定社区资源库里面的分配方式,甚至的游戏未来的走向。

一个叫做 YGG(Yield Guild Games)正在菲律宾给玩家提供初始资产加入 Axie Infinity ,按照他们的设想,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有史以来最大的虚拟世界经济体。

▲正在玩 Axie Infinity 的老人. 图片来自:PLAY-TO-EARN

一种观点认为以太坊就是一个没有炫酷前端的元宇宙,而区块链则是像 HTTP 之于互联网一样的基础协议。

区块链的技术特点的确具备这样的潜质,但也有不少潜在风险。过去依赖一些值得信任的第三方机构来作为服务的中介,比如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区块链能以去中心化的形式绕过中间商,前提是区块链本身的公信力得到保障,代码不会出错。

这些问题并不能很快解决,区块链的价值也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但它的确是一个绿洲世界的重要前提,假设元宇宙遥不可及,起码可以让互联网更好,想想我们一开始期待元宇宙究竟是为什么。

web 3.0 和元宇宙 ,谁才是互联网的未来

如果真的把元宇宙当互联网未来的方向,而非提升股价和估值的华裳。那么与其不切实际地画饼,不如真的想想如何改善眼前的互联网,否则就像前文提到的,元宇宙只会成为互联网负面影响的放大器。

NFT、DeFi 所带来的的去中心化应用、数字资产所有权、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些在元宇宙流行之前人们曾以另外一个词概括——web 3.0 。

这个词现在鲜有人提及,web 3.0 希望让互联网回到最初的自由开放、去中心化,将用户数据以分布式存储的方式记录在不同的服务器,不再集中在个别科技公司的中心化服务器上。

为此 Tim Berners-Lee 还创立了一家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公司 Inrupt ,并推出了中心化的网络平台「Solid」,但目前这个平台的商业化进展依旧缓慢。

▲ Tim Berners-Lee.

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所谓去中心化的 web 3.0 ,用户在前端使用时不会感到什么不同。去中心化的数据储存是在后端运行,对于习惯以数据换取便利的用户,很难有改变的动力。

由于去中心化应用并不普及,开发者往往还需要花费更多经历开发各种底层技术和工具,将大大延长开发的时间,在讲究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从这个角度看,元宇宙的出现或许能成为一个契机。一个乐观一点的预期是,元宇宙没有沦为过度炒作的又一个互联网概念,而是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生活,人们也将愈发意识到去中心化对于互联网的意义。

在元宇宙经历一些重大算法伦理问题后,「困于元宇宙」的人们组织起去中心化的力量揭竿而起,虚拟人类文明翻开新的一页。

否则,我们还是不要对元宇宙有太多期望,更不要说让它和现实世界平行,甚至取代之。

当互联网在新的十字路口前踌躇不前,人们翻开一本 29 年前的科幻小说,指着一个叫做「元宇宙」(Metaverse)的词汇说:「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

「元宇宙」是当下科技圈最火爆的概念,然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元宇宙」,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大多是从一众科幻作品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元宇宙」可能是《头号玩家》结局中那样的数字乌托邦,也可能如刘慈欣所描绘的,几百亿虚拟人类活在地下室的电脑里,肉身彻底消亡。

在凯文·凯利等未来学家看来,赛博化是人类的归宿,「元宇宙」将催生一个新形态的的虚拟物种,加速「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的过渡。

「元宇宙」究竟是「The Next Big Thing」,还是对人类来说为时尚早的技术?我们将通过系列专题深入探讨,这是「元宇宙」系列的第二篇。

刘慈欣,中国第一位「元宇宙架构师」| 元宇宙系列①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