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为音乐而生,索尼音频的变与不变

公司

2023-10-13 19:21

提起索尼的 Walkman,相信会勾起不少读者的怀旧情绪,可能不禁回想起当年怀揣着 CD 机、卡带机乃至后来被统称为随身听的数字音乐播放器时,戴着耳机沉浸于音乐世界里的时光。

从某种意义上,索尼 Walkman 开创了便携音乐的「耳机时代」,引领了音乐随身听的生活方式,并持续影响我们至今。

事实上,将音乐刻在企业基因里的索尼,不仅仅推出消费级的音频终端产品,而且在音乐创作,音乐发行等领域亦颇有建树,索尼音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音乐版权商之一。

可以说,索尼对于音乐生态领域,早就完成了全链路的行业布局。

最近随着索尼 WF-1000XM5 的发布,索尼为其音频产品线焕新了品牌 Slogan——「For The Music」,即「为音乐而生」。

在这句 Slogan 的背后,是索尼从创作到传播再到聆听的一套完整且庞大的音乐生态产业链。

索尼在这个音乐生态里,已经成为连接创作者和音乐爱好者之间的一道重要「桥梁」,通过全力支持创作者的愿景,试图为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带来更动听、更真实、更舒适的音乐体验。

将动听的音乐,从歌者口中完整地传递到听众的耳朵之中,这是索尼在近 70 余年里,持续在做,并且相当擅长的事情。

带着全新的品牌面貌,索尼中国最近在上海的 BEACH NO.11 音乐艺术空间举办了一场「2023 索尼音频分享交流会」。

相比起能够一站式面面俱到地看遍索尼主要业务线内容的 Sony Expo 索尼魅力赏,此次的索尼音频交流会给我的感觉,更像是聚焦于索尼音乐板块的「小型魅力赏」,主要向我们展示了索尼在音乐生态领域的综合实力。

为创作而声,人人皆是创作者

分享与交流,是这次索尼音频活动的两个核心关键词。暌违三年,我们再次得到了与索尼日本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们也站在产品研发工程师的角度,分享了索尼音频产品的一些工业细节和创新需求。

不难看出,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趋势下,用户的需求和场景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直接推动了索尼音频产品的诸多变革。

来自索尼总部的麦克风设计工程师篠原幾夫和耳机声学设计工程师潮见俊辅都承认,面对来自个人创作者群体日渐剧增的需求,索尼也乐于拥抱全新的产品研发理念,为个人创作者们提供同样专业的创作工具,并且能够适用于个人创作者的使用情景。

从业近 35 年的篠原幾夫,率先向我们分享了电容式麦克风 C-80 的诞生故事。

他表示,索尼内部也是在近几年关注到,随着 UGC 视频内容的盛行,和居家工作的普及,有越来越多人开始会在自己的家中使用麦克风来录制音乐、视频解说词等等。所以,索尼想要为这些个人创作者,研发一款可以在类似家庭这类小空间里使用的小巧麦克风。

让麦克风更小巧的同时,索尼也希望这支麦克风能够提供干净、温暖的清晰人声,达到专业级的水平。

所以 C-80 理所应当地集成了索尼 C 系列麦克风长达 60 多年的研发经验,采用在业界有着「传奇」之称的 C-800G 麦克风相同的振膜材料,延续大师级麦克风 C-100 的同款拾音头结构,配备了约 25mm 直径的大振膜电容拾音头。

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也入手了这款麦克风,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做工相当精致,而后体验下来,会发现它录制出来的人声会变得更加磁性更加好听。

心型指向让 C-80 能够聚焦于前方的人声,然后屏蔽其后方和侧方的声音,而且双振膜的设计有效抑制了邻近效应而有可能带来的声音失真情况。对于人声的录制, C-80 的心型指向有着高灵敏拾取特性,可以让主播用较轻的声量来录制出清晰的人声。

面对家庭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动态干扰(一些环境噪音和大动态声音的输入),C-80 的定值衰减(PAD)可以提供 10 分贝的动态余量,能减少因声音输入过多(瞬态峰值)而引起的失真,可以帮助用户去录制大动态音乐时,音频依然能够稳定地输入,做到相对出色的还原。

而 C-80 配备的 Low Cut 低切滤波器可以消除不必要的低频噪音(截止频率 70Hz),减少周遭环境声对声音录制的影响,令创作者在简易环境中可以获得更接近录音棚级别的录制效果。

配音演员、音频工作者, B 站 UP 主胖雪人Ozu 也是索尼 C-80 电容麦克风的用户。作为音频工作者,他认为声音演绎是立命之本,而麦克风是声音呈现效果的重要工具。

用过了很多麦克风的胖雪人,最终选择了索尼 C-80 电容麦克风作为常用录音设备之一。他认为:

C80 是一支符合当下人声主流审美的好听的话筒,和索尼其它音频产品一样,有着无微不至从用户出发的各种设计,用创意和科技的力量,给予满满的工作幸福感。

总体而言,C-80 以更加轻巧灵活、亲民的价格,践行「每个人都可以是声音创作者」的产品理念,让音频收录不再局限于专业演播室。

接下来,一直从事耳机声学设计工作的潮见俊辅,分享了 2023 最新发布的索尼首款开放式监听耳机 MDR-MV1 的诞生背景,从音质、佩戴舒适性、连接性和易用性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音频黑科技,讲述了如何通过一个耳机实现空间音频创作中,传统 13 声道音箱的效果。

和 C-80 一样,MDR-MV1 的应用场景,也是那些把家当做工作室的个人创作者们,而音乐制作的趋势,也正从大规模录音棚向家庭录音室变化,音乐发行者也从厂牌向个人变化。

另一方面,空间音频的制作也更革新了制作者们的工作流,为了满足高品质的空间音频制作,则需要 13 声道音箱的监听环境。而 MDR-MV1 给出了通过耳机来充实空间音频制作环境的解决方案,使用集成在 DAW(数字音频工作站)插件中的虚拟器,制作更高品质的立体音频音源,得以将创作者从场所的制约解放出来,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空间音频的创作。

在产品定义上,索尼是这样描述 MDR-MV1 的:「这是一款适用于空间音频制作的创作者使用的开放式监听耳机。」相较于以往经典型号的索尼监听耳机,MV1 在音质、舒适佩戴、实用性上都作出了优化。

对于监听耳机来说,追求音质表现,是为了正确再现创作者的意图,所以 MDR-MV1 采用了后背开放式设计,声音不再因为耳机外壳的密闭而发生明显改变。

无论是面对立体声 Hi-Res 高质量音源,还是支持空间环绕的 360RA Object 音源,MV1 开放式设计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耳机腔体内部的反射声,抑制信号处理赋予的反射音的影响,正确地还原声场,同时能最大程度复现空间音频信号处理的效果。

另外,将连接驱动单元的前面和背面的开口设计得较宽,也是为了让耳机阻尼的通气控制达到最有效果。能排除不需要的空间共鸣,也可以进行无音染、自然充实的低频再生,还原创作者原本意图的声场。

为满足音源制作中较高要求的空间表现和超频响范围,索尼专门开发了一个支持 5Hz~80000Hz 的耳机驱动单元,并在驱动单元背面直接连接音频倒相管,优化振膜的动作,改善低频过度特性。

在现场配合播放器去试听,甚至走进了录音棚浅浅地听了一段现场演唱的歌曲 Demo 之后,我会觉得 MDR-MV1 的声音非常纯正,声音没有任何修饰的前提下,提供了不错的三频衔接和动态展现,具有不俗的温厚感,三频之间有着非常好的分离度,音场极为宽广的同时,声音也有很好的定位感,非常适合用来听有空间感和现场感的音乐。

另一方面,作为生产力工具,监听耳机需要满足长时间佩戴的需求,为此索尼对 MDR-MV1 作出了极致的轻量化处理,最终将整机重量降低至 223g 的轻盈水准,配合相对舒适的耳罩,能够满足长时间的舒适佩戴。

为听音而声,引领用户听音习惯的升级进化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索尼音频的消费终端产品会更为熟悉一些。包括耳机和播放器都是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从发展历程来看,Walkman 也引领着消费者的听音习惯,从最初只能在固定场所面对繁杂的设备来欣赏音乐,再到索尼 Walkman 开创了「随身听」的习惯,接着迎合移动互联网的流媒体浪潮,都可以看到索尼活跃于其中的身影。

在流媒体时代,索尼虽然不算是最为激进,变化最快的那一个,但他们依然选择了创新求变之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例子,就是索尼引以为傲的「金砖」播放器 NW-WM1 系列机型,在第二代产品更新之时,引入了 Android OS。

索尼也很直接地解释了这么做的目的:

为了让烧友能随时随地以高音质,轻松地享受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所以我们将安卓系统,带进了 NW-WM1M2 里。

有了 Android 系统之后,用户可以尽情地享用诸如 Apple Music、网易云音乐、QQ 音乐以及索尼精选等流媒体音乐服务。与此同时,尽管用上了 Android,但 Signature 系列对高音质的追求,并未有半分妥协的迹象。

索尼工程师告诉我们,引入了 Android 系统之后,机身内也不得不引入更多的射频模块,例如 WiFi 网络模块和更高规格的蓝牙模块,甚至是 GPS 等等。加上更大更好的屏幕,势必会带来更大的干扰,对声音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此,索尼用 S-Master HX 芯片来减少声音处理的链路,在放大器输出之前,声音信号将全部以数字形式存在,最大程度减少元器件运作噪声的感染,让信号输出更加干净,保持对高质量音质的极致追求。

不得不说,在索尼众多音频产品里,Just ear 对我来说应该是最具吸引力的,即便是拔掉 4.4mm 平衡口耳机线换上 3.5mm 耳机线来连接手机,它也有着极其动人且面面俱到的声音表现,令我印象极为深刻。

四十余年的 Walkman,索尼的变与不变

常言道,万物皆在变化,变是不变的永恒。有需要恪守的不变,也有顺应时节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索尼音频而言,一直变化的,有产品与技术的创新和迭代,有服务体验和功能的提升,也有系统的开放与包容。而从未变化的,是索尼对产品以及服务的极致追求。

▲ 这,是一块「金砖」播放器

在「金砖」、「黑砖」乃至我很喜欢的 ZX700 播放器身上,也印证了索尼音频的变与不变。变化的是顺应潮水流动的方向而用上的 Android 系统生态;不变的是对高品质音乐聆听的核心追求。

在 For The Music 这句 slogan 的背后,其实是索尼早已在建设的一块宏大蓝图,它从声音内容的创作伊始,到过程的制作发行,最后再到消费终端得以被听见,都可以收归于索尼的技术设备和服务体系之中。

知名制作人,编曲人,职业乐手贾轶男在活动现场也分享了他眼里的索尼:

某种程度上讲,这个世界上太多太多音乐与声音,是索尼(产品)先听见,进而才被世人们所听到。

他的女儿贾子叶在录制签约环球音乐后的第一张 EP 专辑时,也是用上了经典的 C-800G 麦克风和 MDR CD900-ST 监听耳机。这也是贾轶男最喜欢的话筒和监听耳机。

当被问及索尼在音乐领域的优势所在时,索尼影音产品市场部高级总监陈巍认为,索尼在音乐行业里的长期积累和完整产业链都是相对罕见的。

秉承「For the Music」(为音乐而生)品牌理念,凭借完整音乐产业链优势和积累的索尼音频业务,在当今数字流媒时代,索尼将通过标杆级好产品、黑科技,构建创作者、音乐爱好者无缝交流的桥梁。

技术引领,生态为辅,应该是索尼构建这道沟通桥梁的先决条件。

从创作、录制制作、到版权发行、播放聆听——浸润音乐领域已经有 70 余年历史的索尼,接下来也将凭借自己的技术、内容、产品和服务,继续为音乐领域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也期待着索尼能够继续为行业和消费者带来新的惊喜,让 Walkman 这个象征着青春与活力的品牌,能够历久弥新。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