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舌上春秋

特稿

2012-10-06 11:00

当地时间 10 月 3 日晚,2012 年美国总统竞选首场辩论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正式举行,这场辩论是现任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首次正面交锋。

始于 1960 年的电视辩论,只是候选人竞选环节的一个部分。竞选期间各个候选人需要辗转穿梭于全国各地,通过广告、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和公开辩论等形式,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赢得选票。

为什么要有辩论这个环节?听起来像是忽悠选民或者是候选人互掐的手段,单纯演讲不就够了吗?当然不够。

所谓辩论

“演讲是艺术的女王”这个说法在欧洲流传了近一千年。历史上的许多学者对此做出过经典的论述,比如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茨在《西方美学概念史》里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和修辞学家高尔吉亚的观点:

“说话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用最小和最少的可视的形式创造出最神奇的作品。因为它能够制止恐惧赶走悲伤带来喜悦增加怜悯……灵魂为词语所动,词语激起的魔力能够引起愉悦和悲伤,因为这种符咒般的力量,通过它的魔力来安抚劝慰和转换,能把灵魂和情感统合起来。”

回溯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不难发现这些演讲都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辩论。双方轮流进行立论陈词、驳辩陈词、总结陈词等。于是洛伦佐•瓦拉做出判断:“辩论是万事万物的女王”。

图为正在“辩经”的喇嘛们

东方的禅宗也提出了“语默之间”这么一个悖论,对此创造了语势兼用、语默无二等方式解决这个悖论,它包括:寓言、卮言、重言、无言、玄言、机锋、棒喝。其中的“机锋”表示禅师以寄寓深刻甚至毫无逻辑的言语与他人进行沟通,可以理解成对偷换概念、自相矛盾、答非所问、预设前提等诡辩方式的运用,而俗称的“打机锋”也可理解为辩论。

事实上辩论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沟通方式,可以寻找通过矛盾的解决方来判断其性质。若员工向老板要求涨工资,那么矛盾的解决方为老板,我们可以称之为“说服”;若夫妻商量结婚,解决方为双方(或双方家长),需要达成共识才能作出决定,这便是“谈判”。因此我们惯常理解的两方互相拆台(“你是错的。”“不,你才是错的。”)的所谓“辩论”事实上是在互相说服,称之为辩论并不准确。法庭辩论或大选辩论的矛盾解决方为第三者——法官、陪审团和选民,因此辩论可以理解为——通过陈词和互相诘难、质询的方式说服观众的过程。

也就是说,辩论事实上是一种有约束的行为,有别于争吵或对喷,需要观点清晰、符合逻辑、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这些原则约束着辩手的陈词和质询。

所谓“进攻”

回过头来看总统大选。无论是发表竞选演说、召开记者招待会或者提着烤火鸡去拜访选民,在残酷的竞选中都是在“防守”——提升个人形象,拉近与选民的距离,顺便阐明一下自己的执政理念。若想真正击倒竞争者,需要“进攻”。当然,互相抹黑的手法太低端,而公开辩论不失为一种“绅士”的进攻方式。

每一位候选人都有一整套执政理念和方针,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瑕疵。因此每位候选人都要经过大量的准备,了解对手的出身、理念、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甚至性取向,以便在辩论中占得先机。

当然,也不是每个候选人都具备这样的素质。在竞选前期进行的党内选举也设有公开辩论的环节,事实上在这些环节中许多候选人都是在“打酱油”,在一场“表演”中走个过场。

近期热播美剧《新闻编辑室》里,主角 Will 受邀主持一次公开辩论。由于受不了过去儿戏的辩论方式,于是计划推广一套新模式——由主持人向每一位候选人进行质询,并可随意打断。节目组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一起精心准备了一场“模拟辩论”,一位员工“饰演”一名候选人,对他进行深入挖掘,并捍卫他的主张。Will 不断向候选人施压,问题刀刀见血,他认为候选人必须能够承受这种诘问。但可惜的是,这个想法的尝试最后没有被接受,理由很简单:

最后的两位候选人的对辩不会这么轻松,毕竟事关胜负。为了协调整场辩论,主持人需要发挥其作用——维持秩序。不过,此次电视辩论的主持人Jim Lehrer 就显得十分“没用”,没有控制住双方,奥巴马和罗姆尼多次违规,发言时间到却继续发言。因此在大选的直播过程中,观众在 Twitter 上就对他进行了十分深入地吐槽,在 Co.Design 的一篇文章里,作者认为大选辩论应该学习一下 NFL(美国橄榄球联盟),因为裁判在赛场上是绝对的权威,但Jim Lehrer 似乎除了打岔什么也没干。

所谓“仪式感”

作为媒体人,不妨通过传媒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透过大选辩论,无论是媒体还是大众,都可以获得一个启发:我们需要“仪式感”。

就像春晚一样,撇开质量不谈,就算网络上有着同步直播,但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还是更乐意坐在一起看电视直播。同样的道理,看大选辩论的电视直播对美国民众而言也是一场“仪式”,无论你是否关心政治。

毕竟,有 7100 万美国人通过电视收看了大选辩论。

事实上辩论本身也是个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对规则的尊重,对对手的尊重和对观众的尊重是每个辩手的基本底线。正是因为有效的辩论需要理性的支撑,那么繁复的礼节和拗口的敬称无疑给这项看似呆板的活动平添“生机”。

再看自媒体时代,舆论环境是否“干净”取决于每一个信息源的素质。其实“辩论”并不属于某种专业技能,而应该是一项基本素质。话语保证最基本的逻辑性,有足够清醒的判断力,以及保持充分的礼貌,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难度,但却难以保证。看看网络上的各种“骂战”就知道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小时候很喜欢打架,每次与伙伴发生口角都会进行“约架”——寻得一片空地,捋起袖管大打一场,除去年少气盛的作用,解决争端的时候借助一些“气氛”为辅助,也许效果更好。

那么,对许多大学里辩论队的队员而言,一场辩论赛就是最好的仪式。但现实生活中,当人与人之间存在分歧时,往往都是冲动占了先机,强烈的解释欲和说服欲容易侵蚀掉理性,最后自然会升级成“骂战”。

对专业媒体而言也是一样,不过做起来也没那么轻松。乍看起来,严肃专业的态度似乎并不是被淘汰了,而是被抛弃了。于是,传统媒体愈发需要重拾过去的“仪式感”。纵使其中难度难度几何,无奈万般,但反过来说,这不正是每一个媒体人应有的毕生追求吗?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