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创业第一步做什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公司

2012-10-26 12:31

兰柏瑞(Paris de l’Etraz)博士是西班牙 IE 商学院的一名教授。

如果只是这一个标签,这个拥有地道中文名字的瑞士裔美国人不会成为本文主角,就像他在《中欧商业评论》开设“死理性派”(QUANTS)专栏一样,他更适合出现在商学院的讲堂和商评类杂志的专栏里。

兰柏瑞的另一组身份是企业家。创办了 4 家公司,亲历花光积蓄卖掉公司的低谷,也亲历连续三年组织巴萨到日本打比赛的巅峰,更为传奇的是从书呆子变成瑞信(UBS)最年轻董事的的经历。这样一个角色来诺基亚的创新活动上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做企业的经验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后者今年 9 月起开始通过一个叫“NEIC”的项目鼓励开发者加入到 Windows Phone 阵营创业。

正式地介绍,兰柏瑞是西班牙 IE 商学院创投实验室(Venture Lab)的主任,后者在《金融时报》2012 年全球 MBA 排行榜中位列第八,EMBA 排名是 12。兰柏瑞主要教授《工程师如何成为商界领袖》课程,这一课程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在教书之前,他在瑞信投资银行工作 6 年,在荷兰银行工作 12 年,所任职务都是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

在面向正准备创业的听众的时候,兰柏瑞没有必要强调自己的耀眼身份;事实上,在 1 个小时的演讲中,他对自己在著名投行工作的事情只提到一句——“24 岁,是瑞银投资银行当时最年轻的董事”。兰柏瑞对于创业者的建议更有意义。

10 月 24 日演讲的主题是《不确定性时代寻找确定的个人》,这是兰柏瑞的命题,答案是摆脱 QUANTS 的困扰,走出舒适区,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即使不创业。

所谓 QUANTS,是兰柏斯借用的一个英语词汇,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模棱两可、数据导向论、追求客观性、依赖众多信息作判断、有时候思维封闭、对谈判比较挣扎的人群。《中欧商业评论》把它译作“死理性派”。兰柏瑞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理性派”是“意外的”,即如果一直在舒适区(comfort zone)待着,没有被逼到某一境地,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是“死理性派”。兰柏瑞把这种现象称为“意外的非理性派”(accidental quants),这也是他明年将出版的书的名字。

创业与此相同,如果说真的决定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你的点子、资金、人员可能会在成立团队或成立公司之前两三个月或者半年形成。但其实更早的时候,你在当职员的时候,应该尽早地走出“舒适区”。这是创业的前传,是创业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走出舒适区,摆脱“死理性派”的困扰,可以为创业锻炼能力;但要想创业成功,仅仅走出舒适区又不够。兰柏瑞讲得更远一点:即使不创业,即使不能创业,“死理性派”的反面——为人灵活、敢于挑战的人在职场中也蹿升得更快。这里,你不能一味地以“油嘴滑舌”来评价他们;而是在职场,需要走出舒适区,去挑战自己——在个人生活作息方面你尽可以“死理性派”一点。

兰柏瑞本人的职场成长史是一个传奇。1960 年出生,1984 年从波士顿大学毕业,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前他是一个典型的木讷编程员,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直到有一天他的朋友邀请他去做投资,幸运的是,他没有条件性的排斥这位朋友的邀请。

想成为一个投资者并不容易,并不像现在的世风拿一笔钱就可以随意注册公司,那时的人们对手里的钱很负责。兰柏瑞的这位朋友教了他两件事情,一是做电话销售,一是面对面销售,目的都是把他由书呆子变成擅长交流的人。电话销售的内容是卖《百科全书》,他卖了 7 周都没有卖出去,他的朋友不给脸色看,后来他开始花钱(7 美元/小时)向最会推销的人学习取经,第 8 周卖出第一本,第 10 周成为 TOP 10 榜单上的第七名;面对面推销的则是帮约会公司找单身青年录制视频,每天面对面采访三位单身青年,问他们为什么单身,为什么离婚,为什么没有正常的恋爱关系,并最终说服他们加入俱乐部录制视频。这个生意从现在火爆的相亲节目来看是很有市场的,但那是 28 年前。兰柏瑞同样亲历艰难,两个半月后才拿下第一单生意。

两个培训的时间周期都是三个月,幸运的是兰柏瑞都在要求时间内完成了训练。后来他加入了朋友那家公司,出任副总裁。不过他只做了半年,就去了瑞信投资银行,因为那里的人告诉他他已经非常优秀,可以胜任投资事务。接下来他就在瑞信和荷兰银行工作了 18 年。

2002 年的时候,兰柏瑞说自己突然不喜欢银行家这个工作了,他由“星期一人士”(Monday Person)变成了“星期五人士”(Friday Person),工作已经变得无味,开始在周五盼望周末的到来;而此前,他一直是在周末摩拳擦掌期待充满挑战的周一到来。于是他辞了职,开始做一个客户管理类(CRM)的软件公司。这个公司做了两年,关门了,亏光了他所有的钱。

2004 年兰柏瑞开始创办叫 Amazing Lab 的创投&私募基金,开始做投资组合。当时就有朋友叫他组织球队到外国比赛,这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他去迎接了挑战。最终他很漂亮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后来在 2005、2006、2007 三年组织过西班牙巴塞罗那队到日本踢球。

这是兰柏瑞自己的成长经历,听起来很励志;查看他的 LinkedIn 主页,也确实很励志。“加入朋友公司前的 6 个月培训让我的思维彻底打开了”,兰柏瑞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锻炼机会,你需要做的只是每周找一个人聊天,一点一点走出‘舒适区’。”兰柏瑞说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渡过 6 个月培训期,是因为“开始相信自己卖的产品”。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相亲已经变成很常见的择偶方式;而且当年录制视频展示单身青年的真实情况,比现在的“百万富翁相亲会”实际多了。

QUANTS(死理性派)怎么形成的?兰柏瑞认为分别有来自家庭体系、教育体系和同辈的压力。他拿自己的成长举例子:8 岁的时候卖柠檬水,13 岁的时候卖报纸,正式读大学之前踢足球,他那时候还不是 QUANTS,但读了大学之后,做了编程员之后,他成了 QUANTS,越来越迷恋自己的“舒适区”。如果没有人把他从这片舒适区拉出来,他可能就是一位很厉害的内向的编程员。——对于他的课程《工程师如何成为商界领袖》来说,兰柏瑞本人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

虽然有数据显示 5-15 岁的人 95% 都很有创造力,而 15 岁以上的人,只有 12% 富有创造力;那么怎么解决 QUANTS 的困扰呢?兰柏瑞的建议是:

开放头脑,尝试去“被说服”

走出舒适区,制定类似“每周认识新人”“每天与人交流 1 小时”的计划

不要条件性地排斥让你感到痛苦的人,尝试接受他

忘掉自己,去为职业而改变

承认问题,解决问题,尤其不要否认自己存在问题,比如 QUANTS 问题

……

更多的方法也许在明年兰柏瑞出版的《意外的死理性派》书中能看到。

兰柏瑞很信奉乔布斯的某些观点,比如“人生不该让自己安定下来”。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要多折腾,折腾才能折腾出机会来。他对 10 月 24 日在场的诺基亚 NEIC Academy(创业训练营)的听众说,他并不鼓励每个人都去为创业承担个人的风险,而应该下定决心一点一点打开自己的思维,不要在 QUANTS 路上走得太远。不过他并不鼓励个人习性方面太随意,“个人习性 QUANTS 一点比较好,要自律”。

在演讲结束后的提问中,我问兰柏瑞如果亚洲人整体上比较 QUANTS 是因为他们好面子的话,为什么欧洲人也比较 QUANTS。兰柏瑞在演讲中提到他来过中国 6 次了,他很喜欢中国人在结束后的热烈提问,因为他在韩国和日本很少遇到这种现场,“韩国人和日本人比较 QUANTS,因为他们好面子”;对于三星为何能够特立独行保持创新,他演讲中说“这是个别公司行为,因为三星会输送人才到国外培养,去 QUANTS 化”。对于我的问题,兰柏瑞的回答是欧洲人“关闭了自己的思维”(close the mind),他们的创新和活力比不上中国和美国了。而在回答我的另一个提问中,他认为中国创业者即使面临制度困境,但世界正在把中国往前推,中国的机会比美国多。而要成为领导者,你必须摘去“ QUANTS”的帽子,成为有创意的领导者。

 

文内人物图片来自 thenational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热爱设备,对数据敏感,崇尚新闻专业主义。致力于90度栏目建设。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