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雾里云计算【17】商战与和平崛起

2010-04-28 16:31

有人评论和平崛起,说可以归纳成两个尊重。尊重现有国际惯例,尊重现有国际秩序。惯例容易理解,法律,规范,标准等等的总称。秩序怎么理解?对方笑道,就是不要挑衅老大。但是对待老二老三,间或可以小打小闹,基本以和为贵。至于对付三甲以外,不妨正言厉色,晓以利害。

按照这种说法,云计算的前三甲,已经基本定型,分别是 Amazon,Google 和 Microsoft。谋图和平崛起的后来者们,能做的是在尊重现有国际秩序的框架内,做一点拾遗补缺的工作,融入主流。

云计算平台还有什么拾遗补缺的工作呢?

1.   统一云计算数据存取的 APIs 和 Protocols,打消客户担心被劫持的恐惧。

“云而上” 一文提到,从 2006 年到 2008 年,Amazon 的 EC2 和 S3 平台对存储空间的收费,降低了 20%,对网络带宽的收费,降低了 50%。对于客户来说,这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反过来想想, 如果 Amazon 不降价,用户有什么反制手段呢?随着用户把更多的数据存储在云技术平台上,用户对于云计算平台供应商的反制手段越少,反制力度也越小。这 就是用户被劫持的恐惧。

如何打消用户对于被劫持的恐惧?办法是统一各个云计算平台之间,数据下载和上传的 APIs 和 Protocols, 方便用户从一个云计算平台向另一个转移数据。

当然,统一 APIs 和 Protocols 的工作,取决于云计算平台寡头们的谈判结果。但是, 一旦达成了统一的 APIs 和 Protocols,受益者不仅仅是云计算平台的用户,而且也为云计算平台的小供应商提供了机会。

2.  云的弹性与反应速度。

“云而上” 一文反复强调,云计算的优势在于应付忽上忽下的流量,云计算能够提供伸缩自如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所谓伸缩自如,就是在流量暴涨的时候,可以扩张计算和存储能力,反之,在流量萎缩的时候,可以减少计算和存储能力。

问题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 迅速地扩张和减少?“云而上” 一文给出的办法,是尽可能提早预测流量的变化,至于怎么实施,文章没有详谈。

或许更直接的办法,是尽可能快 地复制和取消虚拟内核的。譬如如何把 Xen domains 从一台机器,向另一台机器快速复制,或者取消已经存在于某一台机器内的 Xen domains。

这两个办法,技术上都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技术的挑战,往往是后来者发展的机会。

3.  机器硬件的改造。

“云而上” 一文援引资料,说直接与机器的 memory 交互,读写数据,速度很稳定,平均速度是 1355 Mbyte/Second。而向机器的硬盘写数据,速度不稳定,平均速度是 55 Mbyte/Second,而且有超过 16% 的机会,写硬盘的速度低于 9 Mbyte/Second。换句话说,硬盘的带宽只有内存带宽的 1/25。

如何提高硬盘 IO 的带宽,成为热点问题。

“云而上” 一文建议的解决办法,使用 Flash memory 替代传统的光盘。这意味着,传统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将面临转变。

4.  安全问题。

“云而上” 一文断言,安全方面不存在严重的挑战。我们觉得,这个断语可能过份乐观了。

如何防止云计算平台供应 商偷窥用户的数据和程序?“云而上” 一文提出的办法是给用户的数据和程序加密,只有当用户自己读数据和运行程序时,才解密。

且不说加密和 解密导致的计算量增加,如何对加密的数据进行搜索?

美国第二大零售店,Target,把自己的网站托付给 Amazon 运营,实在是冒险的行为。

看来最可行的办法,是给每个用户分配相互隔绝的虚拟空间,譬如 Xen domains。把每个用户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密室里暗箱操作。但是问题并不仅仅在于防范一个用户偷窥另一个用户的数据和程序,而是防范云计算平台的供应商偷窥用户的数据和程序。供应商具有每台机器 root 的权限,所有 Xen domains 里面的数据和程序,都在 root 的视野内。

所以,归根结底,是限制 root 的权限。但是这个工作,涉及对 Xen 的改造。或许,这也是后来者发展的机会。

5.  为企业构建私有专用云计算平台。

安全的问题不好解决,所以必然有潜在的云计算客户,希望构建私有专用的云计算平台。

后来者们开展业务的另一个空间,是做咨询公司,帮助这些企业构建属于它们自己的一朵朵小云。

6.  传统 Database 将面临挑战.

Oracle,DB2,MySQL 的设计,在扩展性(scalability)方面都有缺陷。Google 的 Bigtable,或者开源项目 Hadoop/HBase,在扩展性方面有更大的潜力。

对于后来者而言,未必要全面争夺云计算市场。或许集中精力,深入挖掘 Hadoop/HBase 的潜力,也是不错的机会。

7. 内容为王。

云计算大战,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一场混战以后,谁将是最后的王者?

或许,谁占有了更多的更好的内容,谁更有可能最终胜出。

只要网络带宽的发展跟不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Jim Gray 的结论就依然有效,数据的处理应当放在离数据更近的地方。所以,谁占有了更多高品质的内容,就会吸引大家去挖掘利用这些内容,提供更好的服务。有了更好服务,就会反过来刺激人们把更多更好的内容上传到这个云计算平台。如此循环往复,形成正反馈。

Amazon 正在游说美国政府,免费提供 S3 存储空间,保存美国人口普查等等大型数据。或许,Amazon 的战略考虑,正是看准了内容为王。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移动互联网的围观者、起哄者、以及肇事者。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