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少年Pi》 之三:两个我
都说少年 Pi 是一个幸存少年的奇幻故事,倒不如说作者在试图用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历险讲述所有人共同的故事。
同那个少不经事的童年 Pi 一样,很多人都有非常类似的孩提时代。在那段童年里,我们不需要去承担生存的压力,只知道追逐和玩耍。摔倒了,擦破了,流血了,哭了,拍一拍身上的泥土,使劲地用手背抹一下鼻子,过一会儿又可以无忧无虑开心着。那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饿不饿的时候,就有东西送到嘴边;我们不知道自己想不想听故事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奇特的故事传到耳边;我们不知道危险还是安全的时候,就有好多双大手护在我们身边。我们不需要关注生计,只需要用眼睛、身体和灵魂不断的去感受这个世界。
那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有现成答案的。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有怎样的需要,总会有人告诉我们答案或者满足我们的需要。但人终归会长大。我们开始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物质并满足自己身体,于是我们纷纷踏上了一条需要独自面对世界的旅程。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不过没有太多会比 Pi 遇到的更糟糕而已。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概念。所谓,“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三者构成了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反复调解,就形成我们经常看到的人的两面性。
《少年 Pi》中的老虎就是 Pi 的本我,信仰则是超我,而独自在海上漂流的少年 Pi 则是处于两者之间的调解者——自我。《少年 Pi》用最极端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我的对立和斗争,再最大的困难面前,充分体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的形象。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我,缺少了本我,那他是神不是人;缺少了超我,那他只是只野兽;同时存在才真正谓之人。这个不免让我想起最近追看的美剧《Homeland》。一个被囚禁 8 年,被酷刑和温情交替洗脑的美国大兵,打算引爆自己身上的炸弹,炸死包括副总统在内的一众要员。深深刻在我脑海中的画面是,当他在为是否按下按钮犹豫不决的时候,那张扭曲变形的脸。这才是对一个真正人的刻画。想想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的那些有特殊目的和意义的国产剧集,高尚的无比高尚,邪恶的无比邪恶。在当中,你还记得有多少是活生生的人?
(本文为完结篇)
相关阅读:
题图来自 movi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