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罗宾汉”死亡事件
我们总容易把从现实困境的逃离寄托在一个机智勇敢、劫富济贫的绿林英雄的暴力破坏上,而在数字时代,这种寄托因为其不确定性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会突然爆发出骇人的能量——比如,英雄的莫名离去。
Aaron Swartz,这个数字时代的罗宾汉,很意外地在死后闯入了大众的生活,而不仅声名赫赫于程序员世界。主流媒体严肃的争相报道之外,我们还能发现诸如 《Aaron Swartz 真的是 14 岁就参与创造 RSS 规格》这样的考古贴和《Aaron 的网站域名 9 月就到期了,我们要把这些存档在关于他的记忆里》这样的粉丝贴。
这种热情在后续的发展中让许多人有种不知所措惊讶。MIT.edu 的一篇普通新闻稿在 Hacker News 上引发了超过 500 的评论,Tech Crunch 在报道 CES 之余以出乎人意料的热忱关注着整个事件——这种热忱在纽约时报报道富士康时也有过体现。相对于 MIT 主席在公开信中的哀痛,JSTOR 的悔意则夹杂着辩解的意味,但都不影响暂时的结果:许多人的怒火并没有因此而平息,之后 MIT.edu,DOJ.gov,W3.gov 网站都相继意外地崩溃。
在今天,当你用 Google News 搜索 Aaron Swartz 时,会看到商业周刊,时代,华尔街日报,赫芬顿邮报等越来越多的媒体参与到事件中来。在 Twitter 上纽约时报昨日的那篇新闻稿被转推了 736 次,而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转推量。有意思的是,在新浪微博上关于 Aaron Swartz 的热门微博正是引用纽约时报的文章,而她将这个事件解读为:
联邦政府要将之(Aaron Swartz)绳之以法,他没有百万美元来应付官司,上吊自杀。
当然,纽约时报并没有做出这种解读,而是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争执:一边是 Swartz 这类的活动家和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以及 Students for Free Culture 这类的宣传组织;另一边是坚持认为出于安全和商业考虑必须保密信息的政府和企业。
而我们也可以从这种争执背后,发现 SOPA (《禁止网络盗版法案》)的影子。对 Aaron Swartz 的支持者们来说,他并不能被简单粗暴地归为盗版者,而这种支持者也不小众。阮一峰在《论文的版权属于谁?》一文中认为“论文(至少是一部分论文)应该属于公共领域,没有版权”:
论文的来源:对于公立大学来说,资金来自全体纳税人,因此是全体纳税人在资助你发表论文,所以你的论文成果理应属于全社会共享。
论文出版部门不应享受版权:因为它们没有为成果的诞生做出任何付出,而且它们发表学术论文一般是不付酬的(国内的杂志甚至还向作者索取”版面费”)。
论文的外部效应:论文不是消费品,而是知识;消费品越用越少,知识越用越多。
闯入大众生活的罗宾汉,似乎也在等待他英雄的待遇。
题图来自纽约时报